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畯
脫掉全身黑色的羽衣,誰會相信,這個熱情似火、潔白如玉的美少女,常以黑色展現于世人。烏鴉天女最愛潔凈,出浴的女神常披散長發(fā),依偎著大榆柳,一邊梳妝,一邊吟唱,樹干上掛著她的黑翅烏衣。
北方古老的神話傳說,創(chuàng)世之初,神魔天宮大戰(zhàn),惡魔耶魯里橫行肆虐,噴吐黑霧,天昏地暗,生靈涂炭。創(chuàng)世女神阿布卡赫赫的忠實侍女古爾苔,受命取太陽火造福生靈。她飛呀!飛呀!穿過層層迷霧,歷盡重重艱險,勇敢地朝著太陽飛去,終于取回太陽神火溫暖天地。宇宙復蘇,艷陽普照,天地交泰,萬物復蘇。精疲力竭的烏鴉天女,歸途中遭到惡魔阻擊,墜落雪域冰川,難以脫困。古爾苔受難歷劫冰山,饑餓難忍,誤吃了九頭神魔耶魯里吐出的烏草穗,含恨死去,周身泛黑,化為玄鳥。她的肉身失去陽光的七彩顏色,變成后人看到的樣子,黑羽、黑爪、壯咀、圓目,號叫不息,奮飛于山林古寨,巡夜傳警,千年不惰,萬年忠職。
在北方森林部落先民的心中,烏鴉女神,為難而生,為難而死,是大無畏英雄主義的象征。北方氏族社會時期多有烏鴉圖騰,烏鴉天女成為氏族部落的祖先神,世代祭祀!
烏鴉崇拜是滿—通古斯語族古遠的習俗。這里的烏鴉實指“烏”而言。古語中烏、鴉分指兩種鳥。烏和鴉外形相似,烏反哺父母,而鴉則不然。后世統(tǒng)稱為烏鴉。從現代鳥類分目與學名考察,古代氏族崇祀的“烏”,指的是“寒鴉(C0RVUS MONEDULA LINNAEUS)”,俗名小山老鴰、燕鳥、慈鳥和孝鳥。滿族文獻記載中有以烏為祖之說。如《寧安縣志·風俗》載:滿族有的姓氏以烏為祖,“庭中必有一竿,竿頭系布片,曰祖先所憑依……割豕而群鳥下,啖其余臠,則喜曰:祖先豫;不,則愀然曰:祖先恫矣,禍至矣?!睗M族敬天的神桿祭,要于神桿上置錫斗放肉,敬奉烏鵲。關于佛庫倫吞食朱果的始祖?zhèn)髡f,有學者曾對“佛庫倫”的含義進行過探討,認為“佛庫倫”通古斯語含義為“古烏”、“祖烏”,這正反映了滿族先民烏崇拜的古遠習俗。也許,長白山古族奉祀的“九天玄女”,滿族先世女真人供奉的“九天女”,也是這位備受愛戴崇祀的烏鴉女神。
烏崇拜在肅慎氏族和古亞細亞人中歷史悠久。《烏布西奔》史詩中,天女薩滿曾講述過“烏鴉格格”的故事。黑龍江下游的奧羅奇神話中說人來源于烏鴉。在科里亞克等民族神話中,渡烏氏(烏)被作為始祖而虔誠膜拜,稱其為法力高強和以狡黠戰(zhàn)勝惡靈的薩滿。尼夫赫人、楚克奇人認為,渡烏氏有開天辟地、衍育萬物之功,是“初人的始祖,至尊之祖”。愛斯基摩人也有相近的烏鴉神話?!皳频蟻喛藣u愛斯基摩人神話稱,大烏鴉為世界帶來光明。彼時從天上落下一男一女的氣泡,是他(她)們創(chuàng)造了大山、森林、海洋和棲息其上的各種動物”??安旒影雿u的土著伊捷爾緬人,也視大烏鴉“庫特赫”為始祖。雅庫特人以烏鴉為保護神,“通天先知的神鳥”,相傳為九種薩滿神之祖。這些民族都長期恪守禁止殺害烏鴉的禁忌。埃文基人的創(chuàng)世傳說中記載:“天神造人的助手是大烏鴉”。湟基達爾人亦認為,烏鴉前世也是人。鳥德赫族的一部恰喀拉人“刻木為烏張翼形,立木柱上,以為祖”,祖神烏稱為“庫阿”。這種將烏與人類視為同祖存在血緣關系的觀念,顯示出遠古生活在東北亞、北亞、北極地區(qū)漁獵民族的圖騰崇拜遺跡。北美阿拉斯加烏鴉部族的圖騰柱,鳥形即圖騰祖先大烏鴉,頂端雕刻突出的烏口含一鯨魚頭人身的圖像,這是在講述大烏鴉勇救少女的動人故事。北方先民還將烏視為溝通天地的使者,在祭天之時,附祭烏鴉,希望借助其超凡的神力,將虔誠的祝愿通達天神。烏圖騰崇拜的考證,對研究北方民族特別是肅慎族歷史,以及文化人類學中的飛翔型薩滿教的起源,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烏,因反哺父母稱“慈鳥”,人子侍奉孝養(yǎng)雙親,稱為“烏哺”。烏啞啞叫,常向狩獵人告以警示,為森林部落人所崇敬。他們把烏親切地稱為“老鴰”。老者,是表示親切的稱呼;鴰字,則是從“啞啞”叫聲而來。據科學家研究表明,烏鴉腦部比鴿子要大到5倍,智商高超,感知能力可與靈長類動物相媲美。烏鴉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能夠藏起3萬粒種子,6個月以后再找回來。如藏食物時發(fā)現有別的鳥兒旁觀,過一會兒會悄悄回來將食物重新藏匿。生活在北方山林的漁獵民族,從烏鴉身上學到許多在大自然中謀生的本領,以烏鴉為氏族圖騰自然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