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詠
去美國考察數(shù)日,身處異國,不禁有種思鄉(xiāng)之情。好友湯姆遜便提議帶我們?nèi)ブ胁宛^,這樣也可以在美國感受一下中國的飲食氛圍。
在華人集中的馬里蘭州羅克韋爾鎮(zhèn)、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費厄費克斯郡等地的唐人街。我看到了大量的中餐館,這些中餐館里,從臺灣小吃、香港早茶、湖南剁椒魚頭、南京紅燒獅子頭、蘭州拉面、四川麻婆豆腐,到福建海鮮、廣東潮州燕翅鮮鮑等應有盡有。儼然是把中國的美食搬到了美國。
湯姆遜帶著我們?nèi)チ穗x華盛頓特區(qū)一河之隔的漢宮大酒樓,可容納200人就餐的樓面,硬是被擠得座無虛席,門口還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饑腸轆轆的時候,誰能不急啊?可為了能吃到中餐,還是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等候著。我原來以為,來這里就餐的應是中國人,可是放眼望去,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人遠遠超過了我們這些黑眼睛黃皮膚的華人。如此看來,美國的中餐館,并不是專為中國人而開設的。
我問湯姆遜,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美國人也來這里就餐呢?湯姆遜告訴我說,現(xiàn)在,中國在美國的名氣很大,中餐的東方文化氣氛令美國人感到好奇。中餐講究原汁原味原形,不破壞食物原來的自然形態(tài),口味自然新鮮,葷素搭配的比例合理,不像美國食品工業(yè)化傾向明顯,肉食偏多,導致肥胖癥流行;還有就是中餐講求大家合餐,那種聚餐的氛圍讓人十分溫馨。
聽了湯姆遜的分析,我覺得很有道理。不過,在我們驅(qū)車一路走來的途中,我也感到費解,在美國各地看到很多中餐館都被捂得嚴嚴實實的,有些飯館甚王沒有對外的玻璃窗。隨行的一位紐約朋友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慮,他說,這是個風水問題,這些中餐館捂得嚴嚴實實的,或者沒有對外的玻璃窗是為了不讓財氣外流。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說法,看來、這次美國之行,這次唐人街就餐還真讓我長了見識。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