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作用
斑馬身上的條紋漂亮而雅致,是同類之間相互識別的主要標記之一。在開闊的草原和沙漠地帶,這種黑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在陽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線各不相同,起著模糊或分散其體型輪廓的作用,放眼望去,很難與周圍環(huán)境分辨開來。這種不易暴露目標的保護作用,對動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
近年來的研究還認為,斑馬身上的條紋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蠅的注意力。是防止它們叮咬的一種手段,這種昆蟲是傳播睡眠病的媒介,它們經(jīng)常咬馬、羚羊和其他單色動物,卻很少威脅斑馬。這種保護色是長期適應(yīng)環(huán)境和自然選擇而逐漸形成的,因為歷史上也曾出現(xiàn)過一些條紋不明顯的斑馬,由于目標明顯。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敵面前,遭到捕殺,最后滅絕,在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中逐漸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條紋分明、十分顯眼的種類生存到了現(xiàn)在。
人類從這種現(xiàn)象中得到了啟示,將條紋保護色的原理應(yīng)用到海上作戰(zhàn)方面,在軍艦上涂上類似于斑馬條紋的色彩,以此來模糊對方的視線,達到隱蔽自己、迷惑敵人的目的。
鯨會溺死嗎?
排除被天敵捕殺的情形不提,許多海洋動物在自然死亡的過程中,都會沉入水中溺死。
溺死通常是一種次級效應(yīng),這和病重的人常常死于肺炎是一個道理。當海洋哺乳動物生病了,不能進行呼吸的時候,就很容易溺水。海豹、海獅生病以后,常常爬到岸上來休息,恢復(fù)體力,從而救活自己。但這種自救方法不適合鯨。鯨上岸后,由于身體的巨大重量,脆弱的骨骼關(guān)節(jié)沒有辦法支撐重壓。于是。胸腔和腹腔、肺和心以及其他的內(nèi)臟,便會受到嚴重壓迫,導(dǎo)致呼吸、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極大的困難和障礙,短時間內(nèi)便會窒息而死。所以,鯨不會上岸,鯨的最后死亡原因的確是溺死。
為什么玉蘭先開花后長葉?
編輯部樓下長著幾棵白玉蘭樹,春天的時候。方腦殼偶然發(fā)現(xiàn),這白玉蘭是先開花后長葉的,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經(jīng)過查閱資料,方腦殼終于明白:玉蘭花的花芽和葉芽是分開的?;ㄑ看?,生長在樹枝頂部,在低溫條件下就可以開花,所以。只要春天天氣稍稍變暖,花就開了。而葉芽則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才能長出葉片,所以到春天氣候變暖后才會長出葉子。因為葉芽的生長比花芽遲緩,所以,玉蘭花在開花之后才會長出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