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萍
許多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緩慢,不僅僅是觀察、立意、組織表達能力的缺失,還在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筆者認為,良好的寫作習慣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先列提綱的習慣。許多學生總是在沒有提綱的情況下提起筆來就寫,想一點寫一點,寫不了幾句就寫不下去
了。寫作時沒有提綱就像建樓房沒有設計圖一樣,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寫出來的作文會出現(xiàn)中心不明確,表達很凌亂等毛病。提綱是寫作的向?qū)В梢詭椭髡呃砬逅悸?。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列提綱和修改提綱的習慣,指導學生在正式寫作前先寫提綱,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然后再動筆。
二、打草稿的習慣。根據(jù)許多教師的反映,學生寫作文不打草稿的現(xiàn)象也較為普遍,這是極不嚴肅的寫作態(tài)度。不打草稿的作文往往沒有修改的機會。列好提綱只是構(gòu)思好了文章的框架,但是在內(nèi)容表達的過程中又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寫錯別字、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重點不突出等。如果沒機會修改,就很難提高文章的質(zhì)量。寫作時先打草稿就好像參加了“保險”,為進一步的修改留下了余地。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要求學生都準備一個專用的草稿本。平時注意訓練學生的書寫速度,允許學生起草時字可以寫得差一些,但必須自己能認清,謄抄的時候就要做到字跡工整。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先打草稿的習慣,寫出來的文章表達流暢,條理清晰。
三、自改作文的習慣。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大文豪魯迅提倡多修改,他提出文章寫好后,至少改兩遍,把用錯的詞、句和無用的話全部刪去。可是有些學生卻不善于修改,基本上把草稿抄一遍完事。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完成了寫的任務就可以了,修改是老師的事,所以寫完之后也懶得再看一眼,這樣顯然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初學寫作者,一定要學會自己修改,作文寫出后,運用換詞、換句、調(diào)段、增刪等方法,直接在草稿上修改,修改的過程是對文章去蕪取菁的過程。教師在寫作指導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要求學生在修改時做到以下幾點:1.檢查文章是否切題;2.檢查條理是否清晰;3.檢查語句是否通順;3.檢查是否有錯別字;5.檢查重點是否突出;6.檢查標點是否正確。然后,再把修改后的文章工整地謄抄在作文本上,久而久之,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四、認真書寫的習慣。只要翻開學生的作文本,我們就不難看到,有些學生寫的作文不但語言枯澀,不忍卒讀,而且字寫得很不工整。許多字不成形,東倒西歪,文面也不干凈,涂涂畫畫,真是不堪入目。這和老師沒有引導學生認識認真書寫的重要性有很大的關系。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考試時有的學生雖然作文寫得較好,但因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改卷老師沒耐心看完,隨便給個分數(shù)。多少影響了考試成績。因此,我們在指導寫作時,要特別強調(diào)學生把字寫好的重要性,要求他們做到把字寫得端正、美觀,在謄抄時必須做到文字規(guī)范、正確、一絲不茍,力求文面干凈。教育學生把字寫工整就好像人的衣著整潔、作風嚴謹一樣,良好的書寫習慣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學生認真、嚴肅的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認識到書寫正確規(guī)范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個方面,從而使學生自覺主動、有意識地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專心寫作的習慣。有不少學生在構(gòu)思寫作時不能做到聚精會神,全神貫注,而是東張西望,或互相小聲說話,總是進入不了寫作的最佳狀態(tài),這就從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作文的質(zhì)量。由于精力分散,結(jié)果靈感不興、思路不暢、寫寫涂涂,造成“難產(chǎn)”,這顯然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專心寫作、心不外馳,能排除雜念,有利于產(chǎn)生靈感和開拓思路。教師在指導寫作時要求學生做到耐心、專心,聚思凝神,學會進入角色。遇到不會寫的字自己查字典或用拼音代替,以免中斷自己的思路又干擾了別人。實踐證明,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專心寫作的良好習慣,學生的思維就比往?;钴S,能很好地挖掘自己的寫作潛力,有的還做到超常發(fā)揮。
總之,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學生通往寫作成功之路的重要基礎,能使學生終生受益,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這種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提高。◆(作者單位:江西省峽江縣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