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雪彬
猶豫在心頭縈繞,我究竟該不該進去?
那分分秒秒的努力在一瞬間化為烏有,我心中滿是困惑。是我的能力太差?還是我不夠投入?還是我的學(xué)習(xí)方法不夠科學(xué)?
門內(nèi)是溫馨的家,家里有慈祥的父母,還有那一張張曾讓父母驕傲的獎狀。誰能想到,令他們驕傲的女兒此時此刻站在家門口,卻喪失了跨進這道門的勇氣。
微風(fēng)吹拂,霧靄籠罩著村莊,我的視線模糊了。耳邊響起了父母那悠長的呼喚:“雪兒,該回家吃飯了!”每當(dāng)這時,我總是又唱又跳地跑回家。我坐在飯桌前,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那香噴噴的饅頭;但往往招來媽媽的訓(xùn)斥,只能嘟著嘴乖乖去洗手,眼睛卻始終盯著那饅頭不放。爸爸在一邊早已笑開了花。我喜歡看爸爸笑的樣子,于是變著法兒地逗爸爸開心。當(dāng)然最讓爸爸開心的還是我用滿是泥巴的手拿出的一張獎狀或一張100分的試卷。爸爸總會戴上眼鏡,瞇著眼睛看上半天。我用兒時的快樂和自信收獲了父母的微笑。
現(xiàn)在,爸媽當(dāng)然不知道我回來了。如果知道,他們早就用那悠長的聲音來呼喚我了。可我還能像以前那樣高興地回家嗎?我用什么來換取爸爸爽朗的笑聲呢?
站在門口的我,仍然感受到微風(fēng)的輕撫,卻少了一份溫馨,平添了些許寒意。我一直篤信“一分耕耘,一分 收獲”,一直努力踐行著“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的道理。在別人奮筆疾書時,我也在埋頭苦干;在別人瀟灑玩耍時,我仍對書本戀戀不舍。我總以為笨鳥先飛,就能邁向成功。但那些獎狀早已定格在過去的記憶中,那些自信也消失在了往昔的歲月中。
我隱隱地聽到媽媽說:“雪兒,快回來了吧?”
媽媽,其實您的女兒早已回來,就站在門口,可我少帶了一件您最想要的禮物。不是您沒有給我錢,而是我沒有找到賣那個東西的地方。
爸爸說:“女兒長大了,也很少見她笑了,我很擔(dān)心!”
爸爸,其實女兒沒有變,女兒只是為了維護您心中的優(yōu)秀的“我”而奮斗著,即使心中的負擔(dān)有千斤重,“我”仍毫不猶豫地扛在肩上一路走下來。
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可我還能扛多久呢?我真的很累,好想坦然地走進家門,然后卸下重擔(dān),一身輕松地重溫過去的溫馨和美好。
“卸下一身重擔(dān)?!焙檬煜さ脑捳Z,是老師講過的話嗎?
是呀,我背負的實在太多了,總是將失敗積攢在心中,總是將父母的厚望攬在肩上,為自己編織一個個牢籠。枷鎖緊扣,怎能在書海里縱情遨游;畫地為牢,怎能于考場上叱咤風(fēng)云呢!
嘴角上揚,笑容綻放,微風(fēng)宜人。在這一瞬間,我掙脫了滿是陰霾的心靈的束縛。
我推開家門,笑著對滿臉驚奇的父母說:“爸、媽,我回來了!”
點評
文章緊扣題目,圍繞站在家門口的心理變化過程組織材料,“門內(nèi)”是期盼,是溫馨;“門外”是迷惘,是失落,而內(nèi)心的那道心靈之門“門內(nèi)”是受到極度心理壓力而抑郁的“我”,“門外”是卸下重負輕松面對失敗的“我”;雙線交織,最終卸下重負,作者走進了輕松幸福之門。
【指導(dǎo)并置評:柳長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