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平 楊玉珍
單純性支氣管結核是指胸片、胸部CT無活動結核病灶的氣管或大支氣管結核,其早期診斷十分困難,尤其是痰結核桿菌陰性者。支氣管結核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氣管、支氣管則會發(fā)生瘢痕性狹窄,使遠端肺部反復感染、肺不張或肺段毀損等不可逆行改變,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自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TBLB)診斷和治療的42例痰結核桿菌陰性的單純性支氣管結核效果滿意,現將臨床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大慶市人民醫(yī)院共收治42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齡18~68歲,平均(37.9±5.4)歲。病程為3W~2年,平均病程12.5W;其中支氣管擴張15例、肺不張6例、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5例、支氣管哮喘2例、變異性哮喘11例、高度疑診肺癌3例。
1.2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刺激性咳嗽,并伴有間斷低熱、盜汗、肺部局限性干濕啰音。
1.3 方法 所有病例應用日本產OLYMPUS-1T30型纖維支氣管鏡行氣管支氣管活檢、刷檢和支氣管肺泡灌洗后檢查確診。確診后病例隨機分治療組(21例)和對照組(21例)。兩組年齡、性別和病變均具有可比性。治療組:常規(guī)抗結核化療(2SHRZ或E/4HRE)外,每周1~2次對病變部位行支氣管沖洗,對壞死組織鉗夾清除,同時通過纖支鏡予INH0.2+丁胺卡那0.2+利福平0.15病灶部位灌注保留。對照組:常規(guī)抗結核化療,治療兩個月為一觀察療程,治療后一年內定期復查追蹤。復發(fā)標準:經治療后病變再度惡化,并向瘢痕狹窄發(fā)展,管腔狹窄加重內徑小于原2/3。
1.4 影像學表現 X線胸片及胸部CT掃描顯示肺紋理增強15例、局限性肺氣腫2例、支氣管擴張征象5例、肺不張3例、阻塞性肺炎5例、胸片無明顯異常12例。
1.5 實驗室檢查 PPD試驗強陽性3例、弱陽性14例,陰性10例,結核抗體陽性4例,痰結核菌涂片陰性8例,氣道高反應性陽性3例,血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
2 結果
2.1 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下表現 病變形態(tài):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19例、其中伴有黏膜下出血點2例、伴有散在乳白色片狀干酪分泌物覆蓋9例、伴有內血跡2例、伴局部黏膜顏色相近的多個粟粒樣小結節(jié)5例、管腔狹窄6例、腔內息肉樣新生物2例,纖支鏡下見氣管黏膜多呈多形態(tài)改變。黏膜正常2例。病變部位:右上葉11例、右下葉10例,左上葉8例、左下葉7例,右中葉和右上葉同時受累2例、多處受累2例。
2.2 實驗室檢查 42例患者均經纖支鏡毛刷檢查,脫落細胞陰性率100%,結核桿菌31例陽性(73.8%),陰性11例(15%);病理檢查呈結核性肉芽腫改變6例、慢性炎癥11例、壞死組織及大量淋巴細胞及纖維細胞2例。
2.3 治療結果 治療組病例經8~16次(平均12次)局部治療,病情較對照組明顯好轉。觀察療程結素后治療組氣促癥狀明顯改善,咳嗽癥狀減輕,遠期療效也差異顯著。治療組經纖支鏡治療期間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3 討論
單純性支氣管結核是發(fā)生于氣管和支氣管黏膜或黏膜下層的結核病,而實際上支氣管結核并不局限在支氣管黏膜層,其黏膜下層、肌層以至支氣管軟骨均可受累,最后導致管腔嚴重狹窄、閉塞和阻塞性肺不張[1]。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與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等疾病相類似,X線胸片及胸部CT常無異常改變,單純性支氣管結核鏡下特點為黏膜充血水腫、白色膠質狀的肉芽組局部黏膜顏色相近的多個粟粒樣小結節(jié)、糜爛潰瘍、出血、息肉樣增生及支氣管狹窄等,其中多病灶損害多見,并多為炎癥非特異性征象,需結合黏膜刷檢、灌洗液涂片查結核桿菌及組織活檢來提高支氣管結核的診斷[2]。因TBLB對痰菌陰性的支氣管結核而言是唯一準確的特異檢查方法,它有助于了解支氣管內膜病變情況并根據損害情況來選擇介入治療手段,以獲更好效果。支氣管結核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其診斷難、延誤治療,支氣管多發(fā)生不可逆性器質損害,對患者的預后產生嚴重影響[3]。通過TBLB進行局部病灶的清理及抗結核藥物灌注保留可取得更好的療效,因此對有可疑者應盡快行纖支鏡檢查,盡可能進行活檢、病理學、細胞學、細菌學檢查,避免誤診,達到早診早治,可以提高支氣管結核的治愈和好轉率,盡可能減少支氣管結核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
參考文獻
[1] 熊宇.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氣管支氣管結核的診斷價值.中國醫(yī)刊,2003,38(1):31-32.
[2] 劉長庭,張金川.現代纖維支氣管鏡診斷治療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5:124.
[3] 彭衛(wèi)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編結核病學.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5,2:84.
[4] 王建屏,王麗英.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肺結核診斷的價值.中國內鏡雜志,2006,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