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紅
在我的記憶中,學生時代的我是很喜歡歷史課的,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歷史老師卻寥寥無幾。我所喜歡的兩位歷史老師,他們的共同點是所上的歷史課都非?;?,具有激情,深受學生喜歡,至今回想起來都讓我激動不已。因此,我永遠底記住了這兩位老師。也因為他們,讓我更加喜歡歷史。今天,當我也作為一位歷史老師站在講臺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為一位讓學生永遠記住的歷史老師,讓學生因為我而喜歡歷史、喜歡歷史課呢?
我發(fā)現(xiàn)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一是歷史的過去性;二是在中學歷史的教科書中,對歷史人物都做了結論,于是那種以教師、課本、學科體系為中心,以積累知識、發(fā)展記憶和掌握已有的結論為目標的傳統(tǒng)歷史課堂教學就應運而生了。站在中學歷史課堂上,讓我深刻地感到悲哀的是學生喜歡歷史,卻不喜歡歷史課;喜歡歷史課外書籍,卻不喜歡歷史課本。中學歷史課難教,已成了一個不爭的現(xiàn)實。要成為讓學生喜歡的歷史老師,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忽視了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動的人,把學生當成了盛知識的容器去填充,而沒有讓自己充當引燃物,點燃火焰,結果灌得自己連同課堂在學生面前面目可憎,學生則因消化不良而萎靡不振。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情,但不是死的,歷史這個詞語本來的意思是探索,因而歷史是活的,是活動著的昨天。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造條件,激活歷史,讓學生走進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體驗那扣人心弦的動人歷程,總結歷史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歷史思維能力,并將其內化于自己的實踐活動中,這才是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正因為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選擇了用激情去點燃我的歷史課堂,與我的學生在激情的課堂氛圍中達到共鳴和心靈的碰撞,力爭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永遠被記住的歷史老師。
精心挑選課堂語言,用富有激情的語言來渲染課堂
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語言表達有時能夠讓學生如癡如醉,因此教師要做到用激情點燃課堂,遣詞造句要富有激情,語調要抑揚頓挫;同時要善于抓住時機,在適當?shù)臅r機“煽風點火”,達到渲染課堂氛圍的效果。學生的心會緊隨著教師的語氣、用詞而變得此起彼伏,洶涌澎湃,因此教師要精心挑選課堂語言。所以在授課時我注意優(yōu)化自己的語言,用自己激情的語言點燃學生的激情,實現(xiàn)學生心靈的共鳴。
比如在解決“南昌起義歷史意義”這個問題時,我就發(fā)揮了課堂語言的“煽動性”作用。我在總結時說:“南昌起義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展史上是一個閃光的標志。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告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繼續(xù)堅持革命的堅定決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革命武裝斗爭的旗幟,是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斗爭的開始?!睂W生聽完這一段小結,他們的心里是火熱的。
通過挑選激情的語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效果也非常明顯。再比如讓學生深刻體會鄧世昌的精神,在進行總結時我這樣說:“在鄧世昌身上,呈現(xiàn)出的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鄧世昌在他短暫的人生中,用盡身心,飽蘸濃墨,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這個字,越到后來越能呈現(xiàn)出一種光芒,是一種為華夏兒女指路的光芒,是一種在世人面前呈現(xiàn)中華兒女高大形象的光芒?!甭犕晡业脑捳Z,學生深刻感受到鄧世昌英勇獻身的精神。
以情激情,激活課堂
教師的激情具有主動性,是一種關愛學生的熱情。要激起學生的興奮情緒并使其產生持久、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本身就要具有興奮情緒,充滿激情地進行工作,才能吸引學生、激勵學生、和學生進行互動性的交流,使之得到一種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我記得自己喜歡的歷史老師,當課講到激動時,他是熱淚盈眶的,一動也不動地站在講臺上,那就如一尊豐碑屹立于我的腦海中,多年過去了,我依然無法忘懷。我知道那是老師用激情澆灌課堂的結果,是老師對歷史滿腔熱情、對教育事業(yè)全身心投入的忘我體現(xiàn),也是老師對多災多難的祖國熱愛之情的深深詮釋。正是由于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歷史,喜歡上了歷史課。所以我今天更加地體會到,作為教師擁有強烈的激情能夠達到以情激情,渲染課堂的教育目標。教師的激情能讓學生感到輕松,拉近彼此的距離,產生自然而然的師生互動,使教學輕松愉快地進行。
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我與初一(5)班的關系就能充分體現(xiàn)出這一點:以情激情,激活課堂。原來這個班是不喜歡歷史課的,無論怎么精心去準備,課堂氛圍總是死氣沉沉的。開始我經常責備不積極互動的學生,但沒有什么改變。后來我改變了做法,在課堂、課后都經常去關心他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用鼓動性的語言對他們說:“只要你們努力,你們一定會進步的!”同時用激情去感染他們,每一堂課,不管有多少學生聽課,我依然激情進發(fā),慢慢地,受我的激情感染、吸引的學生越來越多,后來他們逐漸喜歡上了我的課。我在這個班的歷史課也是越上越輕松,越上越愉快。激情成為改變師生關系的催化劑。
配以音樂、影片、圖片,烘托氛圍,點燃課堂
用激情點燃課堂,配以相應的音樂、圖片資料、影視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這是以直觀的視覺、聽覺沖擊學生的心靈,達到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特別是一首好的背景音樂,它能成為課堂的靈魂,成為點燃激情課堂的一顆火星。
譬如在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課前播放悲傷的音樂《和平頌》節(jié)選和Flash——點燃燭光(配以文字:不能遺忘,中華民族的一段血淚史!每一朵燭光代表一個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同胞!),音樂渲染了氛圍,把師生帶到了那段血淚的歷史背景中。此時不用任何的語言,學生已經被這樣的視覺、聽覺效果深深地震撼了。課堂伴著音樂《和平頌》的播放,使課堂被沉痛的氛圍包圍著,而每個人都沉浸在這沉痛中。每個人都強烈地感受到:侵略者是何等的殘忍,那30多萬中國亡靈是多么無辜,不能讓悲劇重演,多災多難的祖國必須要強大!這首背景音樂,配得恰如其分,它就是課堂的靈魂,烘托了課堂氛圍,點燃了課堂的火把。
整合教材,優(yōu)化教學流程,激活歷史課堂
初中歷史教材側重講述重大歷史事件,學生總覺得教材過于簡單、枯燥。而教師要點燃激情歷史課堂,就不能照本宣科,我們要教給學生有生命的歷史,讓歷史課堂活起來。作為老師,就要整合教材,優(yōu)化教學流程,從而使歷史課堂充滿著生命和激情。因此每一課我都精心設計,以課標為依托,以自己獨特的角度理解課標和解讀教材,整合教材。設計好每一課,優(yōu)化教學流程。
我深刻地體會到,課堂上我已不是在簡單地灌輸歷史知識,而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著對祖國深深的愛,這種愛是潛移默化的。我此時理解了我的老師,為什么每當他講述這段屈辱的歷史時,總是熱淚盈眶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崩蠋煹膼凼巧畛恋?,他把這深沉的愛傳達給了我,我把它傳達給了我的學生。
所以整合教材,優(yōu)化教學流程,能激活歷史課堂,把它變成有生命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有激情的引發(fā),有生命對生命的呼喚,有人性對人性的交流理解,師生在這理解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適當調整“引燃物”
要點燃歷史堂課,需要適當?shù)摹耙嘉铩?。但是這個引燃物有時與教師的設計和預想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教師抓住時機,適當調整。
因為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需要用我們的熱情和生命去擁抱。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對象是一群充滿著生機活力的生命主體。正處于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正需要我們在課堂中充滿激情,為此,我才做了這樣的選擇。我每次都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在用激情點燃學生心靈的同時,我的心也是益滿著激情。在激情中與我的學生心靈碰撞,在彼此心靈的碰撞中我們共同燃燒那段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