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錄瑞 張 超
葡萄裂果一般發(fā)生在漿果著色期及成熟期。果粒產(chǎn)生裂口后易感染霉菌造成腐爛,并容易招引金龜子、蜂、蠅、蚜等,傳播病害,嚴重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實踐和調(diào)查,闡明了裂果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
1裂果的原因
1.1水分旱澇不均
果實生長前期土壤過分干旱,進入著色期后果粒含糖量增高,滲透壓增大。此期如突降大雨或大水漫灌,土壤含水量劇增,根系從土壤中大量吸水。果實膨壓增大,導致果皮破裂發(fā)生裂果。
1.2果粒過于緊密
如果果粒過于緊密,擠壓過甚??拷⒌募毎至鸭涌欤拷さ募毎顒虞^緩慢,果實膨壓增大時也會導致裂果。
1.3留枝、留穗、留果過多
在留枝過多、葉面積過大的情況下,架面郁閉,通風不良,易導致裂果。如果留穗留果過多,葉面積相對較小,葉、果的水分代謝不平衡,果實成熟后皮薄而脆,易發(fā)生裂果。
1.4病蟲防治不力
在防治病蟲不力或噴藥不當?shù)那闆r下會造成早期落葉,如葉蟬、白粉虱等危害嚴重,連續(xù)噴退菌特等則造成蒸騰水分減少,樹體水分大量流向果粒,使果粒膨壓增大。導致裂果。
1.5幼果期遇大風、高溫天氣
幼果期遇大風、高溫天氣也會導致裂果,如幼果期遇大風,果粒與果粒、果穗與枝葉及鐵絲相互摩擦,果粒被摩處形成木栓層,隨著果粒膨大,果皮會沿木栓處裂開。幼果期遇高溫,易使果皮灼傷,隨著果粒的膨大而裂果。
1.6激素使用不當
乙烯利、脫落酸等噴施濃度過高或使用時間過早常導致裂果。
2防治措施
葡萄裂果的原因較多,針對裂果的主要原因,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2.1保持水分供給均勻
為防止土壤水分失調(diào)引起裂果,要注意土壤干旱及時灌水,雨后及時排水,以減少土壤干濕差。果實發(fā)育后期若遇干旱,要多次、少量灌水,杜絕大水漫灌,避免土壤水分含量劇變。
2.2合理負栽
對果粒緊密的品種,應改結(jié)果新梢花前摘心為花后摘心。使其適當落果,或在花前疏除部分小穗。以求果穗松緊適度。通過疏枝、疏穗調(diào)節(jié)負載量。使梢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葉果比15-20:1,壯枝留2穗果,中庸枝留1穗果,弱枝不留果穗。及時去副梢,掐穗尖,使果穗大小適中。
2.3及時防治病蟲
每年在葡萄生長期使用退菌特或多菌靈3-4次,消滅危害葉片的病蟲害。
2.4改善幼果生長環(huán)境
常有大風的地方營造防風林。幼果期遇高溫可于高溫來臨前灌水或噴水降溫。
2.5正確使用激素
使用乙烯利催熟時要嚴格掌握使用濃度。一般以500毫克,千克為宜,脫落酸為100毫克,千克,使用時間以5%-10%果粒著色為好。
2.6其他措施
果實第2次膨大期于晴天涼爽時用500毫克,千克稀土每隔7-10天噴果穗1次(配制藥液時宜先加入少量食醋);果實著色期用500倍40%多豐農(nóng),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兩次;采前3周用0.2%氯化鈣或0.2%氨基酸鈣\噴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