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政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中學物理是建筑在觀察現(xiàn)象分析實驗基礎上的,中學物理實驗既有客觀、生動、形象的特征,又具有科學研究的縮影,所以實驗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獲取知識、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提高觀察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多重作用來為物理教學服務,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
如今,手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它除了具有通訊、娛樂等功能外,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也有著廣泛的作用,可給教師帶來便利。
一、演示無線電波傳播速度大干聲音傳播速度
兩人相距300米,各用一手機互相通話,其中一方用手提喇叭對著另一方講話,另一方可以先聽到從手機中傳來的對方的聲音,稍后才聽到空氣中傳播來的同一喇叭聲,這說明無線電波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二、演示共振現(xiàn)象
將手機放在共振篩上,啟動共振篩,手機在共振篩中上下振動,用另一手機撥打,手機振動加強,調節(jié)共振篩的振動頻率,我們可以看到當共振篩振動頻率為某一值時,手機振動最為劇烈。再調小或調大共振篩的振動頻率,手機振動現(xiàn)象都會減弱。
三、演示電流的熱效應現(xiàn)象
用手機撥打同一集團網(wǎng)內用戶手機(免費),通話一定時間,用手觸摸手機電板,明顯感覺電板溫度升高。這是通話時手機電路接通,有電流通過電板,產(chǎn)生了熱效應。
四、演示慣性現(xiàn)象
在較光滑桌面上鋪有化纖桌布,桌布上放置手機。當慢慢拉動桌布時,手機隨桌布一起運動,這是因為手機受到桌布的摩擦力而運動。然后再向學生提問:如果猛地將桌布從桌面快速拉走,手機會不會掉到地面上摔壞呢?
在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中,我迅速將桌布拉走,而桌布上手機并沒有隨桌布運動而掉下地面,學生一片驚呼!為什么呢?學生的探究興趣一下就激發(fā)出來了。教師用自己的手機作為“犧牲品”代替小石子或硬幣做這個實驗,有驚無險,但留在學生心中的印象,激發(fā)的求知欲望是大不相同的。
五、演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先將手機設置成“來電振動”提示狀態(tài),并放在工作臺面上,手機不振動,沒有發(fā)出聲音;接著用另一手機撥打該手機,手機振動,可以聽到手機與桌面間因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六、演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科書上演示實驗中的聲源是一只接通電源的小電鈴,操作稍顯復雜,改用手機來做能使實驗更簡單方便。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手機設置為“來電鈴聲”提示并懸掛在玻璃罩內,用另一手機去撥打它,可以清楚地聽到鈴聲。用抽氣機逐漸抽去玻璃罩內的空氣,鈴聲越來越小,直至聽不到了,表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七、演示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將手機放在玻璃罩內,用另一手機撥打,能接通;將玻璃罩內空氣抽去,依然可以接通。這說明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八、演示靜電屏蔽
取一封閉金屬網(wǎng)罩(網(wǎng)格要小些,如鐵紗網(wǎng)),將手機懸掛其內,然后用另一手機去撥打,聽到的聲音是“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后再撥”,說明金屬網(wǎng)罩內沒有電磁信號,該手機已經(jīng)被屏蔽。手機在物理實驗中還有很多用處,只要細心研究,可以有更多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