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強(qiáng)
枇杷是我國南方的傳統(tǒng)水果,果實色澤橙黃,柔軟多汁。酸甜可口,風(fēng)味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果實的營養(yǎng)也十分豐富,鈣,鐵、磷,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含量比較高,其中胡蘿卜素和磷的含量高于柑橘、香蕉和菠蘿。但果實在初夏成熟,不耐貯藏和運輸,一般常溫下貯藏不超過20天,便會失水皺縮或因腐爛而失去食用價值。因此,做好枇杷的保鮮工作。以延長鮮食供應(yīng)期。發(fā)展出口產(chǎn)業(y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枇杷的采后生理及貯藏性
1.1屬非躍變型果實
枇杷成熟于高溫季節(jié),所以果實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出現(xiàn)于貯藏初期,然后呈下降趨勢。直至貯藏結(jié)束,屬于非躍變型果實,低溫能延緩和抑制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現(xiàn)。
1.2不同品種耐藏性不同
枇杷果實柔軟多汁,易受機(jī)械損傷,是較難貯藏的果品。枇杷的品種很多,不同品種(品系)的耐貯藏性不同。以早、中、晚熟劃分,晚熟品種耐貯藏性較好。若以果肉色澤劃分,可分為紅肉和白肉兩大類。則以紅肉果實耐貯藏。
1.3貯藏果實宜9成熟采收
枇杷無后熟作用,可食成熟度與可采成熟度一致,因此需在果實充分成熟時采收。習(xí)慣上以果實完全著色作為最佳采收標(biāo)準(zhǔn),但若用作長期貯藏或遠(yuǎn)距離銷售,可在九成熟采收。采摘時,用剪刀逐個剪取,保留的果梗宜短,剪口要平整,以免相互刺傷。注意保護(hù)表皮上的蠟粉,否則容易氧化變色。
1.4適宜的貯藏條件
溫度為0℃,濕度為90%左右。
2貯藏保鮮方法
采前處理:首先剔除病、傷、殘、次的枇杷,然后用0.1%的多菌靈溶液浸果2~3分鐘?;蛴?.1%的多菌靈加0.02%2,4-D藥液混勻后浸果處理2分鐘,以殺死病原菌。撈出晾干后,裝入竹簍或紙箱內(nèi)。
2.1溝藏
在陰涼干燥處挖一條土溝,長10米左右,深和寬各0.9米,鋪上20-30厘米厚的干凈細(xì)沙,然后放入盛有枇杷的木箱或者竹箱,每箱裝15千克。在溝上搭一“人”字形支架,保持溝內(nèi)溫度在20℃以下,相對濕度在80%-85%,采用此法可貯藏一個月左右。
2.2松針法
先將新鮮干凈的松針鋪于干燥的地面或樓板上,再把枇杷果實鋪在松針上面。此法簡單方便,可用于短期貯藏。
2.3壇缸法
將完好的果實裝于酒壇或小缸內(nèi),壇缸的底部鋪稻草,上面蓋麻袋或竹簾。采用此法也可貯藏20天左右。
2.4窖 藏
貯藏前,用40%的福爾馬林熏蒸窖及器具,殺死病原菌,或者采用硫磺粉(20克/立方米)殺菌消毒,將裝有枇杷的竹簍裝入打孔的塑料袋。以“品”字形堆碼貯藏。垛與垛、垛與墻及四壁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此法可貯25天左右。
2.5簡易氣調(diào)貯藏
果實經(jīng)采前處理后,于通風(fēng)處放置兩天,除去田間熱。然后用0.02毫米厚的PE袋(聚乙烯薄膜袋)包裝,放入竹簍或竹筐內(nèi),再套上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上打8個直徑為1.5厘米圓孔,扎緊袋口貯藏,用此法結(jié)合冷藏可貯藏3個多月。
2.6冷藏
二氧化硫熏蒸采用二氧化硫釋放劑,以抑制和殺死病菌。遼寧化工研究所研制的SM、SPM保鮮劑,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保鮮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f天津1研制的CT-2號,CT-5號保鮮劑,具有明顯的保鮮效果。
仲丁胺將仲丁胺按每千克果實用量0.1毫升進(jìn)行熏蒸,果實裝在聚乙烯袋內(nèi),庫溫保持1-3℃,能保鮮一個多月。
果實經(jīng)消毒處理后,貯于5-9℃,相對濕度85%左右。如果采用塑料大帳或硅窗氣調(diào)技術(shù),貯藏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