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浩銘
為什么每年暑促這么火?廠家用盡全力促銷新品,各種禮包、降價、新品,促銷手段五花八門。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暑期往往是一年中釋放購買力最強的時間段,比如中考、高考結束,準備購機的學生群體,或者上班族準備年中獎金犒勞自己。而在廠商方面,暑期又正好是新品頻發(fā)后的上市高峰時段,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廠商自然會竭盡全力搞各種促銷吸引眼球。不過,這兩年的暑促特點實在是太好總結了,降價,只這兩個字就足以概括近兩年的暑促特點。在了無新意的促銷大戰(zhàn)面前,消費者一定不能只向“錢”看齊,產(chǎn)品本身的質量、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才是根本。
暑促不能向“錢”看齊
小趙工作剛滿兩年,回想起往年暑期購買的事情,還是那么津津樂道:“記得還上學那會,MP3才剛剛火起來,商家促銷是買MP3送電影票,還有小禮包,雖然價格只給打了9折,但我還是很高興。和女朋友一起拿著MP3去看的電影,別提多高興了?!毙≮w的感慨不是沒有道理,這不,去年的小趙獲得了公司提供的辦公用機(筆記本電腦)報銷資格。時值2008年8月,他去了賣場購買了一款筆記本電腦。當時這款產(chǎn)品剛剛發(fā)布3個多月,也算得上新品,但因為暑促價格跌了近10%,還是比較劃算的。只是少了那么一絲興奮。不曾想2008年底這款本本就出現(xiàn)了故障送修了。而且使用期間,系統(tǒng)總是非常熱,一點兒也不好使。比起身邊那個已經(jīng)使用了4年的MP3,小趙才有感而發(fā)。
促銷降價自然是好事,但是產(chǎn)品本身的功能特性、產(chǎn)品質量,以及給人的優(yōu)惠政策,應該是“齊頭并進”、同等重要的。如果只以價格吸引人,這個品牌的產(chǎn)品怎么能夠吸引人呢?廠商有一種營銷手段叫口碑營銷,顯然,如果只是光靠價格吸引用戶,這個品牌的產(chǎn)品不會被人口口相傳,讓更多的人接受了。
華碩要用品質撼動人心
這不,2009年的暑促即將來臨,這個話題又再度熱絡起來。廠商要賺錢,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黃金銷售時間段。諸多筆記本電腦廠商都表示要花血本搞暑促。我們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筆記本制造商都開始為暑促做準備了,有些是以價格為先導,降價、再降價;還有些廠商則以產(chǎn)品本身為先導,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前不久,我們就借著華碩發(fā)布U/UX系列筆記本電腦的發(fā)布會,與華碩電腦筆記本產(chǎn)品中心總監(jiān)賴裕文先生進行了探討。
新聞鏈接:
2009年6月10日,華碩電腦在北京召開了主題為“輕盈之光 一觸綻放”的新品發(fā)布會,正式推出了輕薄時尚筆記本U系列;12.1英寸至15.6英寸領域的U全尺寸機型,覆蓋了從便攜到影音效能的全方位應用領域,其中UX30在極致輕薄的機身內兼具全能應用方案,成為繼Macbook Air之后又一款超輕薄經(jīng)典。
賴裕文先生指出,今年的暑促,華碩U系列新品中UX30將成為最重要的暑促明星。之所以選擇這樣一款不以價格為先導的產(chǎn)品,華碩是經(jīng)過縝密思考的?!拔覀冋J為產(chǎn)品的自身競爭力是最重要的,每一個設計細節(jié),最終體現(xiàn)在產(chǎn)品上,就是要讓消費者感受到好用,這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舉個例子來說,你看很多以價格為主打的促銷產(chǎn)品,輕輕按下蓋子,是不是凹進去了?這是它的硬度不夠,消費者用筆記本就是為了能夠方便攜帶,這么一個不結實的筆記本,帶出去怎么能放心呢?我們認為,消費者最終買到的是品質,是使用感受。你不能光靠價格去衡量一切,你是把價格降下來了,但不好用,消費者怎么會認同你的品牌、認同你的產(chǎn)品呢?”
以華碩此次發(fā)布的新品UX30為例,華碩將促銷的關鍵點放置在了產(chǎn)品設計上,比如外觀上的簡約設計、重量上的超輕設計、長效的待機時間,以及不輸于傳統(tǒng)筆記本的性能,最后再加上一個合理的價格,這樣的促銷點才是最應被消費者關注的。而不是XX筆記本只賣XXXX元,超低價確實能忽悠消費者一時,但絕對不能忽悠消費者一世!
評測編輯說價格不代表一切
“從業(yè)這幾年,給我的感受還是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仔細看看咱們身邊的這些筆記本電腦,低價機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電路板+塑料殼子。為什么這么說呢,拿車市來舉例子吧,你看最初大家買車都是想買三廂的,功能大而全,不管怎么樣,有了三廂轎車就算有面子?,F(xiàn)在呢?有人喜歡SUV、有人喜歡兩廂車。為什么?需求變了,最初大家解決的是有或沒有的問題,現(xiàn)在大家追求的是好還是更好的問題?!蹦尘W(wǎng)站評測工程師王先生講到。
筆記本發(fā)展這幾年價格一路走低,可是不少用戶買過來抱怨之聲不絕于耳,這就最說明問題了。所以我們認為,買筆記本的時候設置一個能夠承受的價格線是合理的,但最終決定購買的,還是產(chǎn)品本身的使用感受、品牌口碑,以及產(chǎn)品質量。也就是說,消費者要把自己的需求擺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考慮其他,不能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