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幸田
鄙人和煥生在電話中神交已久!其實相識相知,卻是從任丘一馬路邊開始的,說來還真有點貽笑大方。
戊子孟冬,從渝赴京公干。順便拜望舊時老友。那天暖陽融融,受友相邀登門拜訪后即便告辭。煥生返家聽說我剛走不久,急忙隨夫人騎車匆匆攆來氣喘噓噓地與我相見,老遠跳下車就熱情相呼,真是一見如故,著實令我感動。初見煥生,便印象鮮明:他身材魁梧、談吐直爽、精明干練、文質彬彬。或許是樂于書法的緣故,雖入天命之年,但歲月的烙印并未駐留在他的臉上,唯獨憑添的是更多的儒雅,給人的印象如同其書法那樣平和可近,樸實厚道中帶出幾分謙和。不一刻,竟與他有了相見恨晚之感。憾因公務在身,不能久敘,只得惺惜相別。
西漢文學家楊雄道:“書,心畫也?!鼻宕鷦⑽踺d《藝概》云:“書,如也。如其學,如其人,如其志??傊?,如其人而已?!弊秩缙淙?,古人早有定論,誠如斯言。煥生1957年1月生于河北清苑。燕趙大平原的氣度陶冶了他坦蕩的胸懷,太行山的熱土鑄就了他豪放的性情。參加工作后,崗位雖幾經變換,但對古老的書法藝術卻一直情有獨鐘。
煥生的學書之路,可見其自述:“年過而立,始習書法。書興起時,能揮毫千百字;恨功力淺薄,又常教墨池生塵。總樂觀地預測:耄耋之年,也許能混個大器晚成?!睙ㄉ?3歲那年開始拿起毛筆,先從唐楷入手,研習顏歐和魏碑;繼習二王行書《圣教》、《蘭亭》以及宋四家及明清行草。他認為,中國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只有提高線條質量才能抒情達意。為錘煉線條,從6年前他又開始了對篆隸的研習。他大量購帖,搜集資料,以兩周金文為切入點,上習甲骨,探求字源;下習小篆,觀其流變;在《虢季子白盤》、《毛公鼎》、《散氏盤》等鼎彝銘文上用功尤勤。
習篆,首先遇到的是識篆之難。把篆書尤其是甲骨、金文稱之為“天書”,一點也不為過。煥生邊臨習這些鼎彝銘文,邊像小學生識字般苦“啃”《說文解字》,以求弄懂銘文內容。此間,他遍交書界師友,虛心請教,先后結識書界名家張繼、于恩東、張鐵甲等先生,得到諸家的指點與贊譽。他還踐行“讀書、行路”的古訓,游歷名山大川,出入古今碑林,揣其藝術精髓,窺其內在之妙,并同時閱讀相關書論,研習中國古典詩詞。林語堂先生所謂苦學不如巧學,正印證了煥生對書法藝術不可移志的執(zhí)著悟性。斗轉星移,他甘守寂寞,筆耕不息,孜孜不倦地讀古帖,摹名碑,研習、借鑒、汲納經典名作的用筆、結構、章法與神韻,終于在篆隸創(chuàng)作上顯現(xiàn)出自己的面貌。觀其篆書作品,章法秀麗典雅,結字收放自如,用筆遒勁沉著,靜穆中帶雄渾,秀美中不失古樸。正如大家所評:“師古而不泥古。出于傳統(tǒng),又有個性追求。且文字內容全部自撰,在當今篆書作者中實屬難得?!庇^其隸書,以漢碑為基,以清隸為貌,又稍摻簡牘筆意,奇趣橫生。既有篆隸的高古之氣,又不失隸書法度,在莊重中透露出瀟灑飄逸的書寫味道和時代之韻。雖尚未盡如人意,但其追求的“古意、隸法、草情”已得到展現(xiàn)。
在學習書法上,煥生一直主張從傳統(tǒng)入手,深入經典;必須選好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展現(xiàn)個性風貌;同時還應學習文史哲,拓展字外功。他認為:書藝博大精深,有志者須持恒心,做到智行兩盡。學習書法就是不斷修煉的過程??v覽古今,概莫能外。正因為此,他不但醉心于古文字學習,從字源及文字演變上下功夫,還堅持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用以參展參賽,并有幾十首詩詞楹聯(lián)發(fā)表、獲獎。
正是多年來的博學廣取,厚積薄發(fā),煥生近年來呈現(xiàn)出異軍突起之勢。作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還擔任著河北省書協(xié)主席團委員、評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石油書協(xié)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和華北油田書協(xié)秘書長,其書法作品除多次入展中國書協(xié)舉辦的展賽外,還數(shù)次在石油系統(tǒng)、河北省書展中獲獎。作品多次在專業(yè)報刊發(fā)表和結集出版,并被毛主席紀念堂和一些博物館收藏,并有多篇書論見于《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等報刊。
煥生奉行習書作人的觀點,常懷感恩之心。他曾先后為唐山孤兒院、患病書友、地震災區(qū)等義捐作品,并組織了一年一度的書家義務寫春聯(lián)活動。2007年他被中國書協(xié)授予“書法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2008年被中國石油書協(xié)授予德藝雙馨“石油書法家”榮譽稱號。
他自1997年擔任華北油田書協(xié)秘書長以來,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上下努力,積極組織干部職工業(yè)余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改變了華油職工書法作品近3年來無人上國展的狀況,并逐項填補了各項書展的空白,從而讓中石油書法界為之振奮,使行業(yè)整體書法水平得以提高。
在勤于筆耕的同時,他以關心青少年成長為己任,積極投入書法藝術教學,其教學與藝術成果斐然,歷獲“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及諸多獎項獎勵。在他的悉心指導、嚴格培養(yǎng)下,所帶弟子中迄今已有上百人在全國和省部級書賽中入展并獲獎,2008年在北京奧委會組織的“迎奧運”全國青少年書畫比賽中,取得了2金17銀17銅的好成績,同時被評為優(yōu)秀輔導老師。
“寄情翰墨亦前緣,功性雙修法自然。奮筆當戈三退日,不教皓首嘆流年”。煥生這首詩,道出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作為近幾年涌現(xiàn)出來的實力派書家,他仍清醒地認識到,前面的路還很長。如今,除做好本職工作外,煥生以時不我待的態(tài)度,在家便埋頭宣紙堆中,在書案前則一站就是三四小時,賢惠的夫人也常在一旁筆墨伺候,儼然一副伉儷筆耕不輟圖。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在藝術的道路上,煥生永遠不會自謂其高。他的書法仍處于不斷探索之中,藝術風格有待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山外青山樓外樓,他的目光早已越過了冀中平原,看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藝術天地。[責任編輯 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