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賽
“媽媽,你回來咯!”
“小新,跟你說多少遍了,應(yīng)該說我回來了!”
“哦,差不多啦!”
“……”
關(guān)于《蠟筆小新》,你一定能比我說出更多的經(jīng)典對白。這個雙葉幼稚園向日葵班的濃眉毛男孩每次出場,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墒墙衲昵锾?愛耍小聰明、崇拜動感超人的小新,卻永遠停留在了5歲,再也長不大了(漫畫作者臼井儀人先生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意外中過世了)。
在中國,蠟筆小新從一開始就飽受爭議,但是大家仍然喜歡這個愛搗蛋的小孩。因為小新,和柯南、鳴人,櫻木花道、汽車人、哆啦A夢、孫悟空、路飛們一起,就像從小陪我們一起長大的伙伴,曾經(jīng)帶給我們無數(shù)歡笑與淚水,也給過我們很多夢想的空間。我們的書上貼著他們的貼紙,抽屜里可能還放著他們的模型玩具……
動漫,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永遠的美妙回憶。
有一種快樂,來自動畫
記得差不多剛上小學的時候吧,特迷戀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我常想,如果我有個小頭爸爸就好了。我崇拜小頭爸爸,羨慕大頭兒子。曾經(jīng)在一段時間中,我給老爸取了個外號“小頭爸爸”,也給自己取了第一個外號“大頭”。我還“命令”老爸老媽只許叫我“大頭”,而我喊爸爸就只喊“小頭爸爸”。每次被我這么嗲聲嗲氣地叫,老爸老媽也只好“笑而不語”!
(東陽吳寧一中應(yīng)卉卉)
大概讀幼兒園的時候,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爸爸給我買了一套《貓和老鼠》的光盤。從此我便開始跟這對天生的冤家對頭結(jié)緣了。到后來,我甚至能清楚地記得每一集都放了些什么。一遍又一遍,就是看不厭。結(jié)果是,我產(chǎn)生了思維定勢:貓永遠贏不了老鼠。為了驗證它,我甚至把我養(yǎng)的一只小倉鼠拿出去和野貓搏斗。結(jié)果可想而知,可憐了我那嬌小玲瓏、可人可愛的小倉鼠了。罪過罪過——
(東陽吳寧一中陳凱昕)
那些不堪回首的看《神奇寶貝》的歲月啊。記得某年某月某日吧,見奶奶家后院種的一棵蘭花,我便大喊:“呀!走路草!”順勢把蘭花拔了出來,結(jié)果被奶奶一陣痛罵。心情極度郁悶地走著,看到路邊有賣棉花糖的,我沖過去,興奮地大喊:“老板!來一個胖丁!呃不!棉花糖?!笨吹嚼习搴蜕砼灶櫩腕@訝的表情,我只好嘿嘿傻笑,剩下的只有驚慌失措地逃跑。哈哈——
(東陽吳寧一中婁靜)
記得2歲時,有一回無意間按了遙控板的一個鍵,電視上便出現(xiàn)了四個可愛的小精靈——《天線寶寶》。從那天起,我就迷上了它。每天準時坐在電視前,興奮地拍著小手,對著電視機嘰嘰咕咕說一大堆誰也聽不懂的話,爸媽就在旁邊笑。那時,我的愿望,就是能嘗一嘗寶寶奶昔的味道,感受一下在肚子上裝著“小電視”的快感,能和小伙伴們手拉手,躺在草坪上曬著太陽……小時候看動畫片是最幸福的事兒。
(東陽吳寧一中徐伊潔)
有一種懷念,來自漫畫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小時候看漫畫是培養(yǎng)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另一途徑(至今我都覺得這些漫畫對我的人生影響巨大)。當年我們都會有意識地省下零食錢,只為能買一本那一塊九毛的《七龍珠》。放學路上看,吃飯時看,看的不過是那本在班里經(jīng)過無數(shù)人的手,翻得早就破舊無比的《七龍珠》。貝吉塔、小悟空、孫悟空、變成超級賽亞人的孫悟空……真的很懷念啊。
(鄭一凡大四學生)
《灌籃高手》,它似乎不是一部漫畫,而是我們的生活。我時常會有錯覺,以為自己一直就是湘北高中的學生。沒有《灌籃高手》,我很可能不會在大學里輕松地把籃球課PASS掉,三步上籃、運球往返跑、零度投籃,完美命中……當漫畫中兩頁的跨幅畫面記錄下來的櫻木和流川的擊掌,讓我忍不住流淚。那比任何一場現(xiàn)實中的比賽都讓我動容。 (ai03大二學生)
現(xiàn)在,每當我看到天邊的北斗星座,都不禁會想起那部著名漫畫《北斗神拳》。這部漫畫給我的感動我一直難以忘懷。盡管因為很多原因,只是零零散散看了一部分,還都是跟同學借的,但因為這部作品,我的確一度產(chǎn)生過獨闖天涯的沖動,當然現(xiàn)在明白那只是少年的幻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尤莉雅”。
(永遠的健大四學生)
高三的許多個夜晚,考前痛苦的煎熬,每當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總是會想起路飛有點神經(jīng)質(zhì)但卻無比堅定的表情,還有他義無反顧的決心——“我一定要成為海賊王!”所以不管學習上有多艱難,內(nèi)心有多痛苦,我總會在心里一遍一遍默念倔強的歌詞——“我和我最后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也不能絕望!”
(fantine大一學生)
是啊,動漫早已在我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無論是小時候看動畫片、小人書,抑或稍微長大一點看漫畫書,這些記憶都成了成長路上美麗的風景。
在做本期專題之前,我們專門做過一個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所有同學中,喜歡看動漫的比率高達 46.4%,而其中又以日本動漫最受歡迎,甚至有超過40%的同學曾把某位動漫人物當成自己的偶像。
喜歡動漫的N個理由
理由很簡單,動漫讓我們有做“白日夢”的機會。比方說哆啦A夢,在它的口袋里有許許多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法寶。每當大雄有麻煩時,都能派上用場。有幾次我還哭鬧著要媽媽給我去找一只哆啦A夢來,結(jié)果當然只能被我媽打屁股。雖然,動畫片里的超能力之類只是虛構(gòu)的,但至少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
(東陽吳寧一中應(yīng)卉卉)
記得以前看日本戰(zhàn)國時期背景的漫畫作品,談及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等歷史人物時,我就買了日本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書來看。后來還一發(fā)不可收地買了很多有關(guān)忍者的書。從動畫片里,我對日本的和歌、花道、茶道、俳句等各種文化形式都產(chǎn)生了興趣……很難說是因為動漫愛上這些,還是因為本身就喜歡這些而愛上動漫。
(杭州卡卡西)
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我們的想象力。特別懷念小時候看的《圣斗士星矢》,黃金十二宮、雅典娜……宮崎駿的東西也很棒,《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里千奇百怪的飛行器、魔法……真是有創(chuàng)意!
(杭州QQ)
看動漫輕松嘛。不像看書,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電視劇有時太嚴肅,演員的演技也有高低,如果演得不好,我們就不愛看。動漫沒有這些限制,簡單,輕松,快樂。反正我從能自己走路的時候(聽我媽媽說的)起就愛上了動畫片,最愛看的是《貓和老鼠》。
(杭州采荷中學 張潔靈)
看動漫還能鍛煉智商,嘿嘿?!睹麄商娇履稀肺叶甲分戳撕脦啄炅?雖然現(xiàn)在的劇情是越來越“小白”,基本上隨著情節(jié)推移,就能猜到大概是怎么回事了,但還是覺得很好。里面的推理過程,包括那種偵探片氛圍的營造,都太棒了。
(杭州采荷中學傅玉欣)
好的動漫作品其實都是有內(nèi)涵的。比如說《灌籃高手》,里面的故事讓人感覺很真實,特別是一些情感的沖突,櫻木花道跟流川楓整天互相奚落,但是在心底其實都是很尊重對方的。故事盡管是虛構(gòu)的,卻能折射真實的生活,給我們啟示。很多人覺得純搞笑的《蠟筆小新》,其實背后也反映了很多社會現(xiàn)實。
(杭州采荷中學傅玉欣)
是啊,《蠟筆小新》本來就是給大人看的。我覺得日本動漫跟文化結(jié)合得很好,善于吸收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文化。中國的古典小說、圍棋、廚藝,歐洲的神話、傳說等,經(jīng)常都會被日本漫畫家很巧妙地利用,融入到作品里,這樣就很有可看性,還能使讀者增長知識。
(杭州采荷中學何嘉麗)
同學們都在看,所以,你要是不看就沒有話題好講了!比方說某人講到某部片子,你要是沒看過,就會覺得自己太out了,回家趕緊補上。動漫簡直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通行證!
(杭州豆豆 )
經(jīng)典動漫作品
在我們的調(diào)查中,大家還推薦了各種題材的經(jīng)典作品,基本上是最近比較火的,你都看過其中的哪些?
青春題材——《TOUCH》《H2》《永不妥協(xié)》
運動題材——《網(wǎng)球王子》
校園題材——《櫻蘭高校男公關(guān)部》《SA特優(yōu)生》
魔幻題材——《十二國記》《彩云國物語》
冒險題材——《數(shù)碼暴龍》
友情題材——《犬夜叉》《翼》《光速跑者21號》
熱血少年題材——《死神》《犬夜叉》
《新撰組異聞錄》《火影忍者》《機動戰(zhàn)士高達》
關(guān)于夢想——《海賊王》
關(guān)于人性——《怪物》《死亡筆記》《叛逆的魯魯修》
推理類——《名偵探柯南》
加油,中國動漫!
新中國成立以后,動畫片(或者叫做美術(shù)片)曾一度是我們的驕傲。上世紀60年代的《大鬧天宮》就是當時的經(jīng)典之作。那時候還沒有“電腦”這回事,制片廠的20多個工人靠著手里的一支筆,自力更生,用了兩年時間繪制完成了7萬多張原畫、動畫,這還不包括后期的剪輯加工,整部影片制作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當然,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動畫片都是電腦制作而成的,流水線作業(yè)大大減輕了人們的負擔,一部半小時的片子只需要1個月就能完成。
《大鬧天宮》這部傾注了前輩無數(shù)心血的作品一出來就震驚了世界,無論是人物造型、人物動作、腳本,還是配音、配樂,與現(xiàn)在最優(yōu)秀的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這部制作于1961年的作品在1978年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年度杰出電影獎。
其實,像《大鬧天宮》一樣,我國曾獲國際大獎的優(yōu)秀動畫作品還真不少呢!
《神筆》1955年
意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小蝌蚪找媽媽》1961年
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榮譽獎
《牧笛》1963年
丹麥第三屆歐登塞童話電影節(jié)金質(zhì)獎
《哪吒鬧?!?979年
1983年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jié)特別獎
《三個和尚》1980年
第三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銀熊獎
《鹿鈴》1982年
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鷸蚌相爭》1983年
第十三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jié)銀熊獎
《山水情》1988年
第十屆蒙特利爾電影節(jié)最佳短片獎
遺憾的是,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最后的輝煌過后,我們的動漫就漸漸走向了平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們特別希望在電視屏幕上看中國自己的動漫,可我們的大多數(shù)作品總感覺不成熟。很多搞動漫的人急功近利,這些人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功力不夠,有的人畫出了很不錯的作品,但很難使之變成動畫片。我們重視的是動畫而不是漫畫,與日本正好相反。
(杭州卡卡西)
感覺我們的動畫片是把很多東西硬塞給觀眾,而不是讓觀眾自己去體會?!霸⒔逃跇贰毕敕ê芎?可是絕大多數(shù)人看動畫片就是為了快樂,當然,如果動畫片有一些啟迪意義更好,但也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啊。前兩天我嘗試著看《虹貓藍兔七俠傳》,看人物造型還蠻可愛的,有點少年闖江湖的意思??墒强戳藥准?實在看不下去了,前后劇情雷同的太多,很多地方很牽強,沒意思。
(杭州采荷中學傅玉欣)
我覺得很多大人還是太低估我們的分辨能力了,總把我們當小孩子看待,好多片子都太幼稚。
(杭州采荷中學何嘉麗)
其實我們的要求也不高啦,最近頻頻在熒屏亮相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就很不錯啊。人物可愛,情節(jié)也蠻搞笑的。我很想變成美羊羊,擁有美麗可愛的外表。我還想變成暖羊羊,有著一副好脾氣和超好的人緣……真的,沒必要搞得太復雜。
(東陽吳寧一中應(yīng)卉卉)
除了《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兩年出來的《麥兜》《秦時明月》等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很有意思??赡苄『⒆觽兙褪窍矚g這種吧,造型可愛,有自己的風格,看的時候哈哈大笑,看過之后也能被感動。所以說,我們不是不會做動漫,是起步太晚,而且也丟掉了本來的動畫風格。一定要加油,當然,我們也會繼續(xù)支持。
(金華汪洋)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超過15%的同學表示將來希望從事跟動漫有關(guān)的職業(yè),有不少還加入了學校動漫社團,學著寫劇本、畫漫畫……雖然,中國的動漫產(chǎn)業(yè)現(xiàn)在還處在低谷,但只要大家“不拋棄,不放棄”,并愿意為此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相信動漫的明天一定會格外美好。
嗯,加油吧,各位!加油吧,中國動漫!
歷史的腳步走到今天,我們已經(jīng)用不著每天守在電視機前,跟家人搶遙控器來收看動畫片了,動漫網(wǎng)站、論壇、動漫節(jié)、cosplay、漫畫書和雜志、插畫、玩具、動漫游戲、動漫電影……各種選擇多到讓動漫迷們無所適從,甚至感覺大腦的“內(nèi)存”都不夠用了。
2009年,我們在銀幕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精彩的動漫電影,OK,理理思路,一起來做個“年終大盤點”——
最具里程碑意義特別獎:《喜羊羊與灰太狼》
年初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最大的意義可能是重新激發(fā)了我們對國產(chǎn)動漫的信心吧,原來,我們的動畫片也可以做得這么好玩,大人孩子都喜歡。
最佳視覺效果:《變形金剛2》
從上海到埃及金字塔,驚天動地的爆炸、火力十足的攻擊、撕心裂肺的尖叫、不惜成本的特效、目不暇接的動作場面,42款“新金剛”粉墨登場……“暈了,真的。這電影實在太炫啦!眼睛都快跟不上!”這是很多人走出電影院時說的第一句話。
最受歡迎3D影片:《飛屋環(huán)游記》
終于,迪斯尼給咱送來了第一部不叫“總動員”的片子。除了這是第一部需要在3D影院收看的片子之外,影片其實承載了更多深刻的內(nèi)涵??吹臅r候,你的眼眶濕了沒?
最佳懷舊影片:《鐵臂阿童木》
10月份,相信很多同學都去電影院里看了由中、美、日共同制作的充滿懷舊色彩的片子。這可是“阿童木”這一經(jīng)典漫畫形象自1952年誕生起,第一次化身3D形象飛身登上大銀幕。不過,感觸最深的應(yīng)該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為阿童木基本上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童年記憶。
最佳中文配音影片:《冰川時代3》
去電影院看過此片的同學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咱自己的配音也可以很棒的?!吧匣乜赐曜冃谓饎?我就在影院門口學著擎天柱的聲音說‘中國沒有聲優(yōu),看完這部影片,我覺得希望還是有的。”某網(wǎng)友的語錄。
最可愛動物造型影片:《豚鼠特工隊》
沒什么理由,就是可愛啦!當一只只肉嘟嘟的小豚鼠裝扮得正兒八經(jīng)在銀幕上出現(xiàn)時,想不笑都難啊。
最溫情影片獎:《麥兜響當當》
“人生并不總是幼稚園武術(shù)冠軍、連鎖經(jīng)營發(fā)大財、國際超級影星、紅地毯、成績單的A或者媒體頭條。有一些東西可能更真實,或者,更真誠一點,比如我們世界里的媽媽做的雞、念念叨叨中的西瓜和蛋撻,還有,一個又一個的雞肉大包?!敝?0后作家張佳瑋同學是這么總結(jié)的。
再過幾天,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們都又要長一歲啦。一年又一年,有動漫陪伴,我們才不覺得孤單。曾經(jīng),看動畫片是我們放學以后的消遣,也是小伙伴之間聊天的話題,后來,我們還從中汲取知識,獲得力量,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和幸福。
慢慢地,我們長大了,而關(guān)于動漫的那些事兒,卻永遠留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