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摘要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權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也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人權的重視程度?,F(xiàn)行法律對辯護律師權利過分的限制,使本就失衡的控辯雙方的天平更加傾斜,程序的公正得不到體現(xiàn),那么實體的公正也得不到體現(xiàn),如此惡性循環(huán),形成你辯你的、我判我的的局面,往往是刑事辯護不戰(zhàn)自敗,從而使刑事案件得不到全面的認證,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更是得不到切實的保護。
關鍵詞刑事案件律師地位辯護權保障
中圖分類號:D92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098-01
律師辯護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由法院指定的律師,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訴訟活動。在轉型時期,律師辯護對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訴訟公正與效率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我國刑事訴訟與國際接軌有重大意義,律師辯護也稱為辯護制度的根基。盡管法律賦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諸多的訴訟權利為自己辯護,但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很難有效地履行辯護職能。
一、律師在刑訴中的訴訟地位
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是指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所處的位置。其具體定位關系到訴訟模式的構建和辯護律師具體訴訟權利的設置,該問題的關鍵是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是否為訴訟主體。在我國,由于辯護人律師的訴訟地位在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得不明確,律師作為辯護人參與刑事訴訟,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指定,因而從根本上看,辯護律師是被動輔助被控告人執(zhí)行辯護職能的。他既沒有完整的主體權利,也不承擔特定的義務。故不符合訴訟主體的特征,不成為訴訟主體,但辯護律師具有獨立訴訟地位的訴訟參與人。從目前開展的訴訟機制改革和創(chuàng)新上看,審判方式改革就是要實現(xiàn)控辯雙方平衡所以應盡快從立法上確立我國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地位。
二、我國律師的權利保障與國際標準的差距
(一)偵查階段律師身份的定位
聯(lián)合國《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1條要求律師在“刑訴各個階段”為被指控人辯護。我國刑訴法第96條規(guī)定律師可在偵查階段介入,但卻不是辯護律師身份,而是不倫不類的法律幫助律師。
(二)律師的會見、通信權
聯(lián)合國《關于律師作用的基本原則》第8條指出:“遭逮捕、拘留或監(jiān)禁的所有人應有充分機會、時間和便利條件下,毫不遲疑地在不被竊聽、不經(jīng)檢查和完全保密的情況下接受律師來訪和與律師聯(lián)系協(xié)商。這種協(xié)商可在執(zhí)法人員能看得見但聽不見的范圍內進行?!蔽覈淘V法雖然肯定了律師會見、通信權,但在具體落實上卻障礙頗多。
(三)律師閱卷權
新修改生效的《律師法》規(guī)定律師可以在審查起訴階段查閱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且在實際操作中,尤其是具體落實到刑事案件中,新《律師法》的規(guī)定與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不一致,使得律師這一權利在行使時困難重重,律師對案情了解的途徑和范圍十分有限、狹窄。
律師作為刑事訴訟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又是最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我國辯護律師在偵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均享有一系列的訴訟權利,但從其具體行使程度難易與國際標準看,相距甚遠,急待完善。
三、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之我見
就目前情況來看,公、檢、法三者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作用為人們所普遍接受,他們的工作是在實現(xiàn)法律亦為公眾之共識,而律師的工作同樣在實現(xiàn)法律,人們卻知之甚少,甚至在法律部門中有的同志也有此種看法,于是導致了律師參與刑事訴訟的依法執(zhí)業(yè)權屢受侵犯,律師在辦理刑事訴訟中存在著會見難、調查取證難、閱卷難、質證難的問題。
傳統(tǒng)思想作用下,社會各方面對律師的工作還不完全理解,持有偏見。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吏治國家,其最大的特點是重實體而輕程序。在取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中,被告人的權利受到漠視,不享有訴訟主體的資格,因而也不允許其享有辯護權。隨著現(xiàn)代法制的建立特別是法治社會的建設中,律師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與重視,然而扔有一些人認為,律師就是協(xié)助壞人鉆法律的空子,為壞人說話、開脫。不可否認律師中有極少數(shù)人可能是鉆法律空子,顛倒黑白的人,但是律師隊伍中的絕大多數(shù)是在律師法和執(zhí)業(yè)規(guī)則的規(guī)定下,從事維護法律的工作,因此轉變社會各方面對律師的工作的誤解和偏見之任不可小覷。
律師的工作更注重程序的公正,易使有的檢察部門認為律師使案件順利審理受阻,因而對律師產(chǎn)生懷疑和誤解。法律的正義包括結果的正義和程序的正義。程序的正義如果無法達到,結果的正義根本無從談起,同時程序的正義將進一步促使政府公務人員依法辦事,不濫用職權。律師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除了幫助當事人在結果中討個公道外,更主要的工作是在司法程序上起一個制衡的作用。在刑事辯護過程中,律師通過辯護可以找出證據(jù)的疑點,可以發(fā)現(xiàn)執(zhí)法人員的違法之處,從而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維護法律的公正實施??亍⑥q、裁各方在案件審理中雖分工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使檢察部門排除不必要的懷疑與誤解,從而有效減少侵權案件的產(chǎn)生。
從上述可以看出,辯護人既不從屬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不從屬于被告人,而是個有獨立訴訟地位的訴訟參與人。司法觀念的整體更新,司法制度的全面完善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廣大檢察機關工作人員應該與律師一道,在依法辦案與依法執(zhí)業(yè),在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之間尋求最佳結合點,為實現(xiàn)法律的公平與正義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