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存
摘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以期為豬藍耳病的防治提供指導。
關鍵詞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診斷;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1-0282-01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變異株引起的一種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該病來勢猛、傳播快,飼養(yǎng)管理條件差的散養(yǎng)戶和小型豬場多易發(fā)生,往往給養(yǎng)豬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做好該病的診斷及預防十分必要。
1流行病學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
2臨診癥狀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潛伏期差異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豬群發(fā)生PRRSV的潛伏期,最短為3d,最長為37d。臨診上可分為急性型、慢性型、亞臨診型等。
2.1急性型
發(fā)病母豬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發(fā)熱、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妊娠后期(105~107d),母豬發(fā)生流產、早產、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豬流產率可達50%~70%,死產率可達35%以上,木乃伊胎可達25%,部分新生仔豬表現(xiàn)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及輕癱等癥狀,產后1周內死亡率明顯增高(40%~80%)。
1月齡仔豬表現(xiàn)出典型的呼吸道癥狀、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到40℃以上,腹瀉,被毛粗亂,共濟失調,漸進性消瘦,眼瞼水腫。少部分仔豬可見耳部、體表皮膚發(fā)紫,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可達80%~100%,斷奶后仔豬的增重明顯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過豬生長緩慢,易繼發(fā)其他疾病。
生長豬的發(fā)病率較低,主要表現(xiàn)為一般性的臨診癥狀,但公豬的精液品質下降,精子出現(xiàn)畸形,精液可帶毒。
2.2慢性型
這是目前在規(guī)模豬場PRRS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豬群的生產性能下降,生長緩慢,母豬群的繁殖性能下降,易繼發(fā)感染其他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豬群的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率上升。
2.3亞臨診型
感染豬不發(fā)病,表現(xiàn)為PRRSV持續(xù)性感染,豬群的血清學抗體陽性,陽性率一般在10%~88%。
3病理變化
皮膚色淺似蠟黃,鼻孔有泡沫;所管、支氣管充滿泡沫,胸腹腔積水較多,肺部大理石樣變,肝腫大,胃有出血水腫,心內膜充血。腎色膜易剝離,表面有針尖大出血點。仔豬、育肥豬常見眼瞼水腫。仔豬皮下水腫,體表淋巴腫大,心包積液水腫。
4預防措施
一是堅持自繁自養(yǎng)原則,建立穩(wěn)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二是規(guī)?;i場要徹底實現(xiàn)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2個階段的全進全出。三是建立健全規(guī)?;i場的生物安全體系,不定期對豬舍的環(huán)境進行消毒。同時做好豬群飼養(yǎng)管理。四是做好其他疫病免疫接種,控制好其他疫病。定期對豬群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感染狀況進行監(jiān)測,以了解該病在豬場的活動狀況。五是對發(fā)病豬場要嚴密封鎖;對發(fā)病豬場周圍的豬場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擴散,對流產的胎衣、死胎及死豬都做好無害處理,產房徹底消毒;隔離病豬,對癥治療,改善飼喂條件等。六是疫苗接種??偟膩碚f目前尚無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在感染豬場,可以考慮給母豬接種PRRSV滅活疫苗。
5藥物防治
5.1藥物預防
該病重在預防,應控制好應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具體預防程序如下:公豬每月或每季度預防1次,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g/t+支原必凈500g/t,連用7d;母豬妊娠70~80d,產前7d至產后7d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g/t+支原必凈500 g/t,連續(xù)飼喂;母豬斷奶當天至第7天,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g/t+支原必凈500g/t,連續(xù)飼喂;后備母豬配種前7~15d,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g/t+支原必凈500g/t,連續(xù)飼喂;仔豬斷奶前3d至斷奶后2周,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 g/t+支原必凈500g/t,連續(xù)飼喂;第18周齡及第22周齡,飼料添加藍圓康泰500g/t+支原必凈500g/t,各連續(xù)飼喂1周;每周2次消毒,可用清潔1∶500倍稀釋帶豬噴霧。每月熏蒸2次,可用速潔1∶25倍稀釋帶豬熏蒸,每瓶(500mL)可熏蒸1 250m3。
5.2中藥治療
用生石膏50g、生地黃18g、牡丹皮10g、赤芍10g、玄參15g、黃芩15g、連翹10g、銀花藤20g、板藍根15g煎服。
5.3西藥治療
一是注射豬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打干擾素,病豬隔離淘汰,所有的豬都做治療。若有繼發(fā)癥,需使用混合血清,以增強效果。二是用豬干擾素(IFN),每40kg體重用量1mL肌注,1次/d,連用3d,重癥加量。全群強力霉素與黃芪多康拌料,連用7d。三是用特福(豬用轉移因子),用法用量同干擾素,用注射用水分別稀釋后注射。四是用圓環(huán)菌毒殺,1kg體重肌注0.3mL,連用3~5d。
6參考文獻
[1] 劉波,胡慶林,周煒,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新理念[J].畜禽業(yè),2009(7):22-25.
[2] 周俊忠.綜合措施防治豬藍耳病[J].畜禽業(yè),2009(7):24-25.
[3] 孫衛(wèi),劉須民,劉芳.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與消毒方法[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09(6):121.
[4] 許保思,付登雨,趙代良.防治豬藍耳病綜合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yī),2008(7):53-54.
[5] 宋根旺,劉亞偉,任小磊.淺談豬藍耳病的危害及預防[J].今日畜牧獸醫(yī),2008(4):17-18.
[6] 王偉.淺析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防治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yè),200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