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萍
前段時間,筆者接到江蘇省小學自編教材《科學的預設藝術(shù)的生成》第二輪可行性實驗的任務。我接受的具體實驗內(nèi)容是水平二(四年級)《跑》單元的實驗。其中,第二課時是《30米障礙跑》,教學目標為:(1)能相互協(xié)商自行選擇通過障礙的合理方法;(2)提高安全通過障礙的速度。
在沒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一直對體育課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抱有成見,認為它只是公開課上的一種形式,一種華而不實的“擺設”。而抱有成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也曾經(jīng)嘗試過,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諸多的展示課中,展示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活動多少都有事先排練的跡象。上此節(jié)課前,我在“中國學校體育讀者群”里與全國各地的體育老師交流了我的迷惑和對學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擔心,結(jié)果,群里大多數(shù)老師不同意我的觀點。說實在的,我心里不服氣,但是那么多人反對我的觀點,一定也是有原因的。難道是我平時的課堂這方面只是淺嘗輒止,使這一新理念的學習方式的優(yōu)點沒有顯示出來?于是,我持著“用事實說話”的態(tài)度,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在教學中進行反復實驗。
第一次課堂實驗片段
師:我們分四個小組,由每個小組的成員自己擺放障礙物,各個障礙物擺放的方法、距離、擺放順序都由你們自己商定后,進行合理擺放。四個過障礙物的方式分別是鉆、跨、跳、繞,其中的“標志筒”(繞)統(tǒng)一都放置在終點。擺放好后,就用自己擺放的場地進行障礙接力比賽。請同學們注意,擺放好以后,全組迅速到起點處站好隊,比比看哪隊快,哪隊好。
場面描述:學生先是瘋狂地搶本組器材,在老師的干預下,總算休戰(zhàn),然后學生們對怎么放的問題又爭論不休,誰也不聽誰的,甲擺放好的器材,會被乙拿走,乙擺放好的器材又會被其他人拿走,后來在老師的引導下,四個組總算擺好了,可是下課鈴聲也響了,學生們垂頭喪氣……
失敗原因分析:一是教師沒有交代清合作方法,團隊精神強調(diào)不夠,沒有告訴學生團隊合作的具體表現(xiàn);二是學生缺乏自主、合作的嘗試,缺乏經(jīng)驗,三是缺少激勵和評價手段。
對策:針對課堂組織失敗原因,在實施前,動員、教育到位,并對結(jié)果做出公正的評價,有獎勵手段。
第二次課堂實驗片段
師:方法略(同第一節(jié)課)。這次,我們主要比一比哪隊有團隊合作精神。同學們都知道,凡是比較大的成功都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比方說我們國家的神舟7號,是靠集體力量實現(xiàn)的?!氨娙耸安窕鹧娓摺薄R粋€人如果沒有合作精神,即使他有再大的本領,也很難有大的成就。很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難免會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其實,有些時候不同的方式對結(jié)果影響不大或者說根本沒有影響,這時候,如果爭執(zhí)不下就會無謂浪費時間。相反,這時候能有一個人妥協(xié),就能爭取大量的時間,也就會把我們推向成功。我相信,同學們都是能顧全大局的人,都愿意做受大家歡迎的人。這次,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獲勝組每人可獲得一枚“銅牌”獎勵。各組可以先討論一下并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然后就開始動手!
師:比賽開始!(發(fā)令)
場面描述:比賽開始,每個組中很快就確定出一個組織能力強的同學對大家進行分工并指揮(教師并未確定組長,難以想象,在團隊力量的作用下,同學們竟也能如此快速地達成一致),沒有一人閑著,一邊與同伴商量,一邊擺放障礙。過程中也會有不同意見,但是都能體現(xiàn)出謙讓,很快達成一致。(從同學們愉快的笑臉上,看出同學們對自己能像大人一樣處理事件感到一種滿足感)大約只有1分鐘左右,四個小組陸續(xù)擺放完畢。學生在自己擺放的場地上練習兩次,接力比賽1次,還有時間在其他組擺放的場地上進行嘗試性練習2次。
第2節(jié)實驗課的成功,讓我興奮不已,我感嘆學生的巨大潛能,讓我再也不敢小看他們了。這兩節(jié)課的對比,我得到的啟迪是:教師首先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具體方法;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體驗;活動前的思想動員不可少,多強調(diào)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對團隊合作活動的激勵手段不可少;把學生放到集體中去教育、鍛煉,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過這次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實驗,我對課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種學習方式絕不是“擺設”,它需要教師認真地對課堂教學進行思考和論證,充分地考慮各方面因素,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