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我是不是話說過頭了。其實,讓孩子闖闖“禍”,說不定會有意外驚喜。
兒子今年4歲,上中班。上周日我和他到公園去玩,走到湖邊時,兒子忽然停下腳步,撲閃著眼晴問道:“媽媽,你有很輕的東西嗎?”“很輕的東西?”我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皹淙~!媽媽,樹葉就很輕啊?!边€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兒子接著說道。只見他趕忙跑到湖邊一棵柳樹底下,撿了一把散落的葉子。這個小家伙打算干嗎?我正納悶,只見他將手中的葉子全部拋入湖中,頓時,樹葉隨著湖水漂動起來。
原來,兒子玩這個!
我走過去,摸了摸他的腦袋,囑咐道:“在湖邊,一定要注意安全?!?/p>
“媽媽,那你有重的東西嗎?”
“剛才要輕的,現(xiàn)在要重的,兒子,你干嗎呀?”我忍不住問。
只見他跟珠子骨碌骨碌轉(zhuǎn)了幾圈,神秘地湊過來:“媽媽,你蹲下?!蔽乙詾樗臀艺f悄悄話,沒想他將手伸進我的口袋,掏出了一個鑰匙?!澳阆搿边€沒等我問完,“咚”的一聲,兒子已經(jīng)把它扔進了湖里。見他這般“率性”,我有些惱怒,呵斥道:“真是的,家里的鑰匙扔進湖里,到時怎么開門?”見我面有慍色,兒子趕忙說道:“爸爸今天早晨告訴我,輕的東西能浮在湖面,重的東西會沉下去,叫我到公園湖邊試試,我特別想知道爸爸說得對不對?!?/p>
原來如此!我的怒氣頓時消了大半。兒子是在探索沉浮的科學現(xiàn)象。雖然家門暫時打不開了,可我還是為兒子善于思考、積極探索的行為而驚喜。我和他撿了許多樹葉、小樹枝、石子、小鐵釘、鐵絲等東西,打算回家繼續(xù)實驗。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子這樣的“闖禍”越來越多,但我觀察發(fā)現(xiàn),兒子絕大多數(shù)“闖禍”其實都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行為。比如,往魚缸里倒洗潔精要清洗一下養(yǎng)魚水,打碎萬花筒看看里面是什么,把紅墨水倒進先生的茶杯……孩子的好奇心如此強烈,對知識如此渴望,我不應(yīng)該阻止他,而應(yīng)該好好引導他去發(fā)現(xiàn)、探索。
為了更好地滿足兒子的探索欲望,我特地帶他去書店買了一些科學探索圖冊。這樣一來,兒子不但眼界更開闊了,而且書上的注意事項能讓他免于受傷,保證探索時的安全。我還特地買了一套兒童專用科學工具,為他了解世界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正確的指導下,兒子的探索行為越來越規(guī)范,基本不闖“禍”了。