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輝
私募上半年業(yè)績差距驚人。
最好私募“景良能量1期”上半年收益率達到123.81%,最差私募塔晶犀牛卻虧損3.65%。基金2009年上半年業(yè)績差距如此驚人,再次說明一個恒久不變的投資真理:做投資選對產品至關重要,否則你只能看著別人笑,自己哭。
業(yè)績差距非常驚人
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3只私募新產品實現(xiàn)翻倍,分別是深國投·景良能量1期,收益為123.81%;中融·混沌1號,收益為107.34%;粵財信托·新價值2,收益為103.17%。
根據統(tǒng)計,除了3只私募上半年業(yè)績翻番,還有9只私募的收益超過70%,其中,尚雅系列和睿信系列表現(xiàn)小色,尚雅3期收益率達到89.48%,尚雅4期86.25%,尚雅2期75.85%;睿信系列的睿信3期收益率為78.78%,睿信2期76.97%,睿信4期74.98%。其他業(yè)績超過70%的兩只私募基金分別是美聯(lián)融通1期收益率86.44%,廣金成長收益率84.62%(見表1)。
上半年最好的兒只私募業(yè)績實現(xiàn)了翻番,同樣,也有私募在大牛市賠了錢。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6只私募在上半年出現(xiàn)了虧損,其中“塔晶系”占了4只,塔晶犀牛虧損3.65%,成為表現(xiàn)最的私募(見表2)。統(tǒng)計還顯示,上半年共有26只私募基金的收益率不到10%。
“只有潮水退去的時候,才能知道誰在裸泳。這話不僅放到熊市合適,放到牛市同樣合適。上半年私募基金的業(yè)績分化嚴重,涌現(xiàn)出一批好基金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投資比較失敗的基金。”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如此感概。
基金分析師普遍認為,上半年取得超額收益的基金管理人都有出色的選股能力,在市場風格發(fā)生轉折時也能作出積極調整。相反,那些未能根據市場轉換主動作出調整的基金,則業(yè)績表現(xiàn)比較差。
跑輸公募仍有亮點
2009年一季度,是私募基金的舞臺。由于提前布局,私募基金在這個季度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遠遠超過
公募基金。不過,隨著反彈幅度加大和時間拉長,私募的表現(xiàn)逐步落后,與公募的差距明顯加大。
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2009年上半年公募股票型基金漲幅為47.38%,而私募基金僅為35%左右,業(yè)績表現(xiàn)遠不如大盤,也遜于公募股票型基金。
在2008年的深幅下跌中,私募收益一直大幅領先大盤,但今年以來私募與大盤之間的比較結果卻完全相反。這是為什么?
國金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張劍輝認為,私募落后于大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大部分產品在年初仍然沿用熊市的思路采取輕倉操作;其次,今年市場風格轉換快速,部分私募沒有及時適應;第三,私募大多定位為追求絕對收益,客觀上對風險控制的要求相對較高,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它在牛市很難跑贏市場。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認為,私募追求絕對收益的特性,使其在上漲階段不敵公募,但在下跌階段,私募有明顯的優(yōu)勢。從近12個月的數據來看,在2008年8月、9月、10月的下跌中,私募對下行風險的控制強于滬深300指數和公募,在指數下跌最大的10月,指數下跌了25.85%,而私募僅下跌了7.96%。因為對下行風險的控制比較好,私募依然可以取得較好的中長期業(yè)績。
不過,盡管私募整體跑輸大盤,整體業(yè)績不如公募,但仍有不少亮點。優(yōu)秀私募表現(xiàn)出色,3只私募實現(xiàn)了收益翻番,相比之下,開放式公募基金收益冠軍深100ETF的收益率也只有76.33%,放到私募中只能排第9位。
上半年最牛私募:景良能量1期
廖黎輝:賣空股票又重新殺回A股
成為排名冠軍之前,市場上知道廖黎輝及景良投資的人寥寥無幾,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多是鄧繼軍、江暉、呂俊等“私募大腕”。不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廖黎輝也將成為“私募大腕”中的一員。由于其掌舵的深國投景良能量1期上半年收益達到123.81%,傲視群雄,他想不被關注都難。
資料顯示,廖黎輝在證券界初具名氣的是,他用自己的模型在1998年前后做了一個公開模擬賬戶,年收益超過10倍。廖黎輝有著15年的證券從業(yè)經歷,在投資上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總結出了“根據大勢分析決定波段操作。根據行業(yè)分析決定板塊選擇,根據板塊盤面決定個股選擇”的操盤體系,這一體系首先根據對大勢的判斷決定是否買賣,大盤波底買入,波頂清倉。又根據行業(yè)分析決定板塊選擇,即選擇行業(yè)前景好的板塊,有板塊群體效用表明有大資金進駐,風險較小。他還根據板塊盤面決定個股選擇,即選擇該板塊中的領漲個股,使收益超過大盤。在此基礎上,他在2008年12月份完成了能量選股智能操盤系統(tǒng)軟件,為公司投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妾時分析依據。
“我們今年就是做波段,快進快出?!绷卫栎x表示。股市沖到3000點之上時,他選擇獲利了結賣完了股票,并前往日本度假。但隨著A股一路逼近3200點,回國僅數日的廖黎輝又表示,他已經重新滿倉入市。
上半年最熊私募:塔晶犀牛
塔晶犀牛:猛獸還是病貓?
上半年最好的幾只私募收益都超過了100%,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也達到35%左右,塔晶犀牛卻虧損3.42%。難怪有業(yè)內人士笑話說:塔晶犀牛究竟是猛獸還是病貓?
不僅僅塔晶犀牛業(yè)績差,以猛獸命名的塔晶系其他基金,也表現(xiàn)不佳。塔晶獅王、塔晶老虎、塔晶華南虎和塔晶獅王1,上半年都徘徊在虧損的邊緣。
塔晶犀牛的基金經理是冷再清。不過,打開上海塔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網站,“梗研團隊”欄目下只有5位研究員的簡介,記者并沒有找到冷再清的相關信息。
據了解,冷再清曾經出任過國金證券研究所的副總經理。國金證券研究所團隊也名聲不小,曾連續(xù)多年在“新財富最佳本土研究團隊”名列前茅,也曾有多名研究員入圍“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前3名。作為該研究所的副總經理,冷再清肯定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那么,以冷再清為靈魂人物的塔晶系基金,為什么業(yè)績這么差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塔晶目前共有6只基金產品,全部都成立在2007年,除了5只猛獸外,還有一只結構化基金產品中國紅塔晶一號。這些基金成立之后。馬上碰上了大盤下跌的系統(tǒng)風險,“有可能跌怕了,導致今年沒法轉換思維。這輪行情這么好隨便投資點股票都不至于虧本,它有可能基本沒做股票投資。投資債券虧了本”。
如何讓猛獸重新恢復野性,恐怕是冷再清目前最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