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毛絨玩具“泰迪熊”,擺在了每個團員的面前。一場模擬銷售實戰(zhàn)培訓馬上就要開始。這是新澤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學商學院銷售系在全美富有特色的提升銷售能力的課程。
每個團員將扮為“The Russ Berrie and Company”(“泰迪熊”的供應商)的銷售代表,會見位于本鎮(zhèn)中心地區(qū)的商店Holiday Gift的采購員。這家商店出售新穎奇特的小裝飾品、珠寶和毛絨玩具,但并未陳列和銷售“泰迪熊”。對銷售代表來說,目標在于說服商店采購人員同意陳列“泰迪熊”,但溝通的時間只有七分鐘。由于近期當?shù)亟洕蝿菰愀?,這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團員們被安排分批進人多個洽談室。在幾平方米的小屋里,每個團員與Holiday Gift公司的采購員——由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MBA留學生扮演——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整個談話過程會被攝錄下來,并同時在中心教室的顯示屏上播出。教師和暫未進入洽談室(或已經完成洽談)的團員一起觀看,可以評頭品足,借鑒參考,將他人的經驗教訓轉化為自己的心得。
進入洽談室前,團員們的心情是復雜的:有點好奇,亦有幾分緊張,更多的是自信。他們大都親自做過銷售工作,有的人目前正擔任銷售老總的職務,還能被一只玩具小熊難倒嗎?但真正進入洽談過程,卻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不?。翰少弳T們不是嫌供貨價太高,就是稱早就與“泰迪熊”的同類競爭品牌有了合作。七分鐘很快過去了,大多數(shù)人都未能成交。
帶著些許沮喪,團員們展開了討論,并迅速進行反思:時間未控制好,自我介紹太多了,互動交流不充分;對于采購員可能提出的關鍵問題準備不充分,未能一語中的;產品差異化價值的“賣點”概括得不夠犀利、鮮明;未充分考慮采購員的心理特征,在情感上未能拉近和對方的距離,未做到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雙方心理上的融合;所有問題都反映出專業(yè)化、精細化訓練不足……
威廉·帕特森大學商學院銷售系主任羅伯特.M.彼得森博士和團員們交流時指出:銷售員的工作非常艱苦和困難。在美國的銷售人員中,大約有40%的人,缺乏做銷售員的能力。但銷售是可以“教”出來的。
銷售實戰(zhàn)模擬訓練結束了,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張刻錄了所有團員七分鐘洽談過程的光盤,但團員們意猶未盡。有些老總表示:回國以后將在公司內導人類似的培訓項目;有些老總甚至打起了剛剛在洽談室為難自己的MBA學員的主意,希望將其招至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