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英國人怎么這樣用坦克”
二戰(zhàn)時,德軍“海底之狼”潛艇裝備先進,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而赤手空拳的“奧立芙·伯朗基”號英軍補給船仗著領(lǐng)海權(quán)和對皇家海軍威懾力的過份自信,竟和護航的艦隊脫離開來,滿載著數(shù)百噸烈性炸藥、重型炮彈以及數(shù)十輛各型坦克悠然航行在蔚藍的北大西洋上。
生來就是用以攻擊的德國潛艇悄悄潛至補給船右舷,以兩枚魚雷突襲。魚雷正中要害,隨即引爆了補給船上的彈藥,可憐的“奧立莢”整個兒成了只炸個不停的火藥桶。德國人甭提多高興了,他們沒有理由不欣賞這百年不遇的盛景。潛艇欣喜若狂冒出海面,突然,補給船上一輛7噸重的坦克被爆炸沖擊波掀上半空然后跌落下來,不偏不倚正中德軍潛艇。這艘懷揣野心屢建奇功的法西斯?jié)撏П粩r腰劈成兩截,先于英艦栽入海底。一位德軍中尉在被巨浪掀起時慘叫一聲,卻沒忘了發(fā)表他對此事的獨到見解:“天啊,英國人怎么這樣使用坦克!”
魚雷改變主意了
1942年3月的歐洲北海。天氣冷得出奇,“二戰(zhàn)”的戰(zhàn)火卻燒得正旺。這天,英國“特林涅達”號戰(zhàn)艦與一艘從戰(zhàn)場上撤下來的德國驅(qū)逐艦狹路相逢,免不了一番廝殺。德國驅(qū)逐艦很快彈藥耗盡,只好掉頭逃竄。滿腔仇恨的“特林涅達”號殺氣騰騰全速追擊,并將一枚大威力的魚雷送進了魚雷發(fā)射管。
當“特林涅達”號追至距毫無還手之力的德艦尚不足500米時,魚雷噴出了發(fā)射管。如此距離實施魚雷攻擊,無異于槍口抵住腦門執(zhí)行死刑。只見魚雷尾部甩出一道急浪,以45海里時速直撲德艦。德國人頓時呼天喊地亂作一團,有的甚至提前跳海免遭那膽肝俱裂的爆炸。英國人興致勃勃地擁上艦首甲板觀賞德國人的末日瞬間。然而,這時奇跡發(fā)生了——魚雷突然轉(zhuǎn)向,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圓弧。掉過頭熱情洋溢地撲向自己的主人。英國人和德國人都傻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吃驚過?!稗Z”的一聲,“特林涅達”號中部遭受致命重創(chuàng),半小時后沉入海底,可憐的英國人至死都沒弄明白事出何因。
人們推測:如果不是萬能的上帝做了什么手腳的話,就只能是德國人使用了什么過于先進的防衛(wèi)武器。發(fā)明并制造了這些魚雷的軍事科研人員不敢相信是魚雷的舵盤或舵翼凍得變形而導演了這場英國人的悲劇、德國人的喜劇,因為這種可能性小得幾乎不可能。
來不及瞄準
英國梅斯頓博物館保存著一支特殊的步槍。從外表看,這支老式步槍并無什么奇特之處,但它的槍膛里嵌著一枚彈頭,一枚朝向持槍者的子彈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軍士兵南史在一次戰(zhàn)斗中追擊逃亡的德軍下士科涅塞,南史邊追邊不斷地用步槍向德軍下士射擊。當追至倆人相距不到50米遠時,南史再次舉起了槍。德軍下士大概覺得狼狽逃命有失德意志風范,遂氣喘吁吁地收住腳步,回過身慌亂地向法軍士兵放了一槍,他確實來不及瞄準,因為法軍士兵南史同時也把他的胸口收入了步槍瞄準星,準備一槍了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來不及瞄準的一槍打得竟如此神奇——彈頭剛好射人南史的步槍槍口,穿過槍管緊緊地嵌進了槍機內(nèi),而兩人均安然無恙,皆大歡喜。更有趣的是,這本屬德國人的“絕技”卻記人了法國人的槍膛,而槍又被英國人保存了下來,但最先考證并向世人講述這事的竟是兩名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