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 飛
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社會的進步,也催生出一大批進步知識分子。這些進步知識分子中的一些人,深入思考中國社會問題,總結斗爭經(jīng)驗,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第一批社會主義者。后來,他們中的一些精英分子,最終成長為對中國社會進步發(fā)揮重大作用的世紀偉人,周恩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仡欀芏鱽砦逅倪\動前后的經(jīng)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進步青年是怎么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步成長的。
“返國圖他興”
周恩來是1917年到日本的。他到日本時,正當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十月革命的情況傳到日本后,日本學界掀起了一股馬克思主義熱,一批知識分子信奉并積極宣傳馬克思學說,其中的代表者是河上肇。他出版了許多書籍、發(fā)表了許多文章,通俗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熱心宣傳十月革命。由于日本與俄羅斯在東北亞長期處于對抗狀態(tài),日本國民也特別關注俄國,各大報紙都從不同的角度廣泛介紹十月革命。這些情況,使剛到日本的周恩來有了比在國內的青年知識分子更好地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條件。
周恩來一到日本,就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學說,對于歐洲革命特別是十月革命有了初步了解。他后來回憶道:關于十月革命的介紹,我在日本報紙上看到一些,那時叫“過激黨”,把紅軍叫“赤軍”。
周恩來是個既關注政治又熱愛學習的青年。在日期間,他與其他同學的一個不同之處,就是經(jīng)常一個人遠走。這在日本叫“遠足”。離周恩來住處較遠的一個地方有一個書店,經(jīng)常出售最新思潮的書籍。日本的書店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允許讀者進去翻閱,翻閱后即使不買,書店也高興。這對經(jīng)濟上并不寬裕的周恩來有很大吸引力。每天晚飯后,他都一個人步行到這家書店去翻閱書籍。正是在這里,周恩來翻閱了不少介紹包括馬克思主義學說在內的歐洲先進思想的書刊。后來,周恩來每到一地,都要找到這個地方的書店去翻閱新書。這已經(jīng)成了他的一種習慣。正是在不斷的翻閱中,他讀了不少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和書籍?!堵段鱽喲芯俊肪褪侵芏鱽頃攴啎r讀到的。幾十年后,周恩來仍記得這篇文章。隨著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加深,他對十月革命有了新認識,從思想上贊成十月革命。他后來寫道:過激派的宗旨最合勞農(nóng)兩派人的心理,所以勢力一天比一天大。資產(chǎn)階級制度,宗教的約束,全都打破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周恩來已能夠流利地閱讀日文。當時,日本思想界十分活躍,進步政治力量對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歐洲新思想都很推崇。日本學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主要是正面介紹,又十分通俗。閱讀這些通俗的日文讀物,周恩來受益非淺。此外,周恩來還能順利閱讀英文書刊,而日本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英文書籍也比較多。這時,周恩來雖還不能算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和國內同齡知識分子相比,他算是比較早、比較多地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人。
周恩來是一個熱血青年,他更關心國內的政治局勢。1919年3月,周恩來得知國內創(chuàng)辦南開大學學部的消息,決定回國學習。行前,他將梁啟超《自勵》一詩書贈同學王樸山: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世界無窮愿無盡,海天廖廓立多時。
周恩來還把自己1917年赴日前寫的詩書贈為他餞行的南開同學張鴻誥: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4月5日,周恩來回國前到日本京都嵐山游覽時,寫下了《雨中嵐山》一詩:
瀟瀟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云出,愈見姣妍。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姣妍。
這些詩詞都反映出周恩來改造中國社會的氣魄、胸懷和遠大理想。
周恩來這次回國,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圖它興”。他在日本接受了進步思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啟發(fā)了自己的頭腦。他要帶著這些新思想,回國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這年4月,周恩來由日本的神戶乘船,返回中國。
以南開校友身份參加五四運動
周恩來回到祖國時,中國正在醞釀著五四運動的風暴。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在這個和會上,列強竟將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憤怒。以北京大學為主的學生,于5月4日舉行示威游行,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巴黎和會簽字”、“收回山東權利”的口號。他們在游行示威后,火燒了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親日派官僚章宗祥。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天津學生群起響應,特別是南開學校的進步學生,在劉清揚、李毅韜、郭隆真、張若茗、鄧穎超等學生骨干推動下,已經(jīng)著手準備組織學生示威游行。
周恩來從日本回國后,先到東北探親訪友,等待南開學校創(chuàng)辦大學部的消息,然后在4月底返回天津。天津進步學生醞釀、發(fā)動支持五四運動的全過程,他都趕上了。和其他進步學生一樣,熱血沸騰的周恩來,立即積極投身到愛國學生運動中去。當時,南開學校大學部還沒有開辦,周恩來還不能算南開的學生,他就就以南開校友的身份,全力參加運動。
在運動中,周恩來一開始就把斗爭矛頭指向了反動政府和反動官員,斗爭中所提問題也十分具體。例如,5月中旬,周恩來提筆給留日南開同學會寫了一封信,揭露校方拉攏曹汝霖等擔任校董借以換取經(jīng)費一事。事情暴露后,在各方輿論的壓力下,校方不得不放棄了這一行動。周恩來此舉,不同于上街喊口號,而是運用斗爭智慧,動員各方面力量,迫使反動勢力作出讓步,取得的是實質性的勝利。
5月17日,南開的學生組織“敬業(yè)樂群會”召開茶話會。周恩來以校友身份參加了會議。會上,周恩來十分冷靜、從容。他講話不多,但句句都說到了關鍵處。周恩來此時尚沒有學生身份,按理還不能直接參加學生運動,但他憑借自己的獨特才華,在學生中樹立了威信,實際上成為了學生運動的重要人物。6月下旬,南開進步學生推舉代表赴京請愿。事先,周恩來對赴京代表的活動做了詳細謀劃,還幫助解決了經(jīng)費問題。學生代表啟起當天,周恩來前往車站為他們送行。
五四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反動政府的統(tǒng)治,也引起了反動當局的嫉恨。當天津學生運動不斷發(fā)展時,反動政府除了用各種方式干擾、鎮(zhèn)壓外,還耍陰謀手段,分化學生力量。7月初,河北省教育局召集天津各學校校長開會,決定提前放暑假,并推遲開學。其目的是利用學生回家的機會,分散學生運動。當時,許多學生運動骨干人物覺得北京的賣國高官已被免職,中國代表也沒有在巴黎和會上簽字,運動搞了兩個多月,天天搞游行示威等老一套,就有了厭戰(zhàn)思想,不愿意再繼續(xù)組織學生運動。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組織——天津市學生聯(lián)合會(簡稱“天津學聯(lián)”)發(fā)現(xiàn)這種思想苗頭后,為防止學生運動松勁,便研究了一個辦法:讓學生運動的骨干到學校居住,以便集中研討對策,繼續(xù)組織學生開展愛國運動。在南開學校學生運動領袖擬定的骨干名單中,有周恩來。但周恩來只有校友身份,不便住進學校,他就每天一大早步行到學校,和南開學校的學生領袖們一起研究學生運動的組織領導問題。
一次,南開學校學生領袖召開會議,研究組織學生運動的方法。一些學生領袖提出了不少十分激進的意見,如包圍警察廳,圍攻天津市地方政府,等等。周恩來發(fā)言時,卻對下一步學生運動提出了這樣的意見:“宜審慎,有恒心,有膽力,方能成功?!彼脑挘玫搅藢W生運動骨干們的一致贊成。這表明,周恩來注重有計劃、重策略、嚴密地組織學生運動。
辦會報
為了把學生運動引向深入,天津學聯(lián)于6月下旬決定創(chuàng)辦《天津學生聯(lián)合會報》,大家一致推舉周恩來為刊物的主要領導者。但鑒于周恩來尚無學生身份,天津學聯(lián)決定采取“請”的方法,派學聯(lián)負責人諶志篤、馬駿找到周恩來,提出由他主辦聯(lián)合會報。周恩來非常痛快就答應了。為了辦報方便,南開學生領袖們經(jīng)與校方交涉,讓周恩來也住進了南開。從此,周恩來成了學生運動的實際領導人之一。
要想辦報,首先要解決的是經(jīng)費問題。沒錢,怎么辦?周恩來就奔走在各愛國商家之中,說服他們出一點錢。經(jīng)過努力,他終于籌措到辦報紙的經(jīng)費。紙張也不好搞,周恩來又積極想辦法,多次找到紙商,動員他們賣給會報一點紙。經(jīng)過游說,紙張問題也解決了。接著,他又跑印刷廠。這個工作很順利,印刷廠同意印他們的報紙。當時,辦報紙還必須先向警察廳申請,而反動政府是不愿意進步學生辦報的。周恩來就拿著民國憲章,找警察廳說理,要求他們按憲章辦。最后警察廳無話可說,只好同意立案。辦報的事終于解決了。
為了辦好報紙,周恩來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他組稿、編稿、校對、跑印刷廠,直到上街頭賣報,全是一個人干。后來,學生運動進一步發(fā)展,社會各方面矛盾紛紛涌現(xiàn),報紙的工作也多了起來,他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就請潘世綸幫忙。兩個人辦一份報紙,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周恩來除了辦理許多雜事外,晚間還要親自動筆寫稿,經(jīng)常是從深夜干到凌晨。
在第一份會報發(fā)行前,周恩來就寫好了一篇《天津學生聯(lián)合會報發(fā)刊旨趣》,先投給《南開日刊》,于7月12日發(fā)表。文中提出了會報的宗旨:會報將本著民主主義精神發(fā)表一切主張,以革心、革新的精神為辦報宗旨。革新,就是改造社會,革心,就是從改造學生自身思想著手。這一主張,充分顯示了周恩來開闊的政治視野。這篇文章被天津各大報轉載,影響很大。后來,周恩來相繼撰寫了《黑暗勢力》、《討安福系的辦法》等文章,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會報的發(fā)行也迅速擴大,最多時每期達到兩萬多份。
在五四運動中,周恩來最不尋常的特點是他的冷靜。當天津赴京請愿代表被北洋政府全部逮捕時,天津各界群情激憤,學生們更是非常激動。此時,周恩來卻冷靜地表示:我們用不著驚慌,反動政府逮捕學生,是對愛國進步學生運動的猖狂反擊,只要我們經(jīng)得起考驗,不算什么!但對于被捕學生,我們要想辦法營救。他提出,運動要依照計劃進行。接著,他通過他主辦的報紙開始了營救宣傳。周恩來很快就出版發(fā)行了會報的號外,同時推動天津學生用各種方式宣傳反動政府逮捕赴京請愿學生代表一事,使大多數(shù)人在第一時間了解了真相。北京、天津學生領袖們商議后,決定由北京和天津兩市的學生推舉馬駿為總指揮,率兩千多學生包圍總統(tǒng)府、國會和國務院。斗爭堅持了三天,給反動政府以很大壓力,反動政府決定鎮(zhèn)壓。三天后,北京警察把包圍總統(tǒng)府、國會、國務院的學生驅趕到天安門廣場,又派騎兵在天安門廣場橫沖直撞,用馬鞭、刺刀、棍棒毆打學生,并逮捕了馬駿。馬駿被捕后,愛國學生們更加憤怒,要繼續(xù)擴大對反動政府的斗爭。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等商議,再派代表率領學生到北京,但這次我們去的人數(shù)不多,有學生五六百人就可以了,采取的斗爭方法,就是在總統(tǒng)府前露宿。周恩來的意見,得到愛國學生們的擁護。于是,他們組織了五六百人去北京,周恩來是其中的領導者之一。他們到北京后,和北京愛國學生代表一起,在總統(tǒng)府外連日露宿請愿,要求釋放代表。學生們在總統(tǒng)府前和平請愿,反動政府沒有理由驅逐和鎮(zhèn)壓。學生在總統(tǒng)府前露宿的消息一下傳遍全國,各地進步人士紛紛聲援。在各界群眾的強大壓力下,反動政府被迫釋放了被捕代表,斗爭取得了勝利。
參加創(chuàng)建“覺悟社”
這次斗爭的勝利,使周恩來在學生中的威望更高了。9月2日,周恩來和被釋放的請愿代表郭隆真、張若茗、諶小岑等乘火車返回天津。在火車上,他們一起商議了男女學生團體聯(lián)合行動的問題。周恩來提議建立一個比學聯(lián)更嚴密的團體,從事科學和新思潮的研究和宣傳,并出版一種刊物。這個提議,得到學生領袖們的一致贊成。
回到天津后,學生運動領袖們即著手準備成立團體。9月16日,他們在天津學聯(lián)辦公室開會,決定由天津學聯(lián)召開學生雜志籌備委員會,出版一個不定期的小冊子,取名《覺悟》。由辦這個小冊子入手,把愛國學生和各界人士聚集起來。周恩來成為籌辦《覺悟》進而組建進步學生團體的主要策劃人和核心人物。經(jīng)過他們的共同努力,《覺悟》辦起來了,進步學生團體也形成了。這個進步學生團體,叫“覺悟社”。周恩來是覺悟社的主要領導人,領導成員還有鄧穎超、馬駿、郭隆真、劉清揚等。他們經(jīng)常聚到一起開會,討論時局,研究下一步開展學生運動的辦法。周恩來提議,既然成立覺悟社,就要發(fā)表了一個宣言,大家都同意這一提議,并一致推舉周恩來起草宣言。周恩來根據(jù)全體社員的討論,很快就寫出了《覺悟的宣言》一文,并公開發(fā)表。文章寫道:“凡是不合于現(xiàn)代進化的軍國主義、資產(chǎn)階級、黨閥、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頑固思想、舊道德、舊倫常……全認他為應該鏟除應該改革的。”覺悟社的宗旨是“要本‘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覺‘自決”。實現(xiàn)這個宗旨的方法有四點:一、取共同研究的態(tài)度,發(fā)表一切主張;二、對社會一切應用的生活,取評論的態(tài)度;三、介紹社外人的言論——著作同演講;四、灌輸世界新思潮。
周恩來提出,覺悟社應當請五四運動的精神領袖李大釗來天津演講,并指導覺悟社的活動。這一提議得到了覺悟社其他領導人的一致贊同。覺悟社成立的第五天,李大釗便應邀來前來演講。在演講中,李大釗宣傳了馬克思主義,對覺悟社出版《覺悟》一刊非常贊成和支持,還建議覺悟社對于社會問題要分類研究。這些話,對于周恩來和其他覺悟社成員,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1919年9月25日,南開學校大學部開學。周恩來為該部的第一屆文科學生。不久,學部改稱南開大學。因此,今天的南開大學驕傲地說:周恩來是南開大學的第一期學生。
雖然反動政府推遲開學時間,但總是要開學的,拖到9月底,天津市各學校都陸續(xù)開學了。開學后,學生們回到學校,經(jīng)過周恩來等愛國學生運動領袖們的重新組織,學生運動又掀起了高潮,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山東軍閥馬良。
馬良在山東賣國求榮,壓迫百姓,干盡了壞事。1918年8月,他又制造了鎮(zhèn)壓愛國學生的濟南慘案。為了聲討馬良在山東的罪行,天津推舉學生代表郭隆真、黃正品等同山東、上海等地代表一起,于9月30日再次赴京請愿,要求查辦馬良。結果,請愿代表全部被反動政府拘捕。當時,周恩來隨同赴京協(xié)助代表工作,負責通信聯(lián)絡并照料生活。反動警察拘捕代表時,他正好不在現(xiàn)場,因此沒有被拘。周恩來立即投入營救被捕代表工作中去。經(jīng)過周恩來的努力,北京和全國各進步力量紛紛對學生表示同情和支持。在這種政治壓力下,反動政府不得不在三天后釋放了請愿學生代表。
10月10日,周恩來參與主持了天津各界四五萬人在南開大操場舉行的共和八周年慶祝會。會后舉行游行。但游行隊伍卻遭到保安隊、警察的攔阻,在相持中,學生和警察發(fā)生了沖突。手無寸鐵的學生被全副武裝的警察毆打。愛國學生們沖破了包圍,進行了聲勢浩大的環(huán)城游行。當游行隊伍走到警察廳時,學生們推舉周恩來、李毅韜等為代表進警察廳質問。為了繼續(xù)抗議警察鎮(zhèn)壓學生,13日,天津學聯(lián)宣布罷課四天。周恩來起草了《停課宣言》。17日,又繼續(xù)罷課兩天。
在開展這場斗爭的20多天里,覺悟社是愛國學生運動的主要組織者,而周恩來則是覺悟社的領導核心。此時的周恩來,已成為了天津學生運動的核心領導人。
周恩來在組織領導學生運動的同時,也把很大精力投入到覺悟社自身活動之中。在周恩來等人的組織下,10月下旬,覺悟社的活動頻繁起來。他們邀請了社會名流徐謙、包世杰、錢玄同、劉半農(nóng)等來講演,研討各種社會問題。還確定了固定的會所,設立了共同的圖書室。經(jīng)周恩來組織,覺悟社還開了不少研討會。他們先后以“學生的根本覺悟”、“家庭改造”、“共同生活”、“工讀主義”等為題,召開討論會。討論會分全體討論和分組討論兩種。每次討論會,覺悟社成員都來參加,在討論會上開展相互批評和自我“懺悔”。周恩來和社員們把討論的發(fā)言,整理成文章,在《覺悟》上發(fā)表。周恩來認為,進步青年發(fā)表文章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改造社會,因此他提議,社員發(fā)表文章,不用名字,用號碼代替。社員用抽簽的辦法,決定自己的號碼。經(jīng)抽簽,周恩來抽到五號,就用諧言“伍豪”代名。這個代名,周恩來在后來的革命歷程中經(jīng)常使用。
為了擴大覺悟社,周恩來等決定大力發(fā)展會員。但對于發(fā)展會員,要提出具體的資格要求。經(jīng)他們議定,這個資格,主要是:具有改造社會的愿望,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當時,覺悟社中的大多數(shù)成員,雖然有良好的改造社會的愿望和奮斗犧牲的精神,卻沒有斗爭經(jīng)驗,思想上還比較單純幼稚,想法也各不相同,缺乏統(tǒng)一的奮斗目標和途徑。對此,鄧穎超回憶說:
五四運動是思想解放運動。一解放,就像大水奔流。那時是百家爭鳴,各種思潮都有。我們也是受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當時我們的思想還處于啟蒙時期,就是說還不明確,不肯定,思想還在變動著,發(fā)展著。
相比較而言,周恩來顯得與眾不同。他在日本已經(jīng)接觸了馬克思主義,視野比較開闊,改造社會的目標也比較明確。正因為如此,在周恩來實際領導下的覺悟社,也比當時其他的青年社團組織更嚴密,斗爭目標更遠大,活動內容更豐富多彩,提出的口號也更切中時弊。因此,覺悟社成立不久,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毛澤東在1937年回憶自己青年時代的經(jīng)歷時就提到,天津的覺悟社對他也有影響。
請愿被拘
在五四運動大潮中,周恩來也有過一次被拘捕的經(jīng)歷。
1919年11月16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槍殺中國居民的“福州慘案”。福州學生罷課抗議,天津學生也奮起響應。25日,天津學生1000多人游行講演,散發(fā)傳單,聲援福建人民。12月10日,天津中等以上學校組成的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成立,號召抵制日貨。20日,天津各界在南開操場召開十多萬人參加的國民大會,當場燒掉十多卡車日貨。會后游行。27日,天津各界數(shù)萬人在南開操場舉行第二次國民大會,會后游行,高喊“救亡!愛國!犧牲!猛進!”的口號。
在群眾抗議活動規(guī)模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天津警察廳長楊以德決定鎮(zhèn)壓。1920年1月23日,檢查日貨的三個學聯(lián)調查員遭到日本浪人的毒打,各界代表到警察廳請愿又被警察毆打,馬駿等20多名學生還被逮捕。25日,楊以德下令查封了天津各界聯(lián)合會和學生聯(lián)合會,還張貼布告說,天津學聯(lián)等是違法組織,以后再私行結社、搞屋外集合等,一律依法追究,決不姑息。他還下令警察拘捕了一些到商店檢查日貨的學生。楊以德的強硬之舉,把愛國進步學生和反動政府的矛盾推向了極端,也使局勢一下子嚴峻起來。個別學生運動領袖有些退縮了。
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挺身而出,于1月29日出面召集各學校學生五六千人赴直隸省公署請愿。周恩來任總指揮,并且走在隊伍最前邊。到省公署后,周恩來、郭隆真、于方舟、張若茗四人以代表身份,沖破警察攔截,直接闖入省公署。省公署驚慌失措,下令警察將周恩來等四人逮捕。隨后,又下令警察用槍托刺刀打、刺學生,結果,重傷學生50多人。楊以德還親自審問被捕學生。
周恩來被拘后,表現(xiàn)得十分堅強、冷靜。他和被拘難友,在所謂“審訊”面前,義正辭嚴,痛斥楊以德和天津地方反動政府鎮(zhèn)壓愛國學生運動,還多次發(fā)起絕食斗爭。當年和周恩來一起參加斗爭的凌勉之,是在周恩來被拘前檢查日貨時被楊以德關進監(jiān)獄的學生。他后來回憶被拘押學生的斗爭經(jīng)歷時,敘述得既生動形象,又真實可靠。他是這樣回憶的:
為了營救被捕學生,同反動政府斗爭到底,周恩來同志在1920年1月29日領導發(fā)動了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運動。憤怒的群眾高呼口號,包圍了直隸省署衙門,省長曹銳看學生運動來勢洶涌,又有各界愛國人士的支持,內心恐慌,命令衛(wèi)兵緊閉大門,不敢露面。接著,曹銳、楊以德指使大批軍警,對學生進行了血腥鎮(zhèn)壓,并把代表周恩來、郭隆真、于蘭渚等四人非法拘捕。
周恩來同志等人后來被扣押在警察廳,楊以德把我們五個人又轉押到保安隊的一間木棚子似的小屋里,我和一個姓師的同學住在一起,日夜有人看守,不能和其他的人見面。警察廳規(guī)定,早晨9點是上廁所的時間,那個廁所很大,一排有十幾個格,木格的下面是通的,我們就利用上廁所的機會傳遞紙條,互通消息,研究對策。在獄中,周恩來同志領導我們積極開展斗爭,揭露反動派的陰謀詭計,同時還設法和保安隊士兵搞好關系,爭取他們的同情和支持。
1920年春節(jié)時,楊以德召集我們在一起,說:“過年了!我請你們吃餃子!”我們誰也不吃。楊以德說:“現(xiàn)在外邊已安定了,你們在里面好好過年,有什么事,咱們再商量?!碑敃r周恩來同志站起來氣憤地說:“你們這些無恥的軍閥,我們不吃你們的餃子,我們要問我們犯了什么罪?我們是出于愛國行動,日本帝國主義如此侵略欺侮我們,國家要亡了!我們青年學生滿腔熱血要救國家,難道愛國有罪嗎?”問得楊以德無言答對。接著,我們要求審訊,要求大家能見面,要求洗澡。經(jīng)過這次斗爭,我們可以在一起談話、曬太陽和洗澡了。
3月初,外邊學校已經(jīng)開學,周恩來同志提出利用反動派強令復課的機會,向警察當局提出要求審判,要求讀書。楊以德出來說:“念書可以,你們開個書單?!庇谑?,我們每人都開了一個大書單子,楊以德一看就急了,氣勢洶洶地說:“你們是犯了罪的,你們還想在我這開圖書館嗎?”
楊以德對外宣傳我們被捕學生在警廳中備受優(yōu)待,為了揭穿敵人的謊言和反動本質,我們接著又進行了斗爭。春天了,我們還穿著入獄時的棉衣,3月中旬的一天,我們都把棉衣脫了,要求典當,好換單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撕破他們的假面具,讓社會上知道我們的生活真相。楊以德哪敢答應,遂又將我們分別看押,不許見面,我們仍利用上廁所機會,傳遞消息。后來,周恩來同志決定如不答應立即公開審判的要求,就進行絕食。這一要求被楊以德拒絕后絕食斗爭就開始了。我們一口飯也不吃,一口水也不喝。他們一看,一天餓不死;第二天認為不要緊;到了第三天,嘴上都起了泡,在押的全倒下來了。他們一看不得了,害怕出事,忙對我們說:“你們吃飯吧!有問題可以解決。”周恩來說:“我們愛國無罪!我們要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要有愛國權利!你們非法逮捕,我們要求審判,不應長期關押。同意以上要求,就停止絕食,不然一定絕食到底!”楊以德很害怕,這事如鬧大了,國內外都有影響,被迫答應了我們的全部要求,但是他狡猾地不肯簽字,我們堅決要求簽字,最后他派了一個小頭頭簽了字。在取得勝利的情況下,我們才停止絕食。
思想“顫動于獄中”
這次被拘,是周恩來生平第一次被反動政府關進監(jiān)獄,也是他思想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刻。他和當時的愛國進步學生一樣,都在事實面前進行了深入思考,開始了對社會,對人生,對真理的進一步探索和追求。
周恩來和一起被關押的學生商議決定,在監(jiān)獄里,要堅持斗爭,也要堅持學習和鍛煉。他們每天早晨做體操,每天晚上開會討論局勢和學習心得。經(jīng)過周恩來等人的斗爭,監(jiān)獄允許他們可以自由閱讀書報。周恩來不光自己利用這個條件讀了許多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還和馬千里、于方舟3人主辦了監(jiān)獄中的讀書團,介紹各種新思潮。
與讀書團中其他人不同,周恩來在這個學習組織中主要是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必須事先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因此,他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的書籍。當時,周恩來已經(jīng)能夠系統(tǒng)地分幾個部分向難友們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了。
深入、系統(tǒng)地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使他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思想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思想“顫動于獄中”。經(jīng)過深入學習理論,總結斗爭實踐,思考社會問題,周恩來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救中國的良方,中國只有學習俄國,搞社會主義革命,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成為人民民主的國家。這時,周恩來已經(jīng)成為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進步青年了。周恩來后來回憶說:我的革命意識的萌芽,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1920年7月17日,天津地方審判廳以“騷擾罪”判處周恩來有期徒刑兩個月,判定日期恰好和周恩來等人被關押的日期相等。法官宣布,對周恩來等人“期滿釋放”。
出獄后,周恩來繼續(xù)組織覺悟社的活動。此時,由著名學者蔡元培、李石曾在北京發(fā)起的勤工儉學活動,已經(jīng)在國內許多愛國進步學生中掀起熱潮。許多愛國進步學生都想到歐洲去學習,探尋救國真理,周恩來也有這個意愿。社會名流嚴修對周恩來一直十分器重,他向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推薦周恩來赴法勤工儉學,得到了張的支持。在嚴修和張伯苓的支持幫助下,周恩來赴法勤工儉學的經(jīng)費和名額都順利解決了,周恩來成為了南開大學赴法勤工儉學的第一批學生。
1920年11月7日,周恩來在上海登上了法國兩萬噸級的“波爾多斯”號郵船,與197名一同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一起,踏上了前往歐洲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艱辛之路?!?/p>
責任編輯 張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