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的過失中吸取教訓是聰明。從別人的過失中吸取教訓是智慧。
——聰明與智慧的區(qū)別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哈佛圖書館墻上的訓言
排隊最大的欣慰,不是前面的人越來越少,而是后面等的人越來越多。
——別從他人身上找自信
狡詐和聰明的區(qū)別。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道德上。
——同種有別
該說時會說——水平:不該說時不說——聰明:知道何時該說何時不該說——高明。
——說話三要素
辦公室的五要五不要:要愛你的工作;要學會微笑;要善解人意;要有原則;要尊重別人的隱私。不要輕率地表達意見;不要遲到;不要因為個人好惡影響工作:不要與上司發(fā)生沖突:不要太嚴厲。
——多年職場人士認真總結(jié)的職場規(guī)則
名氣就仿佛后腦勺的頭發(fā),本人是看不到的,旁人卻一目了然。
——韓寒說“名氣”
圓滿人格像是一個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個足。對于一個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經(jīng)脈,真是骨骼,這三者共同撐起一個“大寫的人”。
——畫家豐子愷精妙比喻
煩惱像枝條,很難在它們的濃密處發(fā)現(xiàn)快慰的果實。
——與人傾訴煩惱的結(jié)果有兩種:要么排除煩惱,要么增加煩惱
用墨如同處世,可以用濃墨,但不能遲鈍;可以用淡墨,但不能模糊:可以用焦墨,但不能浮躁。所以齊白石說: “人品不高,用墨無法。”
——劉墉《崇高的卑微》
每天想想自己在想什么,忙什么,為了什么,就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最好的方式。
——最簡單高效的養(yǎng)身法
裝傻這事,如果干得好,叫大智若愚。木訥這事,如果干得好,叫內(nèi)斂深沉。
——凡事都要恰到好處
對陌生人太客氣,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人們常犯這種錯誤
靜的人,少言語,舉手投足都是羨。男人靜,必能安邦定國;女人靜,必能宜其室家。我們的社會需要靜。一個靜,便能化掉所有的喧囂與無聊。
——云峰《靜的統(tǒng)幻想》
(蒹葭輯)
編輯 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