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寧 羅書宏
2009年3月18日下午,距離最后期限還差半個月,中國商務部發(fā)布公告稱,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未通過反壟斷調查。因為收購會影響或限制競爭,不利于中國果汁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收購以及收購被否決本身,都引起國內外和業(yè)內外的極大關注。不僅在于它創(chuàng)造了迄今外資在華最大的收購案的記錄,也在于它是《反壟斷法》實施之后首個由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否決的一起收購案,更在于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這次并購案被否決將向國際社會傳遞哪些信號?會產生哪些影響?
此次并購案也引起國外媒體廣泛關注。法新社3月18日在發(fā)出的新聞中認為,“這筆高達24億美元的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一筆外資收購案被看成是中國如何應用其新實施的《反壟斷法》的一次考驗?!?/p>
而圍繞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所引發(fā)的各利益方的種種吊詭,以及國際社會的種種猜疑,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質疑誰否決了匯源并購案,進而重新認識法律、民粹、外資和民族企業(yè)的糾纏勾聯,不再是一個偽命題。
被關注的判例
這場并購事件,被無數公眾視為中國反壟斷法的第一場大考。
據商務部介紹,自2008年8月1日《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商務部共受理了40起反壟斷審查申請,目前通過24起,其中一起為有條件通過,即英博收購安海斯案??煽诳蓸肥召弲R源案是第一起沒有通過審查的案例。
商務部的艱難抉擇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對外資并購境內企業(yè),涉及國家安全的,除進行經營者集中審查外,還應進行國家安全審查。此前,許多中資企業(yè)收購美國企業(yè),曾領教過美國安全審查的厲害,如華為收購3COM、中海油收購優(yōu)尼科,便因未能通過美國方面的國家安全審查,被拒之門外。此次中美企業(yè)角色互換,中國會如何處理?如何處理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實際上是在經濟與政治上的一次平衡,需要有政治智慧。
對于這起收購案的審查過程,商務部介紹:2008年9月18日,商務部收到可口可樂公司收購中國匯源公司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材料。經申報方補充,申報材料達到了《反壟斷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的要求,11月20日商務部對此項集中予以立案審查,12月20日決定在初步審查基礎上實施進一步審查。
商務部的審查涉及六項審查內容。包括參與集中的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及其對市場的控制力;相關市場的市場集中度;經營者集中對市場進入、技術進步的影響;經營者集中對消費者和其他有關經營者的影響;經營者集中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以及匯源品牌對果汁飲料市場競爭產生的影響。
商務部表示,在審查的同時,也通過書面征求意見、論證會、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調查、委托調查以及約談當事人等方式,先后征求了相關政府部門、相關行業(yè)協會、果汁飲料企業(yè)、上游果汁濃縮汁供應商、下游果汁飲料銷售商、集中交易雙方等多方面意見。
商務部具體闡述了未通過審查的三個原因:第一,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飲料行業(yè)的支配地位傳導到果汁行業(yè)。第二,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對果汁市場的控制力會明顯增強,使其它企業(yè)沒有能力再進入這個市場。第三,如果收購成功,會擠壓國內中小企業(yè)的生存空間,抑制國內其它企業(yè)參與果汁市場的競爭。
商務部稱,為了減少集中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商務部與可口可樂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條件進行了商談,要求申報方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煽诳蓸饭緦ι虅詹刻岢龅膯栴}表述了自己的意見,提出初步解決方案及其修改方案。經過評估,商務部認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減少此項集中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
據此,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商務部做出禁止此項集中的決定。
被重視的裁決風向
對商務部的裁決以及隨后發(fā)表的相關闡述,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中國政府做出的決定是緊緊圍繞市場競爭秩序的維護,以《反壟斷法》的標尺進行衡量界定的。這當然既能體現市場與法治理性,也利于展示國家與民族的氣度。
因此,可以說,現在中國《反壟斷法》第一場大考有了答案,它實際上也就莊嚴宣布,對跨國公司來說,中國的《反壟斷法》并不是花架子。這樣一來,《反壟斷法》也就真正進入了國內外公司的視野。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3月18日表示,商務部會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一案,這個結果其實很明確,但之前有太多人出于太多目的發(fā)出太多聲音,把這件收購案跟中國是否堅持市場開放、是否要搞貿易保護主義聯系到一起,這里面有人蓄意把水攪渾好渾水摸魚,有些人是糊涂跟風。所以,中國需要在此收購案結果公布后做好對國內外的解釋工作,告訴市場,這并非意味著中國對符合條件的外資收購關閉大門,并非中國要在外商投資方面搞貿易保護主義。在反壟斷方面,中國對各國企業(yè)一視同仁。
梅新育稱,匯源收購案被否決表明中國具體法規(guī)的健全。對于可口可樂是否會曲線收購匯源的問題,他表示,按目前可口可樂送報給商務部的方案,是絕對不可能再通過的,除非可口可樂改變收購方案再次報批。梅新育指出,他個人從一開始就反對這起并購,因此商務部的這個決定其實對商務部來說是件好事,有利于商務部的公眾形象。
去年9月,梅新育就曾撰文指出:“即使這起并購案件最終能夠通過政府部門審批,它也是不符合我們期望的。”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王志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收購案被否決更大程度上還是從反壟斷的角度進行的一次技術層面的操作,并不涉及貿易保護或是限制利用外資的問題。從商務部上報、立案的案例數量來看,僅一例否決的案例并不能說明釋放出了不利于引進和利用外資的信號。相反,對于中國政府而言,第一次依法做出反壟斷的否定裁決,對于合理健康的利用外資,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值得贊賞的。
國家發(fā)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張漢亞則對媒體表示,這標志著中國反壟斷法已經開始發(fā)揮作用,對未來關鍵性行業(yè)的并購約束開始加大。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反壟斷法》立法起草小組專家成員王曉曄認為,商務部作出這一決定不是為了保護民族品牌,而是為了保護市場競爭。她說,可口可樂無疑是碳酸飲料的老大,而且已經進入到果汁領域,如果收購匯源,可能采取捆綁銷售等方式,勢必會影響到市場競爭。她說,商務部作出這一決定正是為了保持市場公平競爭的態(tài)勢。
王曉曄認為,即使從民族主義角度出發(fā),保護民族品牌的發(fā)展也無可厚非,澳大利亞政府就曾阻止過可口可樂收購其某民族品牌,以保護國內市場有序競爭。
新聞鏈接中國商務部的裁決公告(2009年3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收到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簡稱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