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由于非機械外力和病蟲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稱為生理落果,據(jù)觀察。蘋果、梨、桃、葡萄等果樹的生理落果有2次,1次在落花后兩周,果實迅速膨太初期發(fā)育成幼果時:第2次出現(xiàn)在第1次落果后的2-4周,通常稱為“六月落果”,有些果樹如蘋果等,在果實成熟前還有落果的現(xiàn)象,稱為“采前落果”。樹體內(nèi)部營養(yǎng)不足,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不良等是造成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樣預防和減輕生理落果呢?
1追施肥水
在生理落果到來前,提前20-30天在樹下追施龍飛大三元2-3千克。也可每15天葉面噴施500倍的果友氨基酸+斯德考普+碩豐481。連續(xù)噴6-8次。可有效預防生理落果。
2種植綠肥
果園種植三葉草等綠肥??梢愿淖兺寥澜Y構。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沖刷,減少雜草危害,是減少生理落果的有效措施。
3防止早期落葉
葉片是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因此,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的關鍵是要保護好葉片。防止早期落葉,應進行綜合防治,首先要加強土肥水管理,提高果樹抗病能力,其次要注意清園,減少初次侵入的病源;第三是加強預測預報,及時合理用藥,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開始噴1次金力士6000倍,以后每隔15~20天噴1次,直到采果前20天停止噴藥,也可噴納米欣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進行防治,效果良好。
獼猴桃夏季如何摘心
獼猴桃的摘心從初夏的5月份,也就是在開花前10天左右進行,到9月份秋梢生長期間均屬于摘心的范圍,摘心時根據(jù)不同的樹勢、樹齡、枝條的性質、著生的部位、枝條的級別,靈活掌握,區(qū)別對待。當枝條陡細,葉片變小,梢頭彎曲,即進行摘心剪梢。摘心工作量大,拉的時間長,做好了對樹體豐產(chǎn)和穩(wěn)產(chǎn)均有相當大的作用,所以,要細心操作,嚴格進行。
1幼樹摘心
幼齡樹是指當年新栽的小樹及二年生的樹,一般當年定植樹,不需要整形,在選留1-2個健壯的枝蔓后,在枝蔓長至80-100厘米時,摘1次心,以后任其生長,主要是枝蔓上架后,以長梢和擴大樹冠為主。3米×4米的株行距為宜,一般均實行單枝上架[T型架)。中旺樹勢在鐵絲以下30厘米處摘心,弱樹在鐵絲以下10-20厘米處摘心,摘心之后,主蔓上可萌發(fā)出2~4個側枝,對2次側枝留10-12個葉片2次摘心,部分旺樹發(fā)出的3次枝可適當長放,以增加架面的光合面積,為根系萌發(fā)增長,提供必要的有機營養(yǎng)。
2盛果期的摘心
要把架面枝條依照不同的性質,位置和長勢的強弱嚴格的區(qū)分出來,既要考慮到整體,又要照顧局部,就是在同步協(xié)調,平衡發(fā)展。表現(xiàn)在操作上,就是摘心的時間差異,摘心的方法有區(qū)別,對樹冠外圍(邊緣以外)枝條的摘心要本著“一次長、二次短、三次留個雙葉生”的方法進行。也就是外圍枝條從頂果向上留6-7片葉第1次摘心。第2次萌發(fā)出的枝條留3-4片葉摘心。第3次發(fā)出的枝條留2片葉摘心,在每一個枝條上的果實不得平均少于4個葉片,也就是葉、果比為4:1。對樹冠內(nèi)膛發(fā)出的徒長枝留2-3片葉重摘心,當?shù)?次萌發(fā)的枝條留10-12片葉摘心。
棚栽桃樹越夏更新技術
1回縮新梢、促發(fā)副梢
采果揭膜后,除平斜中庸的新梢留一部分不剪淇數(shù)量大約占總枝梢量的10%'-15%)外。其他的新梢留2~3片大葉重短截,促發(fā)副梢,借副梢促花,供翌年使用。其中的背上直立旺梢、密生梢、外圍競爭梢、多年生纖弱枝組、枯弱枝組可疏除。新梢重短截后,促發(fā)的新副梢可按露天條件下的方法進行夏季修剪和促花。
2合理肥水,養(yǎng)根壯樹
采果后,可及時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并摻人適量的過磷酸鈣、鋅肥、硼肥。此次施肥對于迅速恢復葉功能。增加貯藏營養(yǎng)十分有利,不應忽視。追肥應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追肥的深度宜淺,一般10-15厘米較為適宜,應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區(qū),盡量擴大與根系的接觸面,使根系早吸收、早見效。施肥后應澆1次大水。澆水后應及時劃鋤,保持土壤疏松。其他時期,應按照露天栽培模式適當追施無機肥和進行水分管理,尤其要注意花芽分化期的追肥。
3注意排水,防止?jié)澈?/p>
桃樹抗旱而最怕澇,輕者黃化,樹勢衰弱,重者死樹。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塊或洼地要起壟栽植,以保證根系集中分布區(qū)不致積水。揭除棚膜自然降雨后,如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時,應疏通排水溝,以利及時排水,防止?jié)澈Πl(fā)生。
4淺耕松土,清除雜草
采果后干旱季節(jié),結合澆水淺耕松土,清除雜草,有利于保水和增加土壤溫度,并可減少桃樹的病蟲害。
5根外追肥,促花促壯
根外追肥又叫葉面追肥。棚室桃樹采果后。尤期是新副梢長出后,要加強根外追肥,每5~7天噴1次,配方為O,3%尿素+03%磷酸二氫鉀,可單獨噴施,亦可結合噴藥進行噴施。為提高效果,最好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后或陰天進行,避免晴天中午噴肥,以防高溫引起肥害。第1次噴肥時最好先做試驗后再大面積施用。
桃樹應用多效唑技巧
1葉面噴施
桃樹定植當年為迅速擴大樹冠,增加枝量,形成花芽,一般從7月10日左右開始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xù)噴3次,濃度分別為300倍、200倍、150倍,均勻噴布全株。溫室南端的兩株可在8月10日補噴1次150倍液。第2年,待果實采收、揭棚修剪后,芽萌發(fā)副梢長到20厘米左右時再噴藥,隔lOM5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濃度為200-300倍液。
2土施
從落葉后到發(fā)芽前都可進行土施。土施用藥量一般2年生桃樹株土施0.5-1克;3-4年生桃樹株土施1.5-2克;5-6年生桃樹株土施2.5-3克。土施時在樹冠投影下根系分布區(qū)內(nèi),開15-20厘米深的環(huán)狀溝,用水將多效唑稀釋后均勻倒入溝內(nèi),然后覆土即可。
3注意事項
多效唑適宜在營養(yǎng)生長旺盛的樹上使用,弱樹則不宜使用。用藥量應以保持樹勢中庸、產(chǎn)量和質量最佳為標準。桃樹施用多效唑后,形成花芽增多,坐果率提高,產(chǎn)量增加。因此,要加強土、肥、水管理,以滿足其生長結果的需要。使用后一定注意疏果,防止結果過多,造成樹勢衰弱和果實質量低劣,加速桃樹的衰老。
果園生草栽培誤區(qū)
1沒有園地制宜選用草種
好多地方都引種白三葉,但白三葉耐旱性差,旱地果園種的白三葉,一般死苗率都在30%以上。因此,應因地制宜選用草種:灌區(qū)可選用耐陰濕的白三葉為主:早地可選用比較抗旱的百脈根和扁莖黃芪為主。
2沒有實行規(guī)格播種
多數(shù)果農(nóng)將果園地面全部種成了草。這樣,樹盤上種的草和樹根發(fā)生了爭水、爭肥和爭呼吸的矛盾,不利于果樹正常生長。一般要求幼園只能在樹行間種草,其草帶應
距離樹盤外緣40厘米左右,作為施肥營養(yǎng)帶。而成齡果園可在行間和株間都種草,但在樹盤下也不要種草。
3不重視苗期管理
好多果農(nóng)種了草后,就放任自流了。有的斷條缺苗很嚴重,有的苗擠苗已形成了高腳苗,有的雜草叢生旺長,已壓住了種下的草苗等。一般種草后,遇到雨天,就應及時松土。逐行查苗補苗。達到全苗。對于稠苗應及時間苗定苗,可適當多留苗。并應結合中耕,徹底清除雜草,以利種下的草茁壯生長。
4不加強水肥管理
一些果農(nóng)有一個錯覺,認為“種草可以保水增肥”,因此,就放松了水肥管理。對種下的草一不施肥,二不灌水。一般來說,除了播種前應施足底肥外,在苗期,每667平方米應施提苗肥,尿素4-5千克。每年還應667平方米施尿素15-20千克。施肥方法可結合灌水施,也可趁雨天撒施或葉面噴施。天旱缺墑時,就要及時灌水。
5種下的草長期不刈割
有些果農(nóng)在果園種的草,長得很高也不刈割。一般來說,多數(shù)生草,播種后的頭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蓮牡?年開始,每年可刈割3-5次。當草長到40厘米左右時,就可刈割。為了肥田就不要把生草當做飼草。刈割下的草可覆蓋在樹盤上,以利保墑。多年生草,一般5年后已老化,就可進行秋翻壓,使其休養(yǎng)1~2年后,再重新播種生草。
蟋蟀也會危害獼猴桃
近幾年來,人們對獼猴桃果實蟲害防治主要集中在前期防治蝽象上,而經(jīng)常忽視后期蟋蟀對成熟果實的危害。蟋蟀原本不危害獼猴桃,只危害糧食作物,但在近兩年秋季筆者實際觀察發(fā)現(xiàn),其成蟲已轉向危害獼猴桃果實,引起大量落果,因此應引起果農(nóng)高度重視。
1發(fā)生規(guī)律
生活史及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獼猴桃果實的是北京油葫蘆、銀川油葫蘆和斗蟋的混合危害,它們都屬于直翅目蟋蟀科。1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孵化為若蟲出土,若蟲6齡,經(jīng)6次脫皮,8月下旬到9月上旬進入羽化成蟲盛期,9月下旬至10月產(chǎn)卵于土下1-1.5厘米處。成、若蟲常棲息在磚瓦下、草地、農(nóng)田或果園中。成蟲若蟲白天隱蔽,夜間活動取食。成蟲具有趨光性。前期若蟲不構成危害,危害獼猴桃果實主要是羽化盛期至產(chǎn)卵期的成蟲,大量取食,集中危害。
2危害特點
據(jù)筆者詳細觀察:8月下旬至9月份,成蟲夜間沿主干大量上樹,在獼猴桃果上咬食黃豆粒大傷口,5-6天后,桃果傷口腐敗落地軟化,成、若蟲聚集取食果肉成一空瓢。蟋蟀咬食的桃果80%以上都是一級大果。因此損失嚴重。
3發(fā)生條件
果園管理粗放,雜草叢生;靠近或間作禾谷類作物,其蟲口基數(shù)大,危害嚴重,反之則輕。
4防治措施
(1)農(nóng)業(yè)防治。①冬季深翻土壤,殺死越冬蟲卵,降低蟲口基數(shù);②加強管理,清除園內(nèi)雜草、枯枝雜物,破壞若蟲、成蟲棲息環(huán)境;③不宜間套高稈禾谷作物。(2)化學防治。蟋蟀成、若蟲均喜食炒香麩皮,據(jù)這食性特點,用90%敵百蟲晶體0.5千克,加水2.5-5千克,拌于50千克炒香麩皮上,每667平方米用5千克,于傍晚撒于樹干周圍,隔4~5天再撒1次,共撒3次(從8月下旬開始),防效可在95%以上。(3)燈光誘殺。利用成蟲趨光性特點,可用黑光燈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