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過敏性哮喘兒童特異性免疫治療(SIT)的效果及其在防治支氣管哮喘中的意義。方法 采用皮膚點刺試驗和體外過敏原診斷技術進行過敏原測定。采用開放式對照方法,治療組對21例穩(wěn)定期輕中度哮喘兒童進行脫敏治療,對照組對19例進行單純藥物治療,評估兩組療效及其對肺功能的影響。結果 兩組在療程結束的32周后評價,21例治療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 對兒童過敏性哮喘患者有明確變應原者,應優(yōu)先考慮特異性免疫治療。
[關鍵詞] 過敏性哮喘;特異性免疫治療;塵螨過敏
[中圖分類號] R562.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2-89-02
過敏性哮喘是最常見的兒童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的迅速上升已引起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廣泛關注。特異性免疫治療(STT)是在確定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的過敏原后,用相應的抗原從低濃度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使患者逐漸改變其過敏體質(zhì),增強對抗原的耐受力,使再次接觸此類過敏原時不再產(chǎn)生過敏現(xiàn)象或得以減輕。特異性免疫治療是唯一可以改變變態(tài)反應性進程,并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肯定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1]。過敏性哮喘是一種與特應性有關的疾病,以塵螨過敏性哮喘為最常見[2,3]。我們采用德國默克集團提供的阿羅格變應原長效提取物,對21例穩(wěn)定期輕中度哮喘兒童進行脫敏治療,并與同期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19例患者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選擇我中心哮喘門診40例患兒,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5~14歲,平均年齡(8.29±2.07)歲。診斷標準:①符合哮喘的診斷標準[4],為穩(wěn)定期輕中度患者;②年齡≥4.5歲;③粉塵螨、屋塵螨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陽性,皮膚反應陽性程度為(++)~(++++);④血清屋塵螨、粉塵螨特異性IgE 3~6級;⑤入選前從未進行過SIT治療,無任何心、腎等慢性病;⑥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及肺功能檢查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組21例進行脫敏治療,對照組19例為單純常規(guī)藥物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或布地奈德粉吸入劑)。
1.2皮膚點刺試驗
采用阿羅格變應原點刺液10種:屋塵螨、粉塵螨、貓上皮、狗上皮、霉菌、樹Ⅰ(早春)、樹Ⅱ(晚春)、雜草、艾蒿、豚草,0.1%鹽酸組胺和生理鹽水分別作為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
1.3血清特異性IgE測定
采用德國敏篩過敏原定量測量儀。
1.4肺功能測定
應用德國耶格公司Masterscope肺功能儀,由肺功能技師專人操作。指標:第1秒時間肺活量(FEV1),最大呼氣流速(PEF)平均呼吸中段流速(V25%~75%)。受檢患者檢測前24h都未使用過支氣管擴張劑。
1.5治療組免疫治療方案
予上臂外側皮下深部注射塵螨變應原疫苗(德國默克公司生產(chǎn),阿羅格混合螨NHD,屋塵螨:粉塵螨=50%:50%)。脫敏治療分兩個階段進行。①初始治療,采取遞增濃度和遞增劑量的方法,每隔7~14天皮下注射一次,0級(5TU/mL),注射5次,劑量依次為0.05、0.1、0.2、0.4、0.8mL;1級液(1級濃度:50TU /mL),注射4次,依次為0.1、0.2、0.4、0.8mL;2級液(2級濃度:500TU /mL),注射次數(shù)和注射劑量同1級液;3級液(3級濃度:5000TU /mL),注射8次,10歲以下患兒依次為0.1、0.2、0.4、0.5、0.6、0.7、0.8、0.8,10歲以上患兒依次為0.1、0.2、0.4、0.6、0.8、1.0、1.0 mL。②維持治療:10歲以下患兒用3號液0.8mL,10歲以上患兒用3號液1.0mL,每4~6周維持注射一次。換新包裝時按使用說明進行注射??偗煶滩欢逃?年。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軟件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果
脫敏治療結束32周后,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及發(fā)作次數(shù)的差異。見表1。
3討論
自1911年Noon和Freeman首次用SIT治療花粉熱獲得成功以來,經(jīng)歷了近1個世紀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證實了SIT確實是治療變應性鼻炎和哮喘的一種有效治療手段[4]。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正式肯定該方法的使用,并推薦使用標準化疫苗。阿羅格脫敏疫苗是德國默克公司生產(chǎn)的標準化脫敏疫苗,由于其含有全部的相關致敏蛋白,含量穩(wěn)定,總生物效價一致,在德國及歐洲等國家已成功應用多年。許多國外研究已經(jīng)證明3年SIT停止后,不僅可以預防新的過敏產(chǎn)生,而且其臨床療效可維持12年,甚至更長[5]。阿羅格在國內(nèi)也有很多文獻報道[6,7],但是缺乏停止脫敏治療的前瞻性觀察以及與藥物對照組的觀察。本研究顯示在脫敏治療結束32周后,治療組的肺功能仍有明顯改善,顯示良好結果。
近年來,隨著吸入激素的使用,使哮喘患者發(fā)作情況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但是它對變應性哮喘的長期療效,尤其是氣道高反應狀態(tài)能控制多久?停藥后會不會復發(fā)?多長時間復發(fā)?均是哮喘目前正在需要攻克的難題。從理論上講,單純吸入藥物一般只是針對氣道慢性變態(tài)反應炎癥,只作用于氣道病變部位,并未改變過敏本身,故停藥后極易復發(fā)。而特異性脫敏治療則專門針對IgE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通過逐漸增加劑量,反復給患者注射特異性變應原,使患者對該變應原的耐受能力提高,從而達到再次暴露于致敏變應原后不發(fā)病,或雖發(fā)病,但癥狀大大減輕。本方法可以改變患者特異性體質(zhì),從理論上講,是相對“除根”的辦法。因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善,可塑性強,因此更適合脫敏治療。
在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應仔細記錄每次注射后反應,并在每次注射前要仔細了解目前患兒癥狀,詳細查體,做好峰流速監(jiān)測,嚴格掌握脫敏治療的適應證。在本組21例患兒中,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僅有1例出現(xiàn)輕微全身反應,表現(xiàn)為并發(fā)鼻炎、結膜炎癥狀,給予抗過敏對癥治療后,癥狀很快緩解;另外,根據(jù)患兒個體差異,可適當放寬脫敏治療年齡。本組有2例患兒年齡分別為4.5歲和4.8歲,這兩個患者均體質(zhì)強壯,超過5歲患兒的平均身高體重,故也在征求家長意見后,進行皮下脫敏治療,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所以,筆者認為可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脫敏治療年齡,不必拘泥于5歲以上,如果患兒異常瘦小、體質(zhì)虛弱,即使符合脫敏治療規(guī)定的年齡標準,也應慎重對待,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
[參考文獻]
[1]Bousquet J,Lockey R,Malling HJ,et al. Allergen immunotherapy: therapeutic vaccines for allergic disease. A WHO position paper[J]. Allergy Clin Immunol,1998,102(3):558-562.
[2] 張克軍,李聰敏,王春花,等. 兒童支氣管哮喘血清特異性IgE 檢測臨床意義[J]. 中華兒科雜志,1999,37(6):371.
[3] 嚴永東,盛錦云. 哮喘兒童螨抗原皮膚點刺試驗與血清特異性IgE 測定[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1998,13(3):140-141.
[4]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定義、診斷治療和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疾病雜志,1997,20:261-267.
[5] Eng PA,Borer-Reinhold M,Heijnen IA,et al. Twelve-year follow-up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preseasonal grass pollen immunotherapy in childhood[J]. Allergy,2006,61(2):198-201.
[6] 孫臻峰,孟晴虹,董頻. 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變應原類型和免疫治療療效的比較[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7,14(1):11-13.
[7] 劉萍,吳敏,王莉,等. 兒童哮喘脫敏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6(7):1224-1225.
(收稿日期: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