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瑩
古箏這一古老的民族樂器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以獨特的音色俘獲了千萬聽眾的心。能夠演奏出完美的音色是每個演奏者的夢想。因為一首樂曲音色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樂曲整體的演奏效果。同樣,好的音色也會有助于演奏者情感的表達。而音色的好壞,除了樂器本身是否優(yōu)良之外,還與演奏者的演奏方式和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有關(guān)。因此每個演奏者都希望可以把古箏的音色發(fā)揮到極致,從這點上來說,音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古箏的彈奏方式在經(jīng)歷了從單手的簡單彈奏到雙手的復雜彈奏,從僅用右手的大、中、食三個手指,配以左手在琴碼左側(cè)的按顫弦,發(fā)展到現(xiàn)在雙手十個手指的演奏,已經(jīng)超出了常規(guī)的左右手界限。而快速指序的出現(xiàn)又大大增強了手指的功能性和獨立性。如《井岡山上太陽紅》中大段的快速指序就對手指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沒有扎實的過硬的技術(shù)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要掌握科學的練琴方法,這樣才能靈巧自如地演奏技巧復雜的現(xiàn)代箏曲,并能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原曲風貌。技法越是純熟,動作越是自如,演奏也就越能達到較高的藝術(shù)境界。
呼吸是人類生存的基礎(chǔ),沒有了呼吸也就沒有了人類的生存,那么樂曲的呼吸也同樣重要(這里的呼吸主要指的是在何時停頓和連接)。一首樂曲是由無數(shù)個樂句組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演奏樂曲時要像說話一樣有句讀,有呼吸。否則就會給人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從而失去樂曲本身要體現(xiàn)的層次感。而有的演奏者往往忽略了這個問題,不注意運用呼吸而出現(xiàn)演奏樂曲時句讀不清,呼吸不夠自如,造成演奏與樂曲本身的律動不符,甚至完全脫節(jié),演奏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找到適當?shù)耐nD點或沒有把演奏者的呼吸和樂曲的呼吸聯(lián)系起來。
在筆者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學習古箏演奏時,常對以上所說幾點難以全面把握,直接影響到演奏的整體效果。因此,筆者在這里就針對這幾點問題做逐一的探討。
一、音色的把握
(一) 如何彈奏出完美的音色
好的音色首先是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用心去演奏出來的,單靠機械的用手指勾勾琴弦發(fā)出來的只能稱之為“響聲”。這樣彈出來的聲音也是或虛或躁,讓人很難記住。好的音色應(yīng)該來源于身體各個部位的緊密配合,是在身體放松的科學的狀態(tài)下彈奏出來的。彈奏古箏時,手部,肩部,肘部任何一個部位的肌肉緊張都會影響到音色的發(fā)揮,這樣彈奏起來只會讓音色虛而不實,彈久了還會出現(xiàn)肌肉酸痛,越是快速的地方越是明顯,并且出現(xiàn)力不從心,跟不上節(jié)奏的情況。這就和科學的彈琴方法相違背了,科學的彈奏方法應(yīng)該是:
1、協(xié)調(diào)運用身體各部位。演奏過程中一定要做到雙臂自然下垂,肩部放平,把手臂當成通道,讓力量能夠毫無阻礙地通過手臂到達指尖,當然也就不能有剩余的力量滯留在肩部、肘部以及手腕,只有做到這點才能使音色松弛而不緊繃,而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讓身體各處力量送到指尖上,我們稱之為“放下”力量,同時還要將弦勾起來,并且要聲音飽滿,這個又要“放下”又要“提起”看似矛盾的動作,就需要演奏者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訓練來達到指力的通透。從而進一步表達出演奏者心中的聲音。
2、手腕在彈奏中的重要性。手腕是否放松對古箏演奏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手腕僵化,就會導致重量下不去,彈奏出來的音色就會干巴巴。所以,手腕要有高度的靈活性,切忌僵硬、緊張,要懂得適時調(diào)節(jié)。如何調(diào)節(jié)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手腕略高,讓力量可以暢通無阻地通向指尖,從而保證聲音的質(zhì)量。當然,不同的音色對手腕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演奏時需要靈活運用。
3、把握指尖觸弦的分寸感。演奏者根據(jù)不同的聲音要求用不同的觸弦方法,即用多大的力量、多快的速度觸弦。例如:要演奏顆粒性強的聲音,如浙江的快四點,觸弦的速度就要求快,彈完后馬上放松,觸弦的深度可淺一些,同時也要配合上手腕的運動;如果要求聲音圓潤、歌唱性強,就要指尖慢速且飽滿地拉動琴弦,同時手掌、手臂乃至身體的重量都要運用上去??傊?指尖要配合作品要表達的含義,以求做到與作品的藝術(shù)感覺相符合,這樣才能稱之為好的音色。
(二) 正確的聽覺作為輔助
好的聲音還應(yīng)該有正確的聽覺作為輔助,也就是說“所彈之聲是否是所想之聲”?這點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訓練。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演奏者要正確理解所演奏的作品,并按照作品的意境以及作品的整體風格,去尋找適合的音色;其次,演奏者要全面提高自我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對聲音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并且平時在演奏中注意經(jīng)驗的積累和進行高素質(zhì)的聽覺訓練,不斷嘗試,不斷發(fā)掘,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改進。所以,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做到隨時檢驗音色,隨時調(diào)整不完美的音色。通過不斷練習找到一種適當?shù)?、符合作品要求的音色來?/p>
二、快速指序技巧的運用
快速指序是古箏界的一大創(chuàng)舉,它突破了傳統(tǒng)的演奏方式,為豐富古箏的表現(xiàn)力開辟了新的道路。但快速指序的演奏難度同時也讓很多演奏者望而卻步。把快速指序練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做到松弛。這里指的松弛是相對于緊張而言的,完全的松弛在演奏樂器中來說,是不可能的。適當?shù)姆潘蓵故种覆皇芷渌课坏臓恐?在演奏時更加自如、靈巧。
2、要從慢練起。練習快速指序不能心急,必須做到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在開始訓練時,有意地放慢速度,把原有速度放慢一到兩倍,注意指尖的變化,也要注意音色和清晰度。我們用快速指序體系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輪指”來舉例。為了將輪指做到均勻、連貫,在進行四指輪訓練時,要在心中默念三或者三的倍數(shù),將輪指盡量做到流暢,無瑕疵。好的輪指聽起來要均勻、流暢,力度適當,長輪聽起來要松弛,有珠落玉盤之感,短輪要快速,利落,不留痕跡。
3、手指依次定位的練習。用1235四個音做任意搭配,如1235,1253,1325,1352等等,可以制定出24組不同的排列,也就是可以使4個手指做不同的銜接。在做這組練習的時候,四個手指首先要落在各自的位置上,也就是各行其道,手指自然彎曲,指尖立住,指力要飽滿。動作不能過大,避免雜音的出現(xiàn),這就需要找對落弦的時間點,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就會有指甲撞擊琴弦的雜音。太晚又會使音銜接不上,出現(xiàn)斷檔的現(xiàn)象。尤其要注意手指不能同時離開琴弦,這也是訓練手指主動的交替行走能力,使手指做到積極主動,前一手指彈弦時,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準備,手指彈弦不能間斷,盡量做到音色的統(tǒng)一。
三、呼吸的運用
(一) 正確的劃分樂句
首先要理解樂曲的意境,仔細體會每一個音符,理解每一個音符所要表達的涵義,再加上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反復推敲,最終找到滿意的樂句劃分。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二) 呼吸的時間
筆者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一門時間的藝術(shù),演奏者對于呼吸時間的把握應(yīng)該與演奏的樂曲相配合,換言之,就是要考慮到樂曲本身的律動和節(jié)奏特點。例如演奏優(yōu)美且慢速的段落,演奏者就要以靜態(tài)為主,用舒緩綿長的氣息;相反,演奏氣勢磅礴,驚濤駭浪的段落,氣息就要相應(yīng)的變得急促堅定??傊?演奏者本人的呼吸與樂句的呼吸在根本上應(yīng)該是一致的,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人琴合一。建議演奏者可以對演奏的樂曲進行反復的模唱,從中找到合適的氣口,同時也有助于理解樂句的劃分以及情緒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古箏教學者在教學當中應(yīng)該充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聲音分辨及駕馭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樂曲當中的難度技巧部分,控制樂曲演奏時的呼吸,進而提高整體演奏水平。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