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所謂“北洋三杰”,是指清末民初北洋軍事集團中的骨干分子馮國璋、段祺瑞和王士珍。他們?nèi)硕际窃绖P的心腹干將,尤其是馮國璋。1911年“辛亥革命”鎮(zhèn)壓武昌革命黨人起義,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前線總指揮。馮身先士卒攻入武昌,揚了北洋的軍威,為袁世凱爭了名聲。大功告成后,馮被調(diào)回北京,配合袁世凱逼宮。1912年1月,南方革命黨與北洋軍閥達成協(xié)議,由馮國璋率領(lǐng)北方軍界60名將領(lǐng)通電全國,要求改變國體,實行共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走投無路,只好宣布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告終。馮此舉為袁世凱撈取了重要的政治資本,孫中山將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tǒng)職位讓給袁世凱后,南北統(tǒng)一,產(chǎn)生全國統(tǒng)一的中華民國。
1913年初,袁世凱攫取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職位后,由同盟會改組的國民黨在正式國會中贏得勝利,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準備組織內(nèi)閣。厲行獨裁的袁世凱為阻止國民黨執(zhí)政,派人找殺手,于3月20日晚在上海滬寧車站暗殺宋教仁。革命黨人迅速協(xié)助租界當局捕獲兇手,宋案真相大白,國民黨理事長孫中山與黃興起兵討袁,在南京發(fā)動了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
但是,由于孫中山的革命實力不足,國民黨軍事領(lǐng)袖黃興又遲疑不決,主張以法律解決,孫中山的革命動員受到挫折,“二次革命”失敗。此役,馮國璋奉袁世凱的命令攻占了南京,為鞏固袁世凱的大總統(tǒng)權(quán)力掃除了最大的障礙。袁世凱為了穩(wěn)定東南,就讓馮國璋擔任江蘇督軍,坐鎮(zhèn)南京。
馮國璋雖是袁世凱的心腹干將,但到1915年袁世凱登基當皇帝的時候,受共和思想影響的馮國璋卻與袁世凱分道揚鑣,成為北洋軍閥中反對推行帝制的主要人物。
1915年元旦,袁世凱的跛腳兒子袁克定在南京湯山宴請有“神筆”之譽的維新派領(lǐng)袖梁啟超,還請了楊度作陪。宴席上,袁克定列舉了共和體制的很多缺點,問梁啟超怎么看。梁啟超表面上以自己只研究“政體”不研究“國體”為由搪塞過去,但心里卻在打鼓:袁克定為什么講這些呢?
梁回廣東省親的時候,特意繞道去南京見了馮國璋,問袁世凱到底有何居心,是不是要實行帝制?馮國璋說不知道。但這個問題很重要,馮決定親自北上見袁,問個明白。
馮國璋一到北京,袁世凱的另一心腹段芝貴馬上來看望他。寒暄幾句后,段芝貴說:“我們北洋將領(lǐng)推你作代表,進勸總統(tǒng)實行帝制,登基做皇帝。”馮國璋大驚,但沒有表態(tài)。段芝貴又說,全國的師長、旅長都向大總統(tǒng)勸進呢。
原來,馮國璋進京前,各地的軍界要人都一一被召入京,袁世凱一一詢問過他們是共和好還是帝制好?但他們的回答外人不得而知。
馮國璋這次進京,先后3次“覲見”袁世凱,前兩次一提到國體,袁世凱總是把話題岔開。6月2日,馮國璋第3次見袁世凱時,心想要是再不把話說穿,這趟北京就白來了。他了解袁世凱的為人,必須試探著來。寒暄幾句后,便以匯報和請示的口氣說:“外面盛傳大總統(tǒng)想改共和為帝制,不知是否真的?若真有此打算,請大總統(tǒng)早點指示,我們好在地方準備準備?。 ?/p>
袁世凱沒有吭聲。其實,他從孫中山手中奪取臨時大總統(tǒng)位子的時候,就想換掉共和這塊招牌,實行帝制。只是由于那時北洋的軍事勢力沒有深入到南方各省,南方的民意還摸不透,北洋軍人內(nèi)部也沒有推行帝制的思想準備,才緩了下來。
現(xiàn)在,他已一統(tǒng)天下,南方的國民黨已不在話下,手下個別將領(lǐng)想不通只要稍加防范,也鬧不起來。因此,他放心大膽地授意身邊的幾個文人和一些二三流軍人去推行帝制,而有意把馮國璋和段祺瑞放在一邊。因為他們羽翼早已豐滿,身居高位,握有重兵,坐鎮(zhèn)一方,若再讓他們來張羅帝制,獲取政治資本,勢力就更大了,待他袁某百年之后,江山恐怕不姓袁而姓馮或者姓段了。所以,他一直把馮國璋蒙在鼓里。
即使馮國璋追到家里來問,袁世凱還是滴水不漏。他看了看馮國璋,欠了欠身子說:“華甫(馮國璋字),你我在一起多年,你是知道我的。我想外面盛傳謠言,不外乎是兩種原因:第一,許多人,包括很多的文化人都說我國幾千年都是皇帝當家,突然改為共和,多數(shù)人不習慣,這無非是要我多負一點責任。第二,新約憲法規(guī)定,大總統(tǒng)有頒賞爵位的權(quán)利,有人認為這是為改革國體作準備;還有的人說,滿、蒙、回族可以授爵,漢族中那些有功于國家的國民難道就沒有授爵的權(quán)利嗎?這些恐怕都是社會上有些人說出來的。不管它,不管它!”
馮國璋細心地聽著,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袁世凱為了表示與馮國璋親密無間,進一步“推心置腹”地說:“你我都是自己人,不妨把話挑明了說。我如今與皇帝有何不同?在有些人看來,當皇帝不就是為了子孫后代嗎?我的大兒子是個殘廢人,老二又一心想做名士,老三不懂得政治和權(quán)力是啥東西,其余的都還年少,能擔負得起管理國家大事的責任嗎?再說帝王家庭有幾個不是爭權(quán)奪利互相殘殺的?為子孫著想也不能……”
馮國璋見他如此坦誠,不好再問,便來了個迂回戰(zhàn)術(shù):“是呀,是呀,江南傳言極盛,他們都不了解大總統(tǒng)為國為民的宏圖大愿。不過,到了中國強大起來的那一天,全國百姓一致?lián)泶鞯臅r候,大總統(tǒng)再謙讓,恐怕也是推辭不掉的啊!”
袁世凱見馮國璋緊追不舍,臉色一沉,故意拍著桌子大聲說:“那就太不像話了,太不像話了!華甫,他們逼我啊,我躲了!我有一個孩子在倫敦求學,我已經(jīng)要他在那里購置了一點薄產(chǎn)。假若再有人來逼我,我就去異國他鄉(xiāng)養(yǎng)老,再不問國事,再不問國事!”
馮國璋信以為真,很快轉(zhuǎn)告了梁啟超,梁啟超也以為袁世凱不至于倒退到再當皇帝的地步。
但是,沒過多久,袁的喉舌《亞細亞日報》發(fā)表了袁世凱的憲法顧問向古德諾的文章《共和與君主論》,公然鼓吹君主制。袁世凱支持楊度搞起了“籌一國安治會”,以研究所謂國體的學術(shù)團體的名義,公然發(fā)表了《君憲救國》,鼓吹恢復帝制,然后宣布“籌安會”正式成立。
這一下,全國上下一片嘩然。馮國璋更是認為袁世凱愚弄了他,氣憤地對親信們說:“我跟老頭子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扶他當總統(tǒng),作元首。他倒好,還是要當他的皇帝,傳子不傳賢,甚至連一句真話都不說,處處提防著我……”
但是,不管馮國璋如何氣憤,袁世凱推行帝制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北洋將領(lǐng)中最積極的是段芝貴?!盎I安會”一成立,他就聯(lián)絡會中的梁士詒、朱啟鈐等人,密電各省主管軍事的將軍和巡按使,督促他們明確表態(tài)。不久就收到了19位將軍表示贊成帝制,擁護袁世凱當皇帝的回電,可這19人中卻沒有馮國璋的名字。
段芝貴正要致電馮國璋問個究竟時,袁世凱政府決定政策的機構(gòu)政事堂收到了馮國璋、江蘇巡按使齊耀珠等人的聯(lián)名電報。電報對推行帝制沒有表示贊成也沒有表示反對,只是對“籌安會”和段芝貴等人的做法提出異議,說改變國體這種大事應該由國務卿定稿領(lǐng)銜,提交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公議,以示公正。
這份電報大大出乎袁世凱和謀士們的意料,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問題會出在馮國璋的身上。有的便主張把馮國璋抓起來,給點厲害看看。老奸巨猾的袁世凱卻說,馮國璋身后有人,不僅不能動,還要采取寬容的策略。
于是,袁世凱馬上宣布改變國體要征求多數(shù)國民的公意,同時派心腹阮忠樞去南京游說馮國璋。阮忠樞是以袁世凱代表的身份去南京的,馮國璋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阮忠樞卻卑躬意謙,只是反復強調(diào)北洋的團結(jié)是國家的大事,是根本的根本,絲毫沒有強求他公開表示贊成帝制,但希望他不要正面出來反對。
馮國璋知道帝制已經(jīng)搞得差不多了,硬頂也不管用,應付了阮忠樞幾句,便給袁世凱拍了個電報,含含糊糊地建議大總統(tǒng):“俯同民好,早定大計,而奠久安長治之基?!?/p>
1915年12月11日,袁世凱操縱的參政院通過了所謂的“擁戴書”。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北京城里張燈結(jié)彩,大搞慶典。袁世凱在居紅堂接受百官朝賀,演出了登基當皇帝的丑劇,定年號為“洪憲”,定都北京。
袁世凱始終沒有忘記馮國璋,一登基就任命他為參謀總長。馮國璋卻借口身體不好,告假休養(yǎng),推而不就。
“洪憲皇帝”袁世凱又以開國皇帝之尊,按公、侯、伯、子、男等級分封爵位,論功行賞,封馮國璋為一等公爵。
袁世凱對馮國璋一面封官晉爵,一面卻派蔣行雁、阮忠樞分別以調(diào)查防務和探病為由,帶著“官醫(yī)”前往南京,還指示“官醫(yī)”要留在南京“駐署診視”,實際上是把馮嚴密地監(jiān)視起來。
馮國璋將計就計,來了個假戲真做。那天,蔣行雁代袁世凱來探視他時,他失聲痛哭地說:“我跟大總統(tǒng)一輩子,把自己的一切主張都扔到一邊,聽他的,為什么洪憲皇帝偏偏不把我當自己人,處處都防著我。時至今日,我還是以皇上的主意為主意……”
蔣行雁微微點頭,不置可否。馮國璋嘴上還跟著袁世凱,實際上他與反袁的勢力早已聯(lián)系上了。1915年11月,他派人去上海請國民黨人李根源來南京商討時局。接著,又秘密捎信給梁啟超,希望云南盡快起事,并表示愿意共同逼袁放棄帝制。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宣布云南獨立,討袁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了。袁世凱命令馮國璋出任征滇軍總司令,馮國璋還是推說身體不好,推辭不干,一邊暗中與各省通氣,兩次會見云南派來的代表李宗黃。第一次馮國璋說:“請轉(zhuǎn)告唐督軍,最低限度,我這邊決不會去跟護國軍打仗的?!钡诙斡执饝巳龡l:第一,立即復電唐繼堯,說馮國璋贊同推翻帝制,恢復共和;第二,他負責保持長江中、下游各部絕對中立,拒絕執(zhí)行袁世凱任何增援四川、云南的命令;第三,必要時,他將聯(lián)絡長江各部發(fā)表通電,請袁世凱取消帝制。
次年3月10日,馮國璋公開向報界宣布身體康復,即日起銷假視事。過去,他還顧及袁世凱的一點面子,秘密地與各省的軍事首腦聯(lián)系,現(xiàn)在公開往來,亮出“擁護共和”的旗幟。這當然又給時局增加了幾分緊張的氣氛。
3月15日,陸榮廷響應云南蔡鍔、唐繼堯,宣布廣西獨立,參加護國軍的行列。反袁的聲勢大增,社會輿論一致譴責他封建復辟。北洋軍事集團中的一些將領(lǐng)坐不住了,他們?yōu)榱藢ふ艺纬雎罚娂娤蝰T國璋靠攏。一時之間,馮國璋成為袁世凱和護國軍兩大陣營以外第三勢力的核心人物了。
四川省督軍陳茝派胡公鄂秘密來南京求見馮國璋,說:“陳茝將軍對時局的態(tài)度安全聽從將軍的,如果馮將軍同意四川獨立,叫我這里給他發(fā)個密電,他就宣布獨立?!瘪T國璋知道陳茝是袁世凱心腹中的心腹,也摸不清胡公鄂的真實來意,只哼哼哈哈地應付了一下。胡公鄂沒有提出什么要求就留在了南京。
后來,馮國璋見他既不是來搞情報也不是當說客的,就放心了。一天下午,他對胡公鄂說:“老頭子看錯了人,好人他信不過。手下那些都是狐群狗黨。老頭子完啰!我也痛心,有啥辦法呢!”最后,馮國璋表示支持四川獨立,說:“你的電報呢?拿來我照發(fā)好了。”
陳茝得到馮國璋的支持,很快與云南護國軍第一軍總指揮蔡鍔實行了局部停火,進行和談,后來又宣布四川獨立,脫離北京政府。這樣一來,等于挖了袁家的祖墳。
此時,馮國璋與袁世凱已經(jīng)情盡義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領(lǐng)和他個人關(guān)系比較好的江西的李純、浙江的朱瑞、山東的靳云鵬、湖南的湯蓀銘5位將軍聯(lián)合發(fā)出要求袁世凱“取消帝制,懲辦禍首”的電報。
這一行動強烈地震動了袁世凱,他覺得情況變了,人心變了,他視為心腹的人相繼宣布獨立,現(xiàn)在又有馮國璋等5人的聯(lián)名電報,好像一顆顆重磅炸彈在他身邊炸開。他失魂落魄地說:“完了,一切都完了!昨天晚上我看見一顆大星從天上掉下來,這是我見到的第二次。第一次是李鴻章死了,這一次也許輪到我了!”
袁世凱在四面楚歌、眾叛親離的形勢下,不得不采納馮國璋等5位將領(lǐng)的建議,取消了帝制,于1916年3月23日正式廢除“洪憲”年號,恢復共和,恢復公元年歷。
做了83天皇帝夢的袁世凱連氣帶急,于1916年6月6日一命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