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節(jié)制行為的終結
美國《時代》(4月6日)
進入大衰退已經一年有余的美國,仍然沒有經濟見底的跡象。美國人不應該傻坐著捏緊錢包,而應該痛定思痛改變生活:要學會精打細算而不是盲目投機;要更多地向二戰(zhàn)時期“最偉大的一代”學習,不再效仿自我放縱的“嬰兒潮”一代;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扎實前行。
奧巴馬錯了
美國《新聞周刊》(4月6日)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爾·克魯格曼已成為奧巴馬政府面對的最嚴厲的自由派批評家,他嚴重質疑白宮的金融救市計劃,認為政府應該全盤接管金融系統(tǒng)。也許這一想法忽視了美國龐大的經濟規(guī)模和聯(lián)邦政府人力不足的現實,但他其他的想法,即使白宮官員私下里也承認有六成對的可能。
學習困境下的處世之道
英國《經濟學家》(3月28日)
大選期間,一直有人質疑奧巴馬行政經驗嚴重欠缺。盡管他就任后在外交上有起色,但在國內事務上卻是表現平平,讓支持者們感到失望。為什么擁有大多數選民支持,民主黨也擁有參眾兩院多數席位優(yōu)勢,而奧巴馬仍然政績不佳?原因有二。首先,奧巴馬在處理經濟問題時無法專心致志和快速行動,國會的拖延和干預讓他的刺激計劃遲遲無法通過,甚至財政部重要官員的任命到崗仍遠未完成;第二,奧巴馬未處理好和國會兩黨的關系。盡管他號稱作為中間派要建立一個跨黨派政府,但他在游說經濟刺激計劃時并沒有努力爭取共和黨的支持,對于民主黨的為所欲為又百般容忍。他應該明白,自己還有很長路要走,應該學習如何在困難形勢中考慮各方利益。G20峰會即將召開,如何攜手各國堅定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將是奧巴馬的最重要任務。
小澤之后是鳩山?
日本《要素》月刊(2009年4月)
“在我40年政治生涯中,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泵裰鼽h黨魁小澤一郎經常這么說。那就是:“政治要靠力量,力量來自議席,議席來自金錢,只有金錢才是政治”。不顧一切地追求金錢,讓小澤在東京都內有了豪宅,在各地都有著公寓或者是別墅。自從第一秘書被捕后,他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德國《明鏡》周刊(3月30日)
金融危機蔓延全球,面對非同尋常的困境,各國政府紛紛采取非同尋常的措施,竭盡全力試圖克服危機。雖然諸多舉措已得到實施,但危機不見底,效果未顯現。人們不禁要問,政治家和學者能否有效應對當前的經濟挑戰(zhàn)?能夠在可預見的將來促使經濟恢復,從而避免世界經濟末日的來臨嗎?
拉瑪·亞德事件
法國《新觀察家》(3月26日)
法國外交與人權事務國務秘書拉瑪·亞德,這個32歲的女人兩年前還不為人知,她是如何迅速攀登至名聲的頂端?她生于塞內加爾,但她首先把自己當作一個法國人,尤其是當她在國外代表法國之時。不過她一直遺憾沒有把故國作為第二國籍。繼司法部長達蒂之后,這個女閣員也將被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