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紅
第一次去美國時,發(fā)現(xiàn)“老外”并不像中國家長那樣視孩子玩電腦游戲為洪水猛獸,他們往往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對孩子玩游戲并沒有什么限制。出于好奇,想看看國外的孩子們都在玩什么游戲,這一看才發(fā)現(xiàn),那些游戲原來并不可怕。
國外孩子玩的并不是國內(nèi)孩子常玩的賽車、CS、三國、仙劍之類的游戲,而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教育類游戲。
這些教育類游戲不僅界面漂亮、構(gòu)思有趣,而且分類詳細,哪個年齡段、哪個科目、哪個年級都一一標明,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以找到他喜歡的游戲。每個游戲會針對一個具體的訓練內(nèi)容,比如,下圖所示的就是一款針對4~7歲孩子的關(guān)于健康與成長的游戲,游戲中,孩子必須合理地搭配飲食、運動與休息,保證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在游戲中長大。
又比如,下圖這款游戲則是通過孩子的“親身實踐”,在家中擺放不同的物體,懂得什么樣的物體能發(fā)光、發(fā)光的強弱等。
此外,太空探索,與海洋生物共同生活等,都是做成故事的形式,吸引孩子一步步地玩下去,有些游戲中的人物甚至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卡通形象。
在國外,不僅是游戲開發(fā)商做教育軟件,還有很多非盈利性機構(gòu)在一些基金的贊助下也加入到這類軟件的開發(fā)中。兒童游戲的制作要求嚴格,通常會請專業(yè)人士負責內(nèi)容的制訂。比如這款廚師制作合金的游戲,便是一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創(chuàng)意,首先你要選對合適的菜單,然后有鐵礦石、煤、鋅粉、碳粉等材料讓你選擇制作配方,讓孩子在實驗中懂得合金是如何制作的。
國外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這款游戲同樣出自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之手,是教孩子如何做生意賺錢:在一個小島上,你可以制作產(chǎn)品和出售,從電視中可以看到最新的每種產(chǎn)品的需求情況,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掌握生產(chǎn)和供需之間的平衡,就能成為一個有錢的島主。
曾和一位美國媽媽聊天,她的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在游戲中認識了很多字,學到很多知識。記得剛上學不久,有一天老師給她打電話,告訴她不要讓孩子過早看一些深奧的書,原來在閱讀課上,有一個生僻的單詞只有她女兒認得,她很奇怪,問了女兒才知道原來是從游戲上學來的。有時,學校也會推薦一些好的教育類游戲。這些游戲中絕不會出現(xiàn)暴力或黃色的內(nèi)容,所以家長們都很放心。
其實,國內(nèi)的游戲開發(fā)能力并不比國外差,很多游戲制作精美,娛樂性很強,可惜大多數(shù)都不適合孩子,我們也有很多教育類軟件,但娛樂性比較差,孩子們一般是在家長的強迫下才會去看,真希望兩者能夠結(jié)合,制作出一批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類游戲,相信很多父母就不會“談游色變”了。
小編提醒:
電腦是一種學習的工具,不是玩具。孩子玩電腦游戲的時間需要爸爸媽媽來掌握,一般每周兩到三次,每次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為宜,玩半小時左右,請及時提醒孩子起身活動一下,也讓眼睛得到休息。
鏈接:下面是幾款國外教育類游戲的網(wǎng)址,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界面是英文的,可能玩的時候需要家長協(xié)助翻譯哦。
http://nobelprize.org/educational_games/
http://www.bbc.co.uk/schools/games/
http://www.funbr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