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2008年11月26日,制作“百富榜”的胡潤在杭州做演講,我為他當嘉賓主持。2008百富榜剛剛公布了1個多月,而名列前兩位的首富和二富竟全數陷入了劫難,國美黃光裕被北京警方刑拘,而杜雙華的日照鋼鐵則面臨裁員和被強行收購的困境。這顯然是一個讓胡潤感到十分意外和尷尬的事情。
一直到現在,有關兩人的傳言還在四處暗飛,塵埃落定的時刻還未來臨。我想說的是,即便黃光裕真的出事了,我愿國美是另一個創(chuàng)維;即便杜雙華面臨絕境,我愿日照不是另一個鐵本。
目前,關于黃光裕的傳聞終于得到北京警方的確認,而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傳聞殺人”的效應已經呈現,國美電器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從4港元多一路跌到1港元多,公司內外更是人心惶惶。作為中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國美有1300個門店,擁有員工30萬人,年銷售額近1000億元,上游供貨工廠超過千家,一旦因黃案崩盤,是一個不堪設想的局面,特別是在當今的大蕭條時期。在所有的傳言中,黃光裕所涉的“股票內線交易”或“行賄官員”等罪名都是他個人行為,因此,如何在黃與國美之間筑一道“隔火墻”,既考驗著國美決策層的智慧,也是輿論和政府所應當有所思考的地方。把黃光裕“切割”出來,力保國美的穩(wěn)定,是中國商業(yè)界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方式。在過去的這些年里,因創(chuàng)業(yè)者丑聞而導致企業(yè)敗局的景象屢屢出現,其對社會造成的動蕩和浪費讓人惋惜。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外,是創(chuàng)維案,2006年7月,創(chuàng)維創(chuàng)始人黃宏生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等四項罪名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訴,并被法院判刑入獄6年,而創(chuàng)維的品牌和市場運營卻迄今未倒,甚至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這也許是中國商業(yè)成熟的某種標志。如果黃光裕真的出事,我愿國美是另一個創(chuàng)維。
杜如華則是另外一個故事。在成為百富榜上的“探花”之前,杜和他的日照鋼鐵并不為公眾所知,報道顯示,到2008年5月底,日照鋼鐵產量達到444.6萬噸,完成產值189.4億元,實現利稅5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58.3%、268.1%和162.9%。很顯然,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企業(yè)。進入夏季之后,隨著國內外經濟驟然走冷,鋼鐵業(yè)也遭遇寒流,而日照鋼鐵面臨的困境則可謂“天災人禍”一時雙至,9月份虧損4億元,10月份預虧接近6億元。深究原因,除了宏觀環(huán)境的變化外,一個更重要而敏感的原因是,國有的山東鋼鐵試圖將日照鋼鐵“重組并購”。
來自官方的資料顯示,按照山東省政府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快鋼鐵工業(yè)結構調整的意見》,日照大型鋼鐵基地將成為山東鋼鐵工業(yè)區(qū)域布局調整的重點。按照上述“意見”,日照鋼鐵將成為國營山東鋼鐵的一部分。日照之所以被看中,除了有很好的制造和盈利能力外,還因為它擁有條件優(yōu)越的日照港,其海岸線具備30萬噸級泊位的條件, 近幾年杜雙華的大部分利潤投到了港口和船隊建設上。據稱投資已達14.164億美元,購買了3艘礦船,并在國內大連、上海船廠、韓國東方船廠等購買了12條礦船。把私營的日照并入國營的山東鋼鐵,如果采取的是市場化的策略倒也無可厚非,而人們看到的事實卻是另外一個景象,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近來,當地銀行齊刷刷不再對日照鋼鐵提供更大貸款。日照鋼鐵如果遇到困難,這將是重要原因?!?008年的日照鋼鐵讓人聯想起2004年的鐵本鋼鐵,在當年,政府以整頓鋼鐵領域里的投資過熱為理由,對民營鋼鐵企業(yè)進行整肅,鐵本創(chuàng)辦人戴國芳被捕,鐵本被迫停產,迄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意義上的結論——有關細節(jié),我都記錄在《大敗局2》之中。在整頓“鋼鐵投資過熱”之前,全國年產1000萬噸的鋼廠有兩家,整頓完成后,則陡增到了8家,其中7家為國營公司,其整治目的,昭然若揭。4年之后,日照如果再陷“鐵本邏輯”,不知讓后人寫史至此,該如何落筆。
首富與二富的劫難,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民營企業(yè)的“共同劫難”,其內因與外因,個人因素與宏觀邏輯,都值得深刻的反省。過去十年間,每一次的宏觀調控都是民營企業(yè)的“雪崩之年”,1998年那次,倒掉了三株、巨人、秦池、南德和亞細亞等,2004年那次,倒掉了德隆、順馳、托普、科龍和鐵本等,這一次,先是倒掉了大量的中小外貿企業(yè),現在劫難已悚然降臨到大型民企。歷史一再輪回,令人黯然無言。(編輯/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