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1. 適時采葉 原料以酸棗嫩葉及芽為佳,5~6月采摘,采摘過晚,葉片嫩度不夠。采回的鮮葉要剔除雜質(zhì),及時加工,不可久放。如一時加工不完,應將嫩葉平攤在陰涼、清潔、通風、氣溫低于25℃的室內(nèi),厚度不超過10厘米,以防發(fā)熱變質(zhì)。
2. 及時殺青 殺青炒鍋為傾斜式,鍋溫200℃,方法與一般制茶殺青相同。也可用沸水殺青,即將酸棗嫩葉放入沸水中5~10分鐘,撈出冷卻即可。
3. 揉捻成形 殺青后將棗葉攤開,稍涼后用手緊握成團,在木板上向前推滾,使葉呈細條狀。揉時要掌握好技巧,用力要按“輕-重-輕”的順序向一個方向推滾,直至手握緊酸棗葉子后松開,葉能自然松散即可。
4. 烘炒干燥 分為初炒和復炒。初炒是將揉捻過的酸棗葉子放入鍋內(nèi),用雙手或小木板壓在鍋內(nèi)滾炒,并幾次散開酸棗葉子使之受熱均勻。這樣反復進行,經(jīng)烘炒15~20分鐘,當酸棗葉子有刺手感時取出攤晾,讓其回潮變軟。復炒是將攤涼了的酸棗葉子再倒入鍋內(nèi),以文火加熱,用力攪拌均勻,炒至燙手為止。最后整理包裝。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西省臨汾市農(nóng)業(yè)局 郵編: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