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禎
初生的幼鳥從蛋殼中伸出頭來。張開嘴,睜大了眼睛望著自己的母親,母親疼愛地叼過一條小蟲放進它的嘴里。在這一期間。一對森林母子完成了一生最初的交流。交流二字包括許多,溪匯成河,河匯成江,江匯成海。這是人類中“交流”一詞最原始的含義。事實上。人與人的交流是一種交流;動物與動物的接觸是一種交流;大陸與臺灣的發(fā)展是一種交流:中國與世界的接軌是一種交流;飛船升空。不也是一種人類與太空宇宙的交流嗎?
華山之顛的武者們用劍交流,人與自己的親人、伴侶、老師、同學(xué)、朋友用感情交流:地球的東部和地球的西部用信號、用網(wǎng)絡(luò)交流:我們與歷史名人用時間交流。
所以,物與物之間交流的內(nèi)容是不一樣的,交流方式也是不一的。
但是,在真誠的相互交流中,在交流的過程中都注入了各自的心。當然,從交流的方式看只不過是通過皮膚的接觸,器物的碰撞,信號的收發(fā)和傳遞,從而延續(xù)自己的心罷了。這樣的交流,不正如河水一般長流不息嗎?
小的時候曾住在農(nóng)村一陣子,當時正逢春天,大人們在田里忙著播秧。而孩子們卻在阡陌上來回嬉戲。
看著彎著腰赤裸著上身頭上流著汗的舅舅,年少的我好奇問:“舅舅,為什么每年都在春天做事情。為何不在夏天?”
當時舅舅說了許多,正如一位長者教導(dǎo)孩子一樣,但我卻記住了一句:“這些是大自然告訴舅舅的,它用許多現(xiàn)象教會人們。我也那時明白了:交流,不僅僅是人與人所擁有的特權(quán),還是那無處不在的自然之心?!?/p>
如今,中國發(fā)展了,經(jīng)濟增長快了。綜合國力強了,這就是炎黃子孫與世界之心的交流,是維護世界和平之心,讓世界充滿愛。是人與人加強交流,共謀發(fā)展,和諧相處所取得的成果。同時,大陸也正用一顆慈母之心來漸漸呵護、包容寶島游子之心,這就是心與心的交流。我們堅信:通過兩岸的互動與交流合作,必能獲得雙贏的成果,并最終實現(xiàn)祖國的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
這就是心與心的交流。
匯流成河的心就是交流,誰說不是呢?
指導(dǎo)教師:陳紅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