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紅霞 王成英 馮春燕
【摘要】 目的 比較兩種血清梅毒抗體檢測方法的性能。方法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對110份梅毒患者血清和890份健康獻血者血清進行檢測比較。結果 TP-ELISA共檢出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109份、TPPA共檢出108份陽性,兩法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99.1%和98.2%。TP-ELISA從890份健康獻血者中檢出2份陽性,TPPA未檢出陽性,后經確認2例為假陽性,TP-ELISA的假陽性率為0.22%。結論 ELISA和TPPA都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兩法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方法(P>0.05)。ELISA試劑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使用酶標儀判讀,是大批量樣本篩查的理想方法。
【關鍵詞】 ELISA;TPPA;梅毒抗體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檢驗方法對于該病的確診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對1000份血清標本進行了檢測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1000份血清標本來自獻血者和臨床患者,男618例、女382例,其中包括110份梅毒患者血清、890份健康獻血者血清。
1.2 試劑 ELISA檢測試劑為上??迫A公司產品,TPPA試劑由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社提供,所用試劑均在有效期內。
1.3 方法 所有標本均采用ELISA和TPPA進行血清梅毒螺旋體抗體平行檢測,具體操作和結果判定均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2.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法對110份梅毒患者血清的檢測結果比較 TP-ELISA共檢出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109份、TPPA共檢出陽性108份,兩法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99.1%和98.2%。
2.2 兩法對890份健康獻血者血清的檢測結果比較 TP-ELISA共檢出陽性結果2份,TPPA未檢出陽性結果,后經臨床及實驗確認,2例為假陽性,TPPA-ELISA的假陽性率為0.22%。
3 討論
梅毒螺旋體感染后機體可產生特異性抗螺旋體抗體和非特異性抗類脂質抗體。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檢測血清中梅毒特異性抗體,靈敏度高,特異性好。梅毒螺旋體感染后,此抗體在體內持續(xù)存在,可終身保留,檢測結果不隨病情發(fā)展和治療而變化,故TPPA作為梅毒的確診試驗,對各期梅毒的檢測結果都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不易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1]。本組TPPA無1例出現(xiàn)假陽性。ELISA法是利用基因重組工程合成抗原,檢測血清中梅毒特異性抗體,在梅毒各期均有較高敏感性,TP-ELISA是利用重組梅毒螺旋體的特異性抗原包被酶標板孔,并采用雙抗原夾心法檢測血清標本中的梅毒特異性IgM和lgG抗體,對早期和晚期梅毒都有較高的檢出率[2],但ELISA法也存在著假陽性問題[3],本文結果表明,該法的假陽性率為0.22%。通過本實驗,筆者發(fā)現(xiàn)ELISA和TPPA都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兩法的檢測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TPPA用肉眼判斷結果,使結果可靠性下降,并且試劑昂貴,操作復雜,檢測時需將樣本系列稀釋,不利于大批量樣本篩查,也不便使用于療效判斷。ELISA法可用酶標儀判斷結果,結果較為客觀,原始數(shù)據(jù)易于保存,且與TPPA的相關性好[4]。總之,筆者認為ELISA試劑成本低,操作方便,是大批量樣本篩查的理想法方,適用于目前臨床、血站等機構診斷和篩查血清梅毒特異性抗體。
參 考 文 獻
[1] 程艷杰,王廣杰,王旭梅,等.梅毒螺旋體血清學檢測方法的實驗室評價.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19(8):503-504.
[2] 胡小兵,李俊杰,趙艷杰.TPUST與TP-ELISA法對無償獻血者血清梅毒檢測對比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5):885-886.
[3] 林常青.RPR和TP-PA法梅毒檢測方法的比較.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9):1448.
[4] 周洪偉,林松.3種方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的比較.微生物學雜志,2005,25(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