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吃有吃相。相,就是人的姿勢。
姿勢,是人的外在動作,外在形貌,是人的肢體語言。一個人的姿勢,是這個人內(nèi)在心理不知不覺的無意流露,下意識的自然表現(xiàn)。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實際上這姿勢也是心靈的窗戶。
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沖來的時候,有一種姿勢曾經(jīng)很流行,也堪稱很“經(jīng)典”:寬大的老板桌,舒適的老板椅,一個老板模樣的人陷在椅子里,雙腿高高地擱在桌上,有的,嘴里還叼著煙卷;有的,肩上還夾著手機,而他們的神情,照例是洋洋自得,一副成功者躊躇滿志的模樣。
這是一種特殊的姿勢,出現(xiàn)在一類特別的人群之中,定格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
一些人愛擺這種姿勢,是不分人前人后的。若是在人后,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因為工作忙了,身體累了,換一種姿勢,松松自己的筋骨,權(quán)當是工間操,是個人的自由,這應(yīng)該無可厚非。要命的是在公司的接待室里,衙門的辦事處里,這種姿勢也時有所見,這種志滿意得的人也常會遇到,這就會讓人生出些感想來了。
有時,你到某個公司去洽談業(yè)務(wù),在公司的會客室里看到了這個經(jīng)典的姿勢,如果這時候湊巧還有人給你介紹說這就是他們的主管甚至就是老板,相信你立馬就會一驚,在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這家伙還能當老板啊?這時候你如果再仔細打量一下這位主管或老板,發(fā)現(xiàn)他的西裝、領(lǐng)帶和皮鞋都是名牌的,價位很高,款式很新,只不過是“正打歪著”,時裝在這里更多地只是起了一種反面作用,把他身上的那股子土氣、痞氣襯托得更加突出了。接下來,你若向他問好并和他交談,他高高擱起的雙腿也許仍然沒有拿下來的意思,而一張口,你又會發(fā)現(xiàn)他的口氣和姿勢竟會是如此地配套,滿口狂氣,一副滿不在乎,似乎可以擺平天下一切的神氣。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姿勢,展示的就是一具傲慢、狂傲、膚淺、無知的臭皮囊。
有時,你到某個機構(gòu)去辦事,在機關(guān)的辦公室里,也許你也會看到這個經(jīng)典的姿勢,相信你心里馬上就會掠過一絲寒意,怎么會撞到這個壞小子手里?你也是在江湖上行走的人物,不需要別人點撥,一眼就能看出這小子是個手里有點小實權(quán)的干部,但肯定大不到哪里去??墒牵@時候你是有求于他,相信你必定會條件反射,自然而然地送上一個笑臉,也許還要先敬煙一支,然后才能開口說話。這時候你還要當心,若是你認為你要辦的事是例行公事,是政策規(guī)定可以辦應(yīng)該辦必須辦的,那你就錯了,你可能沒想到他竟然能找出一堆理由拖出一種官腔來拒絕你。這時候你還不能發(fā)火不能跟他急,不能強辯這是政策規(guī)定可以辦的,不能攀比說同樣的事別人昨天來辦了我今天為什么不能辦,你心里雖然怒火中燒,可表面上千萬要沉住氣,繼續(xù)陪上小心,好話多說,苦苦哀求,若是仍然打動不了他,這一次只好無功而返,回去做做工作,私下打點,請次客,送點禮或是找個過硬的關(guān)系疏通疏通。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姿勢,總是和一些衙門中“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xiàn)象緊緊地連在一起的。
按照江南人的通俗說法,有這種經(jīng)典姿勢的人會被稱為“搭架子”,而在北方人的嘴里就是“擺譜”、“擺格”、“耍派頭”。這搭架子、耍派頭無疑就是人性中的一種劣質(zhì),它是人的一種愚昧、落后的肢體語言,顯示了這類人內(nèi)心的狂傲,素質(zhì)的低下。
愛搭這種架子的人,總是唯我獨尊,自高自大,自己認為自己了不起。在他眼里,自己就是大象,別人都是螞蟻;在他心里,自我感覺良好,老子天下第一,別人都是傻帽;而他自己的膚淺狂妄是一點也覺不到的。不信,你不妨探探他的底牌。你若跟他聊聊姚明,他肯定會說,姚明沒啥了不起,只是長了個大高個子罷了,我要是像他那么高,籃球肯定比他打得好。你若跟他提到某個同行不錯,他立馬會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不服氣地說,他那點事根本就不值一提,運氣好罷了。你若故意跟他談?wù)勗∑健⒓玖w林、楊利偉,他一定會瞪大眼睛,像聽著外星人的名字一樣莫名其妙,然后緊接著又來上一句,他們?他們有啥了不起,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啊?你若提到楊振寧,他倒可能會眼睛一亮,不過他別的啥也不知道,只知道這老頭兒艷福不淺,八十多歲了居然還娶個二十幾歲的大學生做老婆。
愛耍這種派頭的人,總是裝腔作勢,虛驕自矜,喜歡炫耀自己,惟恐別人不知道他有錢、有權(quán)、有關(guān)系,吃得開,兜得轉(zhuǎn),是成功人士,正春風得意,生怕別人不重視他,不仰視他,不巴結(jié)他,不求教他。在別人面前,他總是想表現(xiàn)自己,抬高自己,他總是想用自己的夸張的動作提醒你,告訴你,他可不是個一般人物,他可是這里的關(guān)鍵人物。有時,來辦事的人恰巧不需要找他,找別人辦事而沒有和他搭腔,這時候,他擱起的雙腿也許會不由自主地抖動起來,喉嚨里沒有發(fā)癢也會狠狠地干咳幾聲,這當然是一個信號,告訴進來的陌生人,請你不要忽視本大人的存在。
愛擺這種經(jīng)典姿勢的人,當然總是老爺兒們居多,女人中是極少見到的。這也許是男人身上的野氣、痞氣、匪氣天生就比女人多。但不幸或有幸千年一遇看到有某個女人正擺出這種姿勢來,那請你也不要過分奇怪,過分驚訝,這一定是個姑奶奶級的人物,是個能人,是個強人,她的神通必定廣大,要擺平幾個大官,放倒幾個大腕,那絕對是小菜一碟,顧大嫂、孫二娘這些人的能耐比起她來肯定要遜色得多了。
愛擺這種經(jīng)典姿勢的人,也有致命的軟肋,經(jīng)不起一點的死穴。有時候,你別看他大腿擱起抖抖顫顫,正怡然自得,突然,有個能決定他命運的上司或是左右他生意的客戶大駕光臨,他就會像觸電一樣猛然驚起,迅速跳下轉(zhuǎn)椅,哈腰躬背,滿臉堆笑,一下子就換了一副神情,來恭迎領(lǐng)導或大客戶了。而這瞬間轉(zhuǎn)換的速度之快,態(tài)度之謙恭,也一下子把他變臉的功夫和奴性亮出相來了。
歸根結(jié)底,愛擺這種經(jīng)典姿勢的人,他的心里雖然是自我感覺良好,然而留給別人的卻總是印象感覺不好,這樣的后果就是行而不遠。做生意的,生意必然做不大;做官的,官肯定也做不大,就是做到了一點小官,那烏紗在頭上也不一定戴得牢靠。有趣的是,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曾經(jīng)做過一個特別節(jié)目,派記者在浙江專門采訪過一批老板,發(fā)現(xiàn)過去曾有很多老板喜歡把腿擱在桌子上。然而事隔幾年,記者再去采訪那些老板,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碩果僅存的幾位,早就變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起來(他們的教養(yǎng)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因為不提高不行)。總之,要想在“道道”上行走,并且行之能遠,這臭架子終究是搭不成的。
(選自《雨花》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