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000廣東省茂名市第九小學陳思妙
指導老師羅婷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晴
今天,老師叫我們回家觀察黃豆的生長,寫觀察日記。(交代觀察對象)
一回到家,我就把幾顆黃豆放在毛巾上,先用熱水刺激它們,又用涼水把它們沖了一遍。這樣能讓它們快點長大。(做準備工作黃豆是種在土里的,自然狀態(tài)下很難觀察,小作者想到了人工培植,“長大”用得不當,因為黃豆種子是不會長大的,只會發(fā)芽)我又拿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透明”便于觀察)把黃豆都放進去,再倒上小半杯涼水,放在窗臺上,(準備工作做得仔細,交代得也細致)開始觀察。只見那些黃豆靜靜地躺在水里,像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后來被水浸得越來越大,還變皺了,那些皺紋就像老婆婆臉上的一樣,變得可真快啊!(形象的描寫)我興致勃勃地給這些小黃豆起了個名字——小笨豆。(“小冪豆”一詞很生動,寫出了觀察的情趣)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晴
早上一起床,我還來不及刷牙洗臉就跑到窗臺前去“探望”我心愛的小笨豆。我發(fā)現杯子里的水變少了,小笨豆們已經變大變圓(形狀變化),那是因為它們喝飽了水。(連續(xù)觀察日記要抓住觀察對象的細微變化,這一點小作者做得很好)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fā)現它們的皮已經薄得像一層透明的膜,(注意:第一天時豆皮是“變皺”的,觀察很細致)原來的黃色也變淡了(顏色的變化),似乎碰一碰就會裂開一道口子(黃豆此時的狀態(tài))。我心里暗暗祈禱:“小笨豆啊小笨豆。你們快點兒長大吧!”(沒忘記寫下觀察感受)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晴
這些黃豆已經特別飽滿(黃豆的外形的持續(xù)變化一直是觀察的要點之一),種皮都裂開了一道大口子,就像一件不合適的衣服硬套在身上一樣。(與前兩天比較寫出變化)我想:新的生命很快就要誕生了。這天,我做夢都在想著我的小笨豆。(觀察感受也是變化著的)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晴
我又來到窗臺前觀察小笨豆。向杯子里一望,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因為我驚奇地發(fā)現,小笨豆開始萌芽了!(這個變化既是外形的巨大變化,也是質的飛躍,難怪“我”要驚奇得“又蹦又跳”了)它們從裂開的外殼里鉆出了約l厘米長的嫩芽(長度)。嫩芽的顏色是淡黃色的,稍微帶點青色,(顏色)彎曲地向上生長(整體形狀)。芽的頂端尖尖的,看上去嫩嫩的,這就是芽頭。(局部外形,寫得細致,有點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我知道,這其實是根,可是,我想不明白,為什么根是向上生長的呢?(邊觀察邊感受邊思考,這就是獲得知識的過程)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晴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過去,新的一天又到來了。我像往常一樣來看望我的小笨豆(“我的小笨豆”,很親切)。它們的變化不大,只是又“長高”了一點點(形),變得更綠了(色),有的脫掉了外殼,有的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葉芽,(狀態(tài))就像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可愛極了!(寫得很形象,也寫出了感情)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晴
今天早上一醒來。我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兒,循著味道走去,原來是我的小笨豆出事兒了。(意外事故)它們有些爛掉了,所以才發(fā)臭。媽媽說,這是因為我放了太多的水,(回過頭去看第一則日記,可以發(fā)現這個問題很客觀的記錄)黃豆無法呼吸氧氣,所以胚芽才會腐爛。(媽媽幫著分析原因)我有些難過,但是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只要肯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增長很多見識。(總結經驗教訓,這也是觀察的重要收獲)
通過這次觀察黃豆的生長,我收獲良多,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相信下次一定會成功的。(做個觀察總結吧,結束這一次觀察)
黃豆的發(fā)芽生長過程,小作者觀察得很仔細也很客觀。最后黃豆芽腐爛掉了,這是一次教訓,因為開始沒有掌握好要點。這也是觀察內容的一部分,寫得真實。連續(xù)的觀察一定要抓住觀察對象的變化來寫,本篇就抓住了黃豆在發(fā)芽過程中的外形變化、顏色變化等幾個要點,寫得很好。觀察者的情感變化,使觀察日記有了人情味,觀察的樂趣就體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