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潮
摘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從經濟增長的動力、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手段、干預的效率及經濟對政府的反作用來分析和比較,從而希望對建立我國政府與經濟關系的最佳定位點有所裨益。
關鍵詞:政府 經濟 增長動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不可能完全脫離政府單純地發(fā)揮作用。本文將從經濟增長的動力、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手段、干預的效率及經濟對政府的反作用來分析和比較這兩種關系,進而結合我國現(xiàn)實,找到我國政府與經濟關系的最佳定位,并就我國政府與經濟關系的轉變提出幾點建議。
1.經濟的增長動力
在分離型和交叉型關系中,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是不同的。在分離型關系中,經濟和政府是自成體系的,各自內部都有一整套完善的機制維持著自身的正常運行,相互之間影響不大。因此,在這種關系中,經濟是靠自身內部所有的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推動自身的不斷前進和發(fā)展,其原動力來自市場本身。并且,由于沒有外部的太多干擾,市場機制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市場循著一個良性的軌道不斷向前發(fā)展。
而在交叉型關系中,政府和經濟混為一團,看似政府和經濟血脈相連,而實際上里面充滿著混亂與無序,其中隱含著許多深層次的矛盾,為了維持經濟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這種關系中的政府必定是強勢的,在強勢政府下的經濟必定成為政府的一個附屬,市場機制的作用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制約和替代,導致經濟對市場機制缺乏敏感,反而對政府的一舉一動反應靈敏,因而在這種關系中,經濟的原動力不是市場機制而是政府。這種情況會導致經濟對政府的嚴重依賴,不利于經濟自身免疫風險能力的加強。
2.政府對經濟干預的手段
在分離型和交叉型關系中,政府對經濟干預的手段和方法的重點是有所不同的。在市場機制失靈的情況下,在分離型關系中政府更多的使用行政的、計劃的手段對經濟進行干預,而交叉型關系中政府則更多的使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進行經濟調控。
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兩者都偏好與使用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對經濟施加影響,但最后的選擇卻不同,這是由兩者政府與經濟關系的內部結構所決定的。在分離型關系中,由于政府和經濟都自成體系,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小,不會直接的發(fā)生劇烈的相互作用,所以更多的是通過一定的媒介傳遞自身的變化,間接對另一方發(fā)生影響,激活經濟自身的免疫能力——市場機制,進而克服市場失靈,使經濟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這種媒介就是法律和經濟政策。而在交叉型關系中,由于強勢政府的存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市場本身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弱,因此在市場失靈時,只能通過政府的直接干預來獲得恢復。
比較兩種干預手段,如果把市場失靈比做感冒,那么分離型關系中經濟只需要服些感冒藥即可,而交叉型經濟就必須動手術才能痊愈。很顯然,分離型關系中政府對經濟干預的交易成本更低。
3.政府對經濟干預的效率
屬于分離型關系的社會是一種法制社會,法律是聯(lián)系政府和經濟的基本紐帶。在市場失靈時,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或政策來影響經濟時,其制定出來的政策有可能很有效,但同樣也有可能是無效的,甚至是對經濟有害的。即使是政府在此時也失靈(政府制定的政策無效),也不會使經濟進一步惡化,因為經濟與政府相互獨立,經濟對政府的政策也具有選擇性和選擇的時間性,經濟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會自發(fā)的排斥無效的政策,進而依靠自身的力量獲得恢復。因此,這種經濟一般不會大起大落,發(fā)展比較平穩(wěn)。
屬于交叉型關系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治社會,政府在經濟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在市場失靈時,拯救經濟的重任毫無疑問的要由政府承擔,政府在制定政策、法令時,政策無效的可能性更大。當然,如果決策正確,由于政府和經濟相互交叉,那么這種決策效率會很高,而且執(zhí)行的速度比較快,經濟可能在短期內恢復并快速發(fā)展;但如果此時政府也失靈,那么這種錯誤決策的蔓延速度也比較快,加之這種經濟的自身抗風險能力差,會給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這種經濟一般發(fā)展不平穩(wěn),容易大起大落。
4.經濟對政府的反作用
在現(xiàn)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對經濟的影響顯然是巨大的,同時經濟的發(fā)展也在悄然影響著政府。在分離型關系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經濟和政府將更加涇渭分明,政府在管理經濟的同時,經濟本身對政府的監(jiān)督將更加嚴格和完善,并使政府隨著經濟的變革不斷完善自身的職能,符合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而在交叉型關系中,盡管經濟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和政府愈加融合,經濟和政府的界限更加不明顯,經濟依然是政府的一個附屬,所以經濟的變革不足以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并且,由于經濟對政府的監(jiān)督力和約束力不強,政府的公權可能會被一些人濫用,導致貪污腐敗現(xiàn)象加劇,使經濟發(fā)展的好處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
5.幾點政策建議
從以上分析比較中可以看出,分離型的經濟和政府關系是要優(yōu)于交叉型關系的。我國現(xiàn)在處于市場經濟的初期,政府和經濟的關系還處于交叉型,應定位好政府與經濟的關系,從交叉型關系逐步向分離型過度,分清政府與經濟的界限。但這種過度要經歷一個漫長過程,并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下面我將就此談幾點淺見:
5.1完善市場機制
完善的市場機制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也是建立分離型關系進而讓政府與經濟相分離的基本前提。
5.2加強經濟抵御風險能力
建立完善的金融體系、貨幣體系、打造民族企業(yè)航母、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進而增強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是我國實現(xiàn)經濟與政府分離的重要保障。
5.3完善法律體系
在分離型關系中,法律是政府和經濟相互聯(lián)系的基礎和紐帶,是政府和經濟實現(xiàn)良性互動的保障,同時也是維護市場秩序的根本。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有利于完善市場機制、規(guī)范市場行為、促使市場機制充分發(fā)揮資源配置基礎作用,進而使經濟形成一個依靠自身機制而獨立運行的整體。而在交叉型關系中,正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政府使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干預經濟的效果不佳,轉而不得不使用行政手段調控,這使的經濟無法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運行。
5.4建立公權監(jiān)督體系
建立完善的公權監(jiān)督體系,加強經濟對政府的約束能力,是實現(xiàn)市場機制真正發(fā)揮作用,促進政府與經濟相分離的又一保障。
5.5促進政企分離
政企分離是我國政府與經濟相分離進而由交叉型關系向分離型關系轉變的重要一步?!?/p>
參考文獻:
[1] 杜人淮:《論政府與市場關系及其作用邊界 》.《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