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蘭
[摘要] 本文試對新課程《牛津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作探析,旨在闡述優(yōu)化教學資源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促進作用。有效地組合配置教學資源,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生成,還能夠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下,運用多元化的學習方法,來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情感體驗。注重英語課堂教學,就是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英語思維和豐富的英語語感,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技能。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教學 資源 策略
新課程英語教學認為,借助豐富多彩的語言知識素材進行教學,一方面,能夠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知識視野,幫助他們形成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增強他們學習的激情,促進他們英語知識和技能的生成發(fā)展。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筆者以為,在英語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策略的把握,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知識的內化生成,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
一、圍繞課程文本內容,實行任務型教學
《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在教材編排上具有如下特點:(1)圍繞教學話題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注重對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2)文本內容具有現(xiàn)實的生活性和時代性,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guī)律;(3)體現(xiàn)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通過單元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梳理知識結構;(4)目標的達成性上,讓學生能夠多種學習的途徑和方法。這樣的編排特色,不僅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思想理念,更是體現(xiàn)了以“學生學習發(fā)展需要”的主體教學目標要求。
例如,在9A Unite 4 TV programmers的教學過程中,圍繞“Whats your favourit TV programmers”和“How to watch TV programmers”的教學話題,筆者就運用了“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1)要求學生就TV programmers的發(fā)展情況作一個了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圍繞“The TV programmes on Saturday”,要求學生劃出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要求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合作探究:①Do you like to watch CCTV-5,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it?②If you are a sports fan, which programmes will you watch ?③Which types of TV programmes do you like? Why?④What do you think so The TV programmes on Saturday?(3)鼓勵學生在上述任務完成后,寫出自己對TV programmers的新感受。
二、注重語言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技能
《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要求教師在發(fā)揮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作用基礎上,注重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技能的培養(yǎng),在“Reading”的教學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Integrate skills”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筆者以為,這些技能的培養(yǎng)應該在一定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思維,增強他們的英語語感;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下,增強學習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英語知識和技能的不斷升華提高。
這種注重語言實踐活動的教學,其實就是新課程英語所倡導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這樣的教學模式具有如下的作用:(1)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的環(huán)境氛圍下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能夠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2)促進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能夠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
例如,在8A Unite 4 Wild animals的“Main task A Writing a report”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運用了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包括:(1)要求學生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圍繞“Many wild animals are in danger”進行調研,并進行搜集與此相關的材料;(2)學生閱讀“Report: 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并要求學生劃出自己的不懂之處;(3)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上述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4)要求學生根據(jù)當?shù)氐那闆r,選擇某一類型的動物進行研究,主要包括:①Wha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animals?②What do it have the ability?③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s character?④What do it have some danger?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指引下,不僅增強學習的情感體驗,還能夠提高知識技能水平。
三、運用發(fā)展性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
新課程英語教學在評價方面的重要特征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實際,運用發(fā)展性的、多元化評價方式來隊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這樣綜合性評價方式的運用,一方面,能夠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英語教學的人文性關懷特點,讓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得到充分地滿足;另一方面,學生在這樣的評價方式激勵下,能夠激活自身的英語學習激情,不斷地進行探索實踐,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
這樣的學習評價方式除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外。我們還可通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幫助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的。這樣的評價方式運用,一方面,能夠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這樣的評價方式指引下,發(fā)揮自身英語學習的潛能,滿足他們學習發(fā)展的需要。
總之,新課程英語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還應該依據(jù)文本資源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和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郭躍進.新課程教學法[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
[3]曾葡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4]陳波,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教學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