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有人夸張地說,金融危機后的世界就是中國與美國(G2)的天下。美國的確在衰退,中國也在崛起,但兩個國家在經濟總量上的距離真正被拉近,至少還需要20到50年的時間。金融危機后,美國人均年收入依然達到4.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年收入3300美元的近14倍。因此,盡管兩國在經濟上的差距會不斷縮小,但除非發(fā)生世界大戰(zhàn),或是美國國內不斷遭受自然災害的重創(chuàng),否則中國的人均收入要趕超美國,依然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
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將讓中國在未來的30年中很可能獲得世界領導者的地位,與美國達成一個相當平等的雙邊關系。但也不要忽略,在未來的多極世界中,印度、俄國與巴西也會崛起;歐洲與日本依然會擁有不亞于中國的相當大的影響力。作出這樣的評價,是為給“G2”的熱度降降溫,中國依然需要以一個冷靜客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來的發(fā)展。
大多數(shù)美國人可能還在用冷戰(zhàn)的望遠鏡來看中國。他們很難了解一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怎么可以有效地使用股票市場與其他資本主義工具。但不管怎樣,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美國官員與企業(yè)領導都認為中國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西方人想象中的共產主義國家了。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美國高層人物認為中美戰(zhàn)略會談在未來一定會幫助中美建立一個更密切的合作關系。
我相信中美戰(zhàn)略會談會把兩國的關系拉得越來越近。從8月份的中美戰(zhàn)略會談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比以前客氣多了。中國現(xiàn)在是美國最大的國債債主,美國必須要客氣。很多亞洲人說,美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時代要開始了,21世紀是屬于中國的!但美國還是世界上最發(fā)達,擁有最多資源與財力的國家。
美國在不遙遠的未來完全有能力還清它欠外國人的債。首先,美國的國債是用美元,不是外幣來結算的;第二,美國國土面積和中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大,資源非常豐富,但它的人口只有5億。近年來很多墨西哥人非法移民到美國,他們生了很多孩子,從長遠來看,他們會幫助美國建立一個年輕化的人口大國。雖然中國最大的優(yōu)勢是13億廉價勞動力,但在計劃生育政策下,中國會在2030后很快進入老年化社會,中國的優(yōu)勢會變成包袱。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土大、資源多的美國在21世紀還有機會維持領導地位。
雖然很多國家在近年來對美國不滿,但大家都沒有忘記美國在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表現(xiàn)。大家也很清楚美國代表什么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派了百萬兵力保護歐洲與亞洲,包括幫助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在太平洋地區(qū),超過10萬美軍在戰(zhàn)場上犧牲。他們的文化價值觀與國家政治主義多年未變:就是民主與資本主義。
但在不久的將來,特別是中國開始加入世界領導層的時候,世界各地人一定會問中國代表什么?中國的主張、主義到底是什么?目前,世界看中國的主張與主義還非常模糊。從外界來看,國家是共產主義領導,但在具體實踐中,中國經濟利用很多資本主義的工具。這種模糊在以前不是問題,改革開放起步時,中國經濟在世界上處于第10名左右的位置,今年中國很可能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時的模糊將不再可行,很多小國家會把新中國跟新美國比較。
全世界的華人都非常認可胡錦濤總書記的和諧發(fā)展觀,可是還有很多人不清楚中國到底是什么國家,中國共產黨未來的價值觀是什么,我們都自豪中國的經濟成就。毫無疑問,中國共產黨在短短的時間內,幫助至少8億人口擺脫貧困,可是世界與華人不太清楚中國共產黨的長遠代表是什么。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還是鄧小平的市場經濟、“白貓、黑貓論”?今年是建國60周年,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以讓中共的領導思考未來60年的思想發(fā)展。(鄭天任,美國《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志亞洲總編)
編輯 蕭方 美編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