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順堯 李云明 朱偉君 顧云琴 方斌善
摘要進行性誘劑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的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98%誘蠅醚每次加藥量為2.0mL/瓶、每隔14d加藥1次、誘捕器掛放高度1.5m左右時,在柑桔園應(yīng)用,可收到良好的誘殺效果。
關(guān)鍵詞性誘劑;柑桔小實蠅;使用技術(shù);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6.6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4-0145-01
柑桔小實蠅屬國內(nèi)重大農(nóng)業(yè)植物有害生物、植物檢疫對象之一。目前溫嶺市普遍采用性誘劑進行田間誘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為了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性誘劑相關(guān)的使用技術(shù),于2008年特設(shè)性誘劑不同用藥量、不同時期加藥方法及誘捕器掛放不同高度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等效果試驗,現(xiàn)將主要結(jié)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與器械
98%誘蠅醚(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廣東昆蟲研究所提供;果蠅誘捕器,柳州雙虹塑料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試驗對象
柑桔小實蠅(雄)成蟲。
1.3作物品種
柑桔早熟(宮川)蜜柑,樹齡6~8年,長勢較好均勻一致。
1.4試驗方法
試驗在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zhèn)士孫村進行。
1.4.1用藥量試驗。設(shè)98%誘蠅醚1.0mL/瓶、1.5mL/瓶、2.0 mL/瓶3個處理,8月18日加藥1次;試驗期為8月18日至9月22日。
1.4.2加藥時期試驗。設(shè)第1次(8月25日)加藥后,隔7d加藥1次(9月1日、9月8日、9月15日共加藥3次)、隔14d(9月8日)加藥1次、隔21d(9月15日)加藥1次3個處理;藥劑均用98%誘蠅醚,每次加藥量2.0mL/瓶;試驗期為8月25日至9月22日。
1.4.3誘捕器掛放不同高度試驗。設(shè)掛放高度1.0m(柑桔樹冠下部)、1.5m(柑桔樹冠中部)、2.0m(柑桔樹冠上部)3個處理;7月7日用98%誘蠅醚第1次加入藥液2mL/瓶后,每隔14d加藥1次,共加2次;試驗期為7月7日至8月11日。
試驗1~3組每處理均按交叉相間方式掛放誘捕器3只,間距15~18m,共計27只。重復(fù)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35m2。
1.5效果考查
試驗于第1次藥后,每隔7d記錄每只誘捕器誘殺柑桔小實蠅(雄)的成蟲數(shù)量。藥量試驗(8月25日、9月1日、9月8日、9月15日、9月22日)連續(xù)記錄5次;加藥時期試驗(9月1日、9月8日、9月15日、9月22日)記錄4次;誘捕器擺放高度試驗(7月14日、7月21日、7月28日、8月4日、8月11日)記錄5次。以每處理間誘殺蟲量比較防治效果。
2結(jié)果與分析
2.1不同用藥量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效果
由表1可知,隨著用藥量增加,性誘劑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數(shù)相應(yīng)提高,且藥效期也較長。從藥后14~35d可以看出,98%誘蠅醚2.0mL/瓶效果顯著好于1.0mL/瓶、1.5 mL/瓶;總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量36只/瓶,分別比1.5mL/瓶(18只/瓶)、1.0mL/瓶(5只/瓶)高出100%、620%。
2.2不同加藥時期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效果
由表2可知,性誘劑98%誘蠅醚2.0mL/瓶,每隔7d加藥1次,于藥后21d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量7只/瓶,效果明顯好于每隔14d(1只/瓶)、21d(1只/瓶)加藥1次;但從總誘殺蟲量結(jié)果看,以每隔14d加藥1次居高,合計誘殺蟲量57只/瓶;其次為隔7d加藥1次,為47只/瓶;隔21d為40只/瓶。
2.3誘捕器掛放不同高度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效果
由表3可知,誘捕器掛放高度以1.5m較好,試驗期35d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量31只/瓶,分別比1.0m(14只/瓶)、2.0m(13只/瓶)高121.4%和138.5%。
3結(jié)論
(1)性誘劑誘殺柑桔小實蠅(雄)成蟲,用藥為98%誘蠅醚時,每次用藥量2.0mL/瓶效果較好,且藥效期較長。
(2)用性誘劑98%誘蠅醚每次加藥2.0mL/瓶誘殺柑桔小實蠅,每次加藥間隔期以15d左右為宜。
(3)由于柑桔小實蠅喜接近柑桔中部(枝、葉旺盛)活動,推廣應(yīng)用時,誘捕器掛放高度以1.5m為宜。
4參考文獻
[1] 高文勝.果園好藥劑——昆蟲性誘劑[J].農(nóng)業(yè)知識,2009(4):52.
[2] 陳鳳英,陳前武,梁聲榮,等.性誘劑和誘捕器誘殺害蟲效果簡報[J].長江蔬菜,2008(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