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如果遇到困難,或者險境,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怎么辦?
有人是這樣諄諄教導(dǎo)我們的——
如果你是個老人,又是單獨出門,不慎在街頭突然重重地摔倒了,怎么辦?你痛苦地躺在地上,呻吟、掙扎、求助,這些都沒用,不會有人敢上前攙扶你的。誰敢保證你不掉頭就一口咬定是攙扶你的人撞倒你,反要人家賠你萬兒八千的啊。這樣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就連法官,有時候也會作出類似的邏輯判斷:沒撞人?那你干嘛扶人家,還送到醫(yī)院???所以,要想獲得圍觀者的幫助,你必須在陷入昏迷之前,拼盡力氣申明在先:“是我自己跌倒的,你們不用擔心,跟你們沒有關(guān)系?!边@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前幾天,南京的一位75歲老漢,在公交車站跌倒后,就是這樣對圍觀的人說的,他因此幸運地獲得了救助。
如果你是個姑娘,單身,夜行。月黑風高,突然,一個黑影躥了過來,手里拿著一把亮晃晃的匕首。劫色、奪財、害命,都有可能。這時候,你一定又驚,又慌,又怕,于是,拼命呼救。附近就是居民區(qū),你的尖利的呼叫聲,一定會驚動他們,你知道,只要有人跑過來,或者哪怕打開門窗張望一下,心虛的歹徒就會嚇得落荒而逃的。問題是,聽見你的呼救聲后,會有人打開家門嗎?會有人趕過來嗎?這就要看你怎么呼救了。我的一位警官朋友,他傳授給我們的呼救經(jīng)驗是:這時候,千萬千萬別喊“救命”,而應(yīng)該高聲喊“救火”。一聲“救命”,會將亮著的窗戶都喊熄滅了;而一聲“救火”,則讓所有的人都提著褲子跑了出來,于是,歹徒倉皇逃跑。
事情也并不完全如此。如果你是一個鄉(xiāng)下老太太,正在茅草屋里做飯,煤爐子的火苗突然竄了出來,失火了,怎么辦?社會學家告訴我們,這時候應(yīng)該大喊“救命”,而不是“救火”,因為“救命”會將鄉(xiāng)鄰們很快召來,而“救火”卻會讓大家首先想到自己家的茅草房。
如果你出門在外,被人偷了,搶了,騙了,因而身無分文,連回家的路費、打個電話、喝口水的錢,都沒有了,你顯然需要獲得幫助,可是,千萬不要跟別人說,你是被偷了,搶了,騙了……這樣的街頭小騙術(shù)太多太多,多到不會再有一個人相信,你是真的被偷了,搶了,騙了。所以,哪怕你只想獲得一枚硬幣去給家人打個求助電話,也需要講究一點策略,也許,直截了當厚著臉皮伸出手乞討,比你說的什么話都可信……
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沒有遇到過困難和險境;誰也不敢說,自己從來就不需要獲得別人的幫助,可是,如果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是依靠“智慧”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這樣的“幫助”,會不會讓我們心酸、心痛、心寒?
“是我自己跌倒的”,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我一定要寫一張這樣的紙條,放在胸口的口袋里,我怕我跌倒之后,沒有力氣再說出這句話。我還要在背后寫上一句:“互相信任,互相攙扶,我們才能都站起來?!薄?/p>
張海燕摘自《渤海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