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拓展了教育時空的界限,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突破固定時空的學習,提高了自己學習的興趣、效率和能動性。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的整合,使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
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也就樂于接受,正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的情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完全激發(fā)出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如《美麗的西雙版納》一課,課文描寫的是西雙版納的風土人情,對于北方孩子來說,從未見過或去過那里的話,很難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這里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多場景多角度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和作者一同到“西雙版納”欣賞美麗的風光。隨著畫面的出現,音樂的響起,學生的興致油然而生。信息技術的使用打破了時空的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廣闊時空,完全把學生帶到了那美麗的地方,使他們看到了從沒看到過的景象。
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維的能力
在教學中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從不同感官刺激學生,激勵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達到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圖形的周長”時,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學習情境,在電腦屏幕上出示了長方形的花壇,通過徐徐地旋轉,展示了長方形的長、寬,啟發(fā)和提示學生思考長方形有幾個邊長,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十分激烈,并得出了周長的不同求法:(1)把每個邊長分別算出,再加起來;(2)兩個長和兩個寬相等,因此可以用長×2+寬×2。又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哪種方法計算簡便?從而得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思維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借助其豐富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探索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適時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感官,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探索學習的能力。
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時,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一個亮點,然后,從亮點向右射出一束光線,使學生馬上悟出射線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別在射線上閃爍出第二個亮點和兩個亮點間的一部分,’止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線段,有兩個端點;將左邊一個端點向左右兩邊適當延伸后,問直線還可以向兩邊延伸嗎?引導學生想象直線無限長,不可度量,沒有端點。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演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較容易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探索學習的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yǎng)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fā)現,在運用中創(chuàng)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探索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可以對信息重組和變動,這樣不僅豐富了信息量,還能促進學生建立新舊信息間的內部聯結,有利于知識獲得與保持。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引導學生借助豐富的網上資源,收集資料,獲取新知,將網絡上的語文資源充實到現行語文教材中,使課堂成為動態(tài)、開放的課堂。
《回鄉(xiāng)偶書》一課中,學完詩文后,可由學生從網上自選一首懷鄉(xiāng)古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學,為學生學習古詩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提供了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體現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建立虛擬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探索的精神
虛擬是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利用這一特征,創(chuàng)設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借助學生與計算機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探索的精神。如在教學“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時,創(chuàng)設了一個虛擬現實——游覽花果山,讓學生與齊天大圣一起,隨意把金箍棒擴大和縮小,認識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并對1分米、1毫米進行尺量、手比劃、與實際物體相比等,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潮……
有效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整合以來,深刻感受到此舉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益、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將繼續(xù)探索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