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在現代漢語的詞典釋義中僅有副詞義項“就在那個時刻,立刻,就在當時”(義項1)。而實際上該詞還有時間名詞義項,表示“該時刻、這一時刻、那一時刻、此時此刻、彼時彼刻”(義項2)或“現在、當前、時下、眼下”(義項3)。這幾個義項間有密切聯(lián)系,語料顯示:義項3很可能由義項1引申發(fā)展而來。
關鍵詞:當下 時間名詞 引申
在現代漢語的詞典釋義中,“當下”只是一個副詞,意為“就在那個時刻,立刻,就在當時”。但這一解釋遠不足以反映其實際用法。以下將對照現有詞典釋義,逐條列出“當下”的用法(從釋義的角度,稱“義項”),并略作分析。
一、“當下”的義項之一——副詞:“就在那個時刻,立刻,就在當時”
“當下”的副詞義項在各詞典中均有反映: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副】就在那個時刻;立刻:我一聽這話,~就愣住了。
《規(guī)范現代漢語詞典》:【副】就在當時:主任~做出了決定。
《辭?!?當即;立刻?!度龂尽侵尽り憚P傳》:“及被召,~徑還赴都,道由武昌,曾不回顧。”
《辭源》:當即,即時。《景德傳燈錄》十一《俱胝和尚》:“天龍和尚到庵,師乃迎禮,具陳前事,天龍豎一指示之,師~大悟?!?/p>
我們姑且稱之為“當下”的義項1?!冬F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本)中英譯為“at once; immediately”。
二、“當下”的義項之二——時間名詞:“該時刻、這一時刻、那一時刻、此時此刻、彼時彼刻”
(一)“當下”的義項1解釋不了下面的句子:
(1)動物在自然面前是沒有自我的,外界對于它只是可感的當下,人是自覺的,他的高貴就在于他能超出當下,為自己設計并爭得一個又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北京大學漢語言學中心語料庫[簡稱ccl]語例,以下凡未作說明者,同此。)
(2)人們?yōu)槭裁磿蠡谀?處于歷史和生命時間中的主體隨時都要根據自己當下的境況做出判斷并指導自己的行為。當這一行為在時間的流逝中發(fā)展到此時(現在的當下),呈現出與彼時(過去的當下)的動機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的結果時,或者當這一行為在時間的流逝中實現了與彼時(過去的當下)的動機追求的目標一致的結果,主體此時(現在的當下)的價值評判標準卻與彼時(過去的當下)有著很大的不同的時候,后悔就發(fā)生了。(胡群慧《后悔的“述”與“錄”》,百度搜索網絡語料)
(3)“昨日種種昨日死”,說的是我們只能毫無選擇地活在當下。過往的活在過往的當下,現在的活在現在的當下,未來的活在未來的當下。(百度搜索網絡語料)
上述例句中的“當下”顯然不是副詞,而是時間名詞。語義大概可以歸納為“這一時刻、那一時刻”,或者“此時此刻、彼時彼刻”,或者概括成“該時刻”。這一義項在佛教經典中常見,也散見于其他各種論述人生哲學的文章中,可稱為“當下”的義項2,可以譯為英語中的“the moment”。
(二)“當下”的義項2在上述四部詞典中均無任何說明。《漢語大詞典》中,除了“立即、立刻”的解釋外,還有一個類似的義項“那個時候”。但根據其所附例句,又與我們說的義項2不大相同,原例如下:
(4)當下店中看的人都道:“難得這位做好事的客官,他擔當了大事去?!?《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5)當下人雖不全,在家庭間小宴中,數來也算是熱鬧的了。(《紅樓夢》第五三回)
(6)當下我一面聽,一面速記在一個本子上。 (冰心《兩個家庭》)
這些例句中的“當下”均表示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而且保留著“當下”作為副詞用時特定的上下文關聯(lián)作用,與不分過去將來、沒有上下文關聯(lián)作用的義項2有明顯區(qū)別。大體上,可以將這些句子中的“當時”算入義項1。
三、“當下”的義項之三——時間名詞:“現在、當前、時下、眼下”
“當下”作為時間名詞,在現代漢語中還有一個被廣泛使用的義項即“現在、當前、時下、眼下”,可以算作義項3。英譯的話大致對應于“now”“present”,例如:
(7)當下,歐洲乒壇人才輩出,蓋亭 、塞弗鋒芒畢露,瓦爾德內爾、佩爾森雄風猶在。(《人民日報》1993年9月)
(8)當下,每逢年節(jié)許多人不是發(fā)愁手頭的拮據,而是為如何比平時吃得更好在費心思,總不能在大年初一吃得少湯寡水。(《人民日報》1995年7月)
(9)當下,他正忙于替街道辦福利廠,解決一部分殘疾人就業(yè)難的困難。(《報刊精選》1994年5月)
(10)從美國的社會心理上看,當下的問題似是一種隱痛,不大容易說清楚,或者是一種難以下藥的病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頭痛。(《人民日報》1996年2月)
有時候“當下”還可以和“現在”同時出現使用,如:
(11)仍想對比,而一對比,就感到現在當下,不少揮筆(或按電腦)夸夸其談的(當然包括我自己),其實并沒有實學。(《市場報》1994年)
(12)珍惜現在當下這一點一滴,心懷感激所擁有和關愛我的人。(百度搜索網絡語料)
義項3也未見于現有的所有詞典之中。
四、一點理論假設
子規(guī)(2007)認為,“當下”的義項3之類的現象屬于誤用。我們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無論從句法、語義還是從語用上講,都是可以考慮承認“當下”的義項3的。
根據我們對ccl語料的考察,“當下”在近代漢語中(主要是明、清、民國),主要表現為義項1,義項3則多見于近幾十年的語料??梢猿醪郊俣x項3由義項1引申發(fā)展而來。
從句法位置上講,在近代漢語語料中取義項1的“當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處于句首,而取義項3的“當下”,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位于句首,充當時間狀語或話題主語。二者吻合,為“當下”的語義引申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句法環(huán)境。
從語義上講,“當下”作為副詞,表示極短時間內的事件接續(xù)。由于說話人在絕大多情況下默認的(default)時間坐標都是“現在”,與“現在”只有極短時間間隔的“當下”也有被轉認為是“現在”的可能。
特別是從語用上講,“當下”的詞語構成和“當前、當今、時下、眼下”等詞均有相似之處,漢語使用者在使用心理上很容易接受“當下”的義項3,并且在使用者不斷擴大的相互交流中逐漸形成語感,最終確立這一義項。
至于義項2與義項1、義項3的關系,有待對語料進行更加充分的分析后再作結論。不過起碼可以認定這三個義項之間存在著派生關系。
語言是不斷發(fā)展的。符合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的變化及其結果,應該在我們的詞典和相關工具書中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辭源[M].北京:商務印書
館,1983.
[2]李行健.規(guī)范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語文出版社,2004.
[3]羅竹風.漢語大詞典[Z].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4]夏征農.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5]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Z].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5.
[6]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Z].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7]子規(guī).“當下”的誤用[J].文史雜志,2007,(6).
(夏軍 北京大學中文系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