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是一種大度和寬容,豁達是一種品格和美德,豁達是一種樂觀和豪爽?;磉_是博大的胸懷,是灑脫的態(tài)度,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
豁達的人,能屈能伸,知進知退,經得起挫折失敗。享年101歲的北京大學原校長馬寅初,曾因其“新人口論”獲罪,終被革職。當他的兒子將被革職一事告訴他時,他只是漫不經心地“噢”了一聲。數十年后撥亂反正,仍是他兒子告訴他被平反的喜訊,馬老也只是輕輕地“噢”了一聲,一種榮辱不驚的心態(tài)躍然紙上。
豁達的人,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故能成大事。一次,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家中失盜,被偷去很多東西。他的朋友寫信安慰他。羅斯?;匦耪f:“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痹掠嘘幥鐖A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總是有得有失,既然得失難測,禍福無常,何妨豁達灑脫一些,就像羅斯福那樣。
豁達的人,心胸開闊,處事樂觀,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即使到了山窮水盡處,仍能眺見柳暗花明。改革開放初期曾主政南粵并開啟思想解放閘門的任仲夷,在幾十年革命生涯中,積勞成疾,晚年病魔一個個不可抗拒地襲來,但任老善悟人生,始終保持樂觀幽默的心態(tài),耄耋之后仍不失生命活力。當一目失明,僅另一目可視時,他自嘲“一目了然”。后又一耳失聰,僅一耳可聽時,他自嘲“偏聽不偏信”。因患膽結石而將膽切除時,他自嘲為“我渾身是膽”。胃部患癌,動手術切去大半時,他又自嘲為“我無所畏(胃)懼”。任老享年92歲,這和他晚年對待病魔的豁達心態(tài)不無關系。
自然界博大無邊,人的欲望無止境。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物質利益,勢必會勞神傷身,損害健康。因此,為了健康,我們要學會豁達。
文/李盛仙
梁山伯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