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制訂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引起極大關注。網絡成癮這個概念是如何出爐的?網絡成癮,究竟是不是一種精神疾病?
Q:網絡成癮應該如何界定?是不是我喜歡上網、我每天上網的時間很長,我就是網絡成癌了呢?
陶然:我們在標準里特別制定了“正常使用網絡”、“過度使用網絡”、“成癮使用網絡”的標準。
首先,用于非工作學習目的每天上網6小時以上,這是網絡成癮的一個時間標準。美國人的統(tǒng)計是每周45小時,平均下來是每天6個多小時,和我們的研究是一致的。如果我為了工作每天在網上待10小時,這不算網絡成癮,必須是“非工作學習目的”。
其次,這樣的狀態(tài)需要持續(xù)三個月以上,才能構成網絡成癮的病程標準。暑假,我們的病人特別多。很多病人在暑假瘋狂地玩了兩個月,這時是沉迷。有的人開學之后走出來了,這不是成癮:如果開學之后還走不出來,一直持續(xù)到11月中旬,已經持續(xù)了三個多月,就構成成癮的病程標準了。
另外,還有嚴重程度標準。國際醫(yī)學界在這一點上已經非常明確,必須有社會功能即學習、工作和交往能力的受損。不能上學、工作和與人正常交往,就有可能是成癮。如果上網沒有導致社會功能受損,就不能算是網絡成癮。
七條癥狀標準中還有一個是對上網充滿渴求和沖動感?!翱是蟆边@個用詞我們曾反復推敲。就是說對上網有心理依賴。
另外還有戒斷反應。上網不到成癮的地步,是不會出現(xiàn)戒斷反應的。比如,上網的時候家長不讓上,或者因為斷電等原因,無法上網。這時候患者會焦躁、煩躁、發(fā)脾氣,無論如何想盡一切辦法,要找個地方上網。這個是網絡成癮的必備標準。我曾經問一個學生,想上網卻上不了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感覺?學生說,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樣。這就是戒斷反應。
Q:網絡成癮是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認為它是精神疾病的依據(jù)是什么?
陶然:網絡成癮是疾病,這是毫無疑問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規(guī)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須具備兩點:第一,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受損。網絡成癮的孩子都具備這兩條。網絡成癮的孩子都有行為和心理問題。行為方面,就是天天跑到網上;心理方面,表現(xiàn)在情感、認知,他的認知有偏差,認為網上的世界是好的。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規(guī)定,我們認定它屬于精神類疾病。
再細分,我們認為它屬于精神類疾病成癮這個疾病的范疇里。成癮分為物質成癮、非物質成癮。
煙酒成癮屬于物質成癮。非物質成癮最常見的是網絡、賭博成癮。美國的話,工作成癮排在前面??赡苡腥藭枺ぷ鞒砂a有什么不好?這會傷害到家庭和孩子。像我們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的孩子,很多都缺失父愛,父親是工作狂。所以成癮是會傳遞的,這是很可怕的。我們不光要出臺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可能還會借此機會出臺其他的成癮標準。所有的成癮都歸精神疾病的范疇。
Q:有些人可能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被判定為“精神疾病”。您能否為我們解釋下,這里提到的精神疾病。和我們平時理解的“精神病”,概念上有什么不同嗎?
陶然:有心理、行為問題的人,都歸于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癥、神經衰弱、癔癥。一提到精神疾病,就想到“瘋子”,這是很淺表的理解。實際上,精神疾病涵蓋的范圍非常之廣。并不是常人理解的“精神病”、“瘋了”。網絡成癮的患者有行為能力。
Q:有這么多孩子網絡游戲成癮,這個責任歸咎于誰?是歸咎于網絡游戲本身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陶然:第一個是家庭因素??赡苡械募议L喜歡暴力、批評,中國人的教育方式多數(shù)是“控制”的、暴力的,學什么、干什么都是由父母決定的,孩子沒有長成應該長成的“自我”。另外,夫妻關系不和諧,夫妻用孩子向另一半開戰(zhàn)的情況比比皆是。
第二個是學校因素。老師或多或少存在著情緒暴力,愛發(fā)脾氣、愛訓人,學校評價體系單一,用成績好壞評價學生。有的孩子可能學習不是太好,但是其他方面非常優(yōu)秀,這樣的孩子就有可能網絡成癮。
第三個是孩子自身的因素。如果一個孩子有多動癥、品行障礙,就有可能網絡成癮。
第四個是網絡游戲和網吧。多人玩的角色扮演游戲,孩子容易被其他的孩子控制,幾個孩子都玩,出于從眾心理、義氣——“哥們都玩我不玩不講義氣”,這個孩子可能也玩。網吧,一天24小時開,為孩子整夜上網提供了場所。
Q:有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一共收治了多少例網絡成癮患者?在性別、年齡層分布上有什么特點嗎?
陶然:將近4年來,基地總共收治3000多例病例。男孩子占到90%。男孩子比較認同父親。父親長期不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受到影響,因為父親代表權威、榜樣、規(guī)則。年齡方面,基地收治的孩子15~21歲的孩子最多,其中尤其17歲的病例最多??赡苁浅醵_始,玩上兩三年,到高一的時候,癥狀就顯現(xiàn)出來了。所以敬告家長,初一下半年一定要關注孩子的這個問題,否則發(fā)展成為網癮就會很麻煩。
Q:有主要采取什么治療方式?
陶然:主要采取的是心理、醫(yī)學、軍訓、教育和社會體驗“五位一體”的治療模式。
心理治療是實施個體、家庭、團體循環(huán)療法,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為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干預,促進個體心理不斷完善,家庭幸福和諧。具體進行自我控制與行為技能訓練,幫助學員了解自己的心理動態(tài),通過藝術治療包括音樂、繪畫、舞蹈、心理劇等手段激發(fā)孩子心理潛能,有效表達自己,同時通過系統(tǒng)家庭治療,處理家庭問題,促進家庭心理功能完善。
醫(yī)學治療方面,可能一小部分學員伴有嚴重的神經癥。需要實施藥物治療,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平衡。
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軍訓,讓孩子們體驗軍營生活,規(guī)范日常行為,調節(jié)生物節(jié)律,鍛煉意志和勇氣,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促進體格的健康發(fā)育。
另外,我們還有一些生活體驗,比如,安排孩子們去少管所,讓他們看到有些孩子因為網絡成癮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去孤兒院,有的孩子感受非常深,他們在家的時候覺得母親愛嘮叨,但是孤兒院的孩子們聽不到父母的嘮叨,讓這些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是幸福的。另外,還會到清華、北大去參觀,為他們樹立人生目標和理想。
Q:有如何正確應用網絡?
陶然:我想告訴廣大網友,網絡像火一樣,應用好了可以造福于人、造福于己,應用不好就會傷害到自己。要做網絡的主人,不要做網絡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