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以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全一冊第十七課的《冷戰(zhàn)時代》為例談談多媒體技術在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資本主義陣營(美國)和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的對抗,所以課件的開始畫面就要體現這兩個國家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的重要性。將這兩個國家的國旗在冷色調背景下,以刀劍交叉的形式來體現,形象地表達了兩國的對抗氛圍,突出主題。
當確定了主題背景和開始圖片后,下一步是研究課題內容的導人。導入環(huán)節(jié)在一節(jié)新課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如何讓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是課件制作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由于冷戰(zhàn)時代的斗爭多是政治意義上的,如果用視頻資料來導入,有點冗長,很難快速切入主題,改用圖片資料則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我最終確定了赫魯曉夫給卡斯特羅拔牙的漫畫圖片,在圖片里卡斯特羅那導彈式的長牙會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選此圖來導人教材內容的效果較好。
教學導入和課文開始課件材料確定之后,緊接著就是課件結構的確定。這里制作課件的軟件很多,我們選用最常用的PowerPoint來建立類似上面展示式和播放式的課件。為顯示教材構架體系,我們采取綱目結構式。本課內容除引言外,有三個子目:兩大陣營的對立、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恐陌的平衡。從美觀上看,列出題綱時“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字數太多,不對稱,拆解一下即可解決。因為這里的“柏林危機”是指第二次“柏林危機”,而在第一子目錄里有了“第一次柏林危機”,為便于對照記憶,把這兩次“柏林危機”合并在一個子目錄里,稱為“兩次柏林危機”。處理之后,主課題下就有四個子目錄,字數不多,也比較對稱,顯示時為取得醒目的效果,采取“插入——文本框——堅排”的形式。
在第一子目錄里,講述的是二戰(zhàn)及二戰(zhàn)后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涉及國家較多,要通過國家位置分布圖來顯示。南斯拉夫是第一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東歐國家,領導人是鐵托,應讓學生記準。制作課件時在地圖中通過“自選圖形一插入標注”來制作,將鐵托頭像通過“插入圖片”方式加入。為實現播放時的層次感,通過“幻燈片放映一自定義動畫一添加效果”來規(guī)定順序。檢查圖中的國家位置、人物頭像、注解方位是否合適時,通過改變“疊放次序”的菜單來觀察。
第一子目錄是本課內容的最核心部分,又涉及到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問題一冷戰(zhàn),要強化一下印象,形成視覺沖擊。為此對美國發(fā)動冷戰(zhàn)的原因部分用PowerPoint突出顯示功能強調。對于冷戰(zhàn)開始的信號,是緣于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此人在二戰(zhàn)中影響很大,在課件中要顯示他的形象,展示他對共產主義仇視的面容。文中“一幅橫貫歐洲的鐵幕已經降下”,在背景中以黑色疊影和建設物被覆蓋模糊陰森的圖案顯示,更有渲染效果。
教材重點知識中的“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通過演示文稿中插入視頻的形式來展示當時美國發(fā)動冷戰(zhàn)的背景,從視頻中理解美國對西歐援助的真正用意,引導學生分析“大家談”中杜魯門所說的“我們應該幫助別人,因為經濟困擾無論出現在世界哪一個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滋生地;我們應該幫助別人,因為向正在對付我們共同的敵人而遭受損失的朋友和同盟者伸出援手是正確的”。對此帶有討論性質的內容可通Blog平臺“寫評論”或Moddle平臺“設置一個活動——聊天室”來設置。
教材中講到的美、蘇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冷戰(zhàn)表現,可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來實現。復制同樣大小的一份含有比較項目的空白表格置前,用于同學們邊讀教材邊完成。較好的方法是鏈接到Moddle的作業(yè)區(qū)。制作時可在登陸狀態(tài)下“打開編輯功能——添加一個活動——作業(yè)”來實現,這樣便于學生動手學習,當然也可以通過幻燈片的播放讓學生邊看教材邊回答,但答完之后,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結果顯示。從而節(jié)省了這些純記憶性知識的學習時間,效果甚好。在第一個子目錄結束時再顯示一下“北約”和“華約”成員國家分布圖,利于學生形成整體印象。在此基礎上,進行冷戰(zhàn)概念的完整文字顯示。
對于第二子目錄“兩次柏林危機”部分,通過上世紀50年代的柏林市民隔著柏林墻看對面親人的圖片過渡,再通過兩次柏林危機對德國版圖產生的影響的圖片來驗證,也比較清楚易懂。到了“古巴導彈危機”時再顯示教材導入時“拔牙”漫畫內容,然后通過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坐在H導彈上扳手腕的漫畫設置問題,提問學生雙方的勢力對比狀況,設問學生面對此景蘇聯會怎么做,就很快過渡到下一目錄了。這里的問題背景設置成古巴的地理圖,有助于學生理解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原因。在第四目錄“恐怖的平衡”中,插入美國在“二戰(zhàn)”后期投放原子彈的視頻資料引出蘇聯打破這一壟斷的事件,展示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和美國爆炸第二顆氫彈時的照片。
對于第三子目錄“恐怖的平衡”部分,在課件里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表述——表格(總結)——結論”遞進方式來展示。視頻、圖片通過課件翻頁的形式來實現,文字、表格通過PowerPoint的“幻燈片放映一自定義動畫一添加效果”來實現。
在本節(jié)的內容總結中,通過PowerPoint的突出顯示本課的重點內容。作業(yè)補置環(huán)節(jié)體現的是課堂知識鞏固,讓學生動手動腦效果較好,那就進入Moddle的作業(yè)測驗部分通過“登陸——編輯——主題目錄——筆——填寫摘要——活動——測驗項目”,在測驗環(huán)節(jié)里再依次設置:“答題時間——每頁題數——排題要——塔題要求——評分要求——模式要求——分組要求”等,最后導人編輯或制敞好的怍業(yè)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