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梅
最近送走了女兒,接回了母親,便突然多了許多反省人生的機會。
母親已健忘到了無法生活自理的年紀,剛好女兒出嫁了,騰出了房間,于是接她來同住。
麻煩日子從此開始了。
她已成了“無齒之徒”。所有吃的都要切得很碎很碎,煮得很爛很爛。吃魚得先去骨。她還很挑食。每天為她準備三餐真是絞盡腦汁耗盡時間。
然后是生活上許許多多小麻煩——上洗手間忘記沖廁、洗完澡后老忘記關熱水爐、水龍頭總是關不好以致水長流、吃東西丟三落四弄得飯粒餅屑滿地、抹地布當洗碗布、房門總是半開半掩,一陣大風便被刮得砰然巨響……
于是我得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頭給她擰水龍頭關熱水爐掃飯粒關房門沖廁所……
還有,她總是夜半兩三點便醒來,在屋子里轉悠,到廚房找吃的,弄出各種聲音,擾人清夢。
半個月下來,發(fā)覺自己比平日勞累了一倍,又睡眠不足,心中叫苦連天。我忽然記起,這不正是孩子小時候我所過過的那種日子嗎?
只是為何那時候苦得甘之如飴,如今卻怨天怨地呢?
答案是:對孩子的愛夸我吃苦如蜜,而我對母親的愛不及對孩子的愛。
那我為什么不能像愛孩子那樣愛母親呢?
因為,世人的愛總是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