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敏
摘要: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獲取經濟責任審計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主要來源于對領導干部及其中層干部和有關人員的詢問。審計詢問方法通常是在審前調查基礎上,了解被審計單位一定情況后,圍繞經濟責任審計方案,列出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詢問,其目的是從權力制約控制方面了解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從賬冊不能明顯反映或需要審計詢問才能識別其財務管理、行業(yè)管理、重要經營事項決策和個人廉潔自律等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中分析問題線索。所以要想進一步搞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非常有必要掌握審計詢問方法。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1充分認識經濟責任審計詢問方法的作用
審計詢問方法在信息溝通上起著支配作用,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性問題,進一步擴大經濟責任審計成果、提高工作實效。恰當?shù)脑儐栠€可以減少沖突,促進協(xié)調,減少情緒化反應的危害,如實反映有關問題線索和問題形成的背景,使審計人員在審計中做到有的放矢。
1.1審計詢問方法最主要的功能作用是有效信息交流
幾年來的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緊緊抓住與被審計方接觸的機會,宣傳介紹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經驗作法。審計詢問是經濟責任審計面對面接觸的一個好的時機,是宣傳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方面的恰當時機。搜集的信息可靠性、有效性以與被審計方之間的無障礙溝通為基礎,有效的交流最終彼此可以相互學習,相互理解,增加了解,增進友誼。不斷營造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良好氛圍,收集必要的審計信息。
1.2審計詢問方法是說服和協(xié)商被審計方的工具
當審計人員簡單地告訴被審計方如何解決問題或改正其不足時,被審計方可能會漠然處之。有效的詢問比簡單給出結論難度大,但卻是一種更有效的說服手段,使被審計方相信特殊審計建議有用或有效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被審計單位自己說服自己,通過詢問把被審計方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來。最好讓被審計方感覺到仿佛是他們自己逐漸提出了審計建議。最好詢問被審計方能夠容易確認的問題,而不要馬上侵入被審計方的私人領域,在細節(jié)性討論展開之前識別出敏感性話題。如果被審計方把這種詢問當作是審計服務于自己的一種方式,被審計方更愿意合作。運用詢問技巧,能將被審計方的疑惑和不信任轉化為增進合作和揭示有關問題的動力。
1.3 審計詢問方法是發(fā)現(xiàn)典型案例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是通過審計詢問,可以了解掌握并發(fā)現(xiàn)賬冊以外存在的經濟活動情況,從而可以掌握重大經濟問題線索。二是通過審計詢問,了解被審計方內控制度建設和管理情況,分析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還可以采取內查外調等辦法予以查證,找出突破口,提高審計實效。
2 精心設計經濟責任審計詢問內容
審計詢問是審計主客體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審計詢問的對象除一般干部外,主要還是領導干部,雖然是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關系,但不能逼問,也不能審問。審問式、逼問式的詢問只會增加被問者的心理壓力,產生逆反情緒,詢問無法進行。只要詢問方法得當,設計巧妙,將對整個審計計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審計人員要盡量用自然、流暢的言詞詢問,特別對領導干部詢問內容盡量用請教式、聊天式的方式進行。
詢問內容要有統(tǒng)一性。審計詢問內容因項目、因人而宜,每一項目審計詢問內容不同,同一項目詢問不同的人內容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上內容還是統(tǒng)一的,只是深度不同,測重點不同罷了。如每一項目,對被審計方的領導班子成員詢問時,內容一般包括五個方面:一是你何時現(xiàn)崗位分管何工作,對涉及經濟活動的工作介紹如何罰款、收費、內控建度建設、決策執(zhí)行、管理等,從中分析搜集需要的信息;二是被審計者從經濟責任審計角度,履行經濟責任審計方面應該給予肯定和倡導的地方;三是被審計者任期履行經濟責任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環(huán)節(jié)、留下哪些后遺癥;四是遵守廉潔自律情況;五是需要側面了解的重要詢問內容。中層干部詢問內容就可以不講第二條,甚至第三條,對一般人員詢問內容,應重點是第五條。對被審計對象詢問一般是在審計實施結束,也可以在審計實施中初步詢問有關問題,最后以審計組擬的征求意見稿書面征求,詢問反饋內容以書面形式反映。
詢問內容要有藝術性。審計詢問除了要圍繞審計目標,精列要點,做到深淺適度外,還要講究設計的巧妙。因此,審計人員要認識每一審計項目的特點,明確審計的重點。同一問題,詢問方法不同,其效果亦不一樣。因此,在審計中,要講究問話的技巧。
詢問內容要有針對性。審計人員的語言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針對性的潛能。對群眾信訪反映比較具體的審計項目,在審計詢問時要有重點,有針對性詢問,才能回答群眾反映的問題。
詢問內容要有啟發(fā)性。啟發(fā)性的詢問,不僅可以影響被審計方的思維,也可以使審計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審計組有時會遇到被審計者拒絕提供相關資料的情況,可以舉例詢問一同參加詢問的審計人員,此類問題某一怎么處理的,最后的結果,某二又是如何對待,結果如何,如此測面講明相關法規(guī),講清責任,激發(fā)被審計方的思維,使其明白不提供相關資料,將追究其責任。這種審計人員之間的啟發(fā)性提問,有時可以收到奇效。
詢問內容要有探討性。審計詢問介紹情況時,感覺經濟活動某一方面存在一定破綻,但此時又沒有發(fā)現(xiàn)被審計方在此方面存在問題,詢問時間有限,不能等查出一定情況后,再回顧頭來詢問,此時,要與多個被詢問者,以探討的方式,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管理有漏洞、可能存在某問題,對方可能講可能會出問題或雖有漏洞目前沒有出現(xiàn)問題,這時我們就可以調整思路,重點查此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問題。如某單位審計中經詢問探討,分析某科室權力集中,某工作人員收費環(huán)節(jié)有漏洞,從而剖析了存在的問題,查出存在多收、少收、不收的問題,引起了被審計的重視。
詢問內容要有時效性。在對群眾反映較多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時,詢問時要快捷準確,對詢問其重要問題和矛盾焦點問題時,對每一當事人要詢問具體,時刻引導圍繞重要情節(jié)重要觀點來講,對所有詢問者詢問的時間要集中,講求時效性,有的問題不能拖、甚至不能過時日、進行突擊性詢問,以求得審計觀點,對一般性內容要以點帶面,縮短審計時間,使后任能及時投入正常工作。
3 營造經濟責任審計詢問環(huán)境
審計詢問審計人員要時刻營造掌握主動權的詢問環(huán)境,要做到有效傾聽,一旦開始詢問,必須以機警、安定和全神貫注的姿態(tài),對聽到的回答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營造出自然輕松的審計詢問環(huán)境,才能讓被審計方講的認真、反映的具體。
恰當表現(xiàn)舉止言行。在與被詢問人交談的過程中,要通過舉止言行反映注意力集中,讓彼此的視線保持令人舒適的接觸,同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外部的事情,譬如電話鈴聲、同事的交談聲或工作現(xiàn)場的其他活動所干擾。不能分心走神或者在與被審計方交談時翻閱其他材料,否則發(fā)出的信息會使被詢問對象認為所說的內容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投入地傾聽談話。在審計詢問的過程中,被審計方說話的聲調、措辭和心情與其提供的信息一樣重要,能幫助區(qū)別其反映的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例如:對詢問某個問題和細節(jié)時,被詢問者沉默略停屯稍顯緊張后撓開話題,實際上這種情況,可能發(fā)出信號,有重要的審計線索需要查證。
引起共鳴地談話。傾聽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用審計人員自己的話來重復表述被審計方的思想和意識的方法,引起對方共鳴,確定核實談話人的觀點。當然,并非對被詢問的每個答復都要引起對方共鳴,它主要適用于對包含重要審計問題或帶有情緒化的答復。通過詢問引導使被詢問人有機會深入思考所談內容,并根據(jù)我們的反饋信息改變或修正自己的觀點。
總之,審計人員如果能巧妙的運用詢問技巧,與被審計方有關人員做到恰當?shù)脑儐?會使審計工作能夠更有效率的開展和進行,從而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