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媛
最近我發(fā)現(xiàn)校園、社區(qū)、家里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浪費。特別是在學校,浪費的現(xiàn)象真是說不盡呀。
校園里,有一部分同學沒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矗核麄冊诠矌飰焊皇窃谙词郑耆擎音[,手洗干凈后順勢一甩,根本不理會旁邊被甩到水的同學的驚叫。還有的人很有“創(chuàng)意”——用手當勺,接水玩,打起“水仗”。地板濕了,一個個醒目的腳印雜亂無章地“控訴”他們的壞習慣。等到上課鈴聲響起,他們才趕緊向教室奔去,可水龍頭沒關緊,水無可奈何地“傾訴”自己內心的不滿意。要知道,這可是給學校添加了一筆不小的支出啊。
雖然學校已經不止一次廣播提醒同學們著裝要統(tǒng)一,可還有些同學裝“聾子”,一學期勉強穿幾次校服。為什么會這樣?她(他)們可能認為校服展現(xiàn)不了個人特色,所以天天“推陳出新”,變換著花樣打扮自己,以此展示自己的獨特風格。其實,穿上整潔的校服,也別有一番颯爽英姿。
放學回到家里,媽媽精心準備的香噴噴的飯菜早擺在餐桌上。可有些同學接過父母盛給自己的飯,吃了兩三口,發(fā)現(xiàn)不合胃口,就趁爸爸媽媽不注意,悄悄拿去倒了。真是不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呀!
我希望大家照照鏡子,找找自己的不足,爭當校園、家庭和社區(qū)的節(jié)約小明星。
(指導教師鄭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