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腎透明細胞癌中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表達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免疫組化SP法測定60例腎透明細胞癌(RCCC)及30例正常腎組織中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2)的表達。結(jié)果 TGF-β1和MMP2在RCCC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1.6%和86.7%,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GF-β1和MMP2表達RCCC病理分級、臨床分期呈明顯正相關(P<0.01)。結(jié)論 兩者可作為反映RCCC生物學行為的指標,也可作為判斷RCCC預后的分子指標。
[關鍵詞] 腎透明細胞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
[中圖分類號] R69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2-66-02
腎透明細胞癌(RCCC)是泌尿系統(tǒng)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其轉(zhuǎn)移率較高,有30%的腎透明細胞癌發(fā)生骨髓轉(zhuǎn)移。研究表明[1],MMP2和TGF-β1參與多種腫瘤的轉(zhuǎn)移過程。本文通過觀察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癌與癌旁組織中MMP2和TGF-β1的表達水平,探討其與腎透明細胞癌病理分級和臨床分期之間的關系,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RCCC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16~80歲,平均年齡(55.6±10.9)歲。癌組織標本進行石蠟包埋,按照2004年WHO病理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其中Ⅰ級15例,Ⅱ級23例,Ⅲ級15例,IV級7例;按照2004年WHO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分期,其中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IV期5例。與此同時選取2008年6月后RCCC 30例于術(shù)中留取距離癌組織邊緣3cm以上的正常腎組織,進行石蠟包埋處理,作為正常對照組。
1.2試劑與方法
1.2.1試劑兔抗人TGF-β1多抗,兔抗人MMP2多抗,均來自南京凱基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2.2方法免疫組織化學SP法所有標本均經(jīng)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連續(xù)切片,厚度為4μm,每例標本切5張,備免疫組化染色用。采用免疫組化SP法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操作。每次染色時均用已知陽性切片作陽性對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TGF-β1、MMP2表達均位于胞質(zhì)和胞膜,表現(xiàn)為淺黃、棕黃或棕褐色。用半定量法評估其染色,無陽性細胞數(shù)為(-),陽性細胞數(shù)占腫瘤細胞數(shù)<25%為(+),25%-50%為(++),>50%為(+++)。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1.0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卡方檢驗及Spearman秩相關分析,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TGF-β1、MMP2表達與病理分級及臨床分期之間的關系(如表1):RCCC中TGF-β1及MMP2陽性表達率分別為81.6%(49/60)、86.7%(52/60),著色見于RCCC細胞質(zhì)與細胞膜,高于對照組的33.3%(10/30)、23.3%(7/30),P均<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CCC中TGF-β1、MMP2表達強度隨著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增加,TGF-β1、MMP2表達增強,且均呈明顯的相關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r=0.689,P<0.01;r=0.578,P<0.01及r=0.713,P<0.01;r=0.601,P<0.01)。見表1。
3討論
腫瘤的浸潤和轉(zhuǎn)移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生物學特征,基底膜(ECM)細胞基質(zhì)被降解是腫瘤向鄰近組織浸潤進而遠處轉(zhuǎn)移的必要階段。MMP2為Ⅳ型膠原酶,它通過降解1V型膠原和細胞外基質(zhì)從而使ECM完整性喪失,促進腫瘤浸潤、轉(zhuǎn)移酶[2]。本研究發(fā)現(xiàn),MMP2表達在不同病理分級、不同臨床分期腎透明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均較癌旁組織顯著增高,提示其在腎透明細胞癌浸潤生長的各個階段均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MMP2表達強度與病理分級及臨床分期的相關關系為隨著病理分級、臨床分期的增加,MMP2表達增強,提示MMP2對RCCC的診斷及預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TGF-β1在腫瘤生長分化、細胞凋亡等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是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的重要抑制因子。有研究表明[3],TGF-β1在腫瘤發(fā)生的初期是腫瘤抑制因子,隨后卻成為腫瘤的促進劑和轉(zhuǎn)移因子,這可能與TGFq31在腫瘤發(fā)生的進程中改變信號傳導途徑和促進MMP2的分泌有關。
本組研究表明,TGF-β1表達在不同病理分級、不同臨床分期腎透明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均較癌旁組織顯著增高,且與病理分級及臨床分期呈明顯的相關性。以上研究均提示TGF-β1、MMP2表達與RCCC惡性進展、侵襲轉(zhuǎn)移能力密切相關,提示TGF-131和MMP2與不良預后有關,兩者可作為反映RCCC生物學行為的指標,也可作為判斷RCCC預后的分子指標。
[參考文獻]
[1] 許景,劉偉國,楊小鋒,等. MMP2、MMP9、TIMP1在星形細胞瘤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2,19(3):245-246.
[2] Tjing MY,Van N,Ter JS,et a1.Cytokines in cervicovaginal washing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cervical neoplasia[J]. Cytokine,2001,14(6):357-360.
[3] 丁國芳,徐銀峰,楊最素,等. TGF-I3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其與生存率關系的研究[J]. 浙江醫(yī)學,2006,28(9):709-711.
(收稿日期: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