察己今
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垃圾短信問題,12日,來自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消息稱,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將限制用戶每日發(fā)送短信的數(shù)量:非節(jié)假日每小時不得超過200條,每天總量不超過1000條,節(jié)假日每小時不超過500條,每天總量不超過2000條。(6月13日《新京報》)
且不說三大電信運營商給出的這個限發(fā)標準科學不科學,合理不合理,實踐早已證明,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不是好政策——非但不能徹底、有效解決問題,還會滋生、引發(fā)出新矛盾、新問題。更別說這個“限發(fā)令”還有明顯的漏洞可鉆。
至于那種依靠技術,通過短信識別來確定是否垃圾短信的建議,更不足取。短信作為個人“私秘”信息,受法律保護,通信商無權亂監(jiān)亂查。那么除了“限發(fā)令”,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非也!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龐大的。毛主席曾講過,凡事要相信和依靠群眾。實踐亦反復證明:相信群眾,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才是我們克敵制勝的法寶!
在垃圾短信整治工作上,亦是如此。筆者以為,工信部或電信運營商,最好能建立一個方便群眾舉報、投訴的平臺。一旦有號碼被群眾舉報,便列入黑名單,暫停服務(對被惡意誣蔑,不幸誤入黑名單的,可憑本人證件及單位或居委會說明,再到電信部門“解凍”)。換句話說,對群眾舉報、投訴的垃圾短信,一定要嚴查嚴追,嚴懲不怠。只要做到這一點,就一定能有效遏制垃圾短信的滋生、蔓延和泛濫。而這比起不分青紅皂白、易于傷及無辜的“一刀切”式的“限量發(fā)送”的笨辦法來,不知要簡單易行,要強出、好出多少倍!
態(tài)度決定一切。正如人們所普遍揣測的那樣——“處理垃圾短信的關鍵,在于運營商想不想查。”真正導致并縱容垃圾短信泛濫的,是那無數(shù)個 “一毛錢收入”累積的誘惑及見利忘義。如果真正做到群眾利益至上,不為利困,我相信,垃圾短信一定會在不長時間內有效得到治理,而絕非是現(xiàn)在的專找笨辦法,用“麻煩、復雜”的假招子來敷衍、忽悠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